姜谷粉丝 |
2025-08-13 08:03 |
由gmp建筑师事务所与南京大学建筑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的方案,在南京“中国能谷”国际设计竞赛中拔得头筹。这一位于麒麟科技创新园西北端的战略枢纽项目,将成为南京新技术产业园的核心产业集聚地,并与江北新区共同构成南京未来的“创新双核”。 项目基地坐拥优越区位,北、西两侧被运粮河、上坝河的宽阔景观水带环绕,远眺紫金山,形成了高品质的自然视野。两座超高层塔楼沿园区东南向主交通轴线布局,该轴线连接地铁站,汇聚主要人流车流,是园区内部交通的关键。塔楼间规划了相互连接的“共享空间”,室外空间更延伸至东南侧公园,实现景观融合。 塔楼设计灵感取自竹节生长,方形主体象征主干,四周“叶片”寓意新芽。玻璃与金属立面塑造了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形象,垂直立柱强化挺拔感,底部柱廊导向门厅。一层设置多层通高入口大厅,整合企业展示功能。塔冠设计为多层玻璃造型,配以绿化屋顶露台,极具辨识度并提供休憩场所。 塔楼内部空间高效灵活,每层可使用面积超80%,大进深适应多样办公需求,转角区域可灵活布置会议或休闲区。核心亮点在于通高的空中花园,提供三种定制化可能:连接上下层的开放楼梯空间、多功能厅前厅或改善微气候的绿化屋顶花园。 两塔楼间的公共广场以喷泉水池为中心,浅色天然石材铺装传递简约大气。绿植沿边线集中布局保障广场通达性,遮荫落叶树围合地块。水体、绿地、广场、运动区协调布置,避免单调,空间通透性延伸至东南袖珍公园。 gmp通过退台式景观设计巧妙处理了场地复杂高差,优化整合了大地块与道路的连接,并强化了街区环境塑造。建筑立面比例强调挺拔,细长竖向百叶及简洁的单元式玻璃铝板幕墙突显科技理性,金属穿孔铝板内嵌开启扇保障自然通风。 总平面图 © WES+gmp 你对该建筑的设计作何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