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肾衰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苦劝:天热宁可打牌,也别做这4件事[9P] --]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妙招 -> 肾衰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苦劝:天热宁可打牌,也别做这4件事[9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8-03 16:16

“医生, 我最近老是觉得累,肚子也有些胀,是不是我的肾出问题了?”
这是小魏在体检时向医生提出的疑问,小魏是一名45岁的上班族,最近天气变热后,他的身体开始出现了种种不适。
尤其是在夏季来临之后,体力明显不支,偶尔感到肚子胀痛,甚至连喝水也感到有些困难, 在看到医生后,他得知自己已出现了轻微的肾功能衰竭。
小魏的症状在许多人眼中看似并不严重,然而,肾脏的健康问题却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肾衰竭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尤其是随着夏季的到来,炎热的天气和一些不良习惯更容易加剧肾脏健康问题。
事实上,肾衰竭引发的死亡人数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最终失去了宝贵的健康。
肾功能的下降通常并不会立即显现明显的症状,很多时候肾脏的“默默无闻”使得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健康问题,直到病情严重时才发现。
因此,肾衰竭往往成为了一个隐形杀手,在高温天气下,很多生活习惯和不良行为可能加重肾脏的负担,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肾衰竭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吃高盐食物是现代饮食中的一个巨大隐患,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习惯性地食用高盐的食物,如腌制食品、即食快餐、泡面、零食等,这些食物不仅口感好,而且方便快捷。
然而,这些高盐食物的摄入量往往远远超出了正常水平,肾脏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调节体内的水和盐分平衡,长期摄入高盐食品会导致体内的钠离子过多, 肾脏需要额外的工作量来排泄这些过多的钠。
高盐的饮食还会影响血压,造成高血压的发生,而高血压又是肾衰竭的一个重要诱因,许多肾病患者最终的病情发展,都与长期的高血压有着直接的关系。

高血压会对血管造成巨大的压力,损伤血管壁,尤其是肾脏中的微血管网络,导致肾小管和肾小球的功能逐渐受损。
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无法顺利排出,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医生建议,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是预防肾脏病和高血压的关键措施之一。
对于已经存在肾脏问题的人群来说, 尤其需要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入量,避免肾脏的负担过重,导致病情恶化。
高温外出暴晒也是夏季肾衰竭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夏季的高温天气越来越极端,许多人在高温下长时间待在户外,容易导致中暑和脱水。

如果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暴露,身体水分大量流失,肾脏无法有效排除体内废物,就容易导致脱水、肾脏负担加重,最终导致肾功能的衰退。
尤其对于那些肾功能较差的人群,暴晒后再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迅速引发肾衰竭的症状,甚至导致肾脏损害不可逆转。
尤其是老年人和患有肾病的人,身体调节水分的能力较弱, 在高温天气下更容易出现脱水症状,甚至引发急性肾衰竭。
医生特别提醒,在夏季高温环境下,肾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在太阳下暴晒,尤其是在正午时分,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

如果外出时,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带上防晒霜、遮阳伞,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同时,补充足够的水分至关重要,避免因水分流失过多而加剧肾脏的负担。
慢性肾病患者,尤其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肾损伤,如果药物的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肾脏损伤可能会迅速加重,最终导致急性肾衰竭。
此外, 一些非处方药物、草药和补充剂也可能对肾脏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有肾脏问题的人。
滥用药物不仅会损伤肾脏,还可能对肝脏、胃肠道等其他器官造成影响,增加身体的负担。

因此,医生建议, 任何药物,包括非处方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且要定期监测肾脏功能,避免因为药物滥用加剧肾脏负担。
夏季高温天气下,外出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是导致肾脏问题的一个隐性风险。
高温天气容易让人出汗过多,细菌滋生,尤其是一些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容易感染泌尿系统疾病。
如果不注意卫生,容易导致细菌通过尿道进入膀胱,进而引发尿路感染,甚至肾脏感染,一旦肾脏受到感染,肾脏功能就可能受到严重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最终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外出时, 应该随时保持干净、干燥,避免过度出汗、穿湿衣服等,还应定期清洁泌尿系统,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避免尿液滞留,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肾衰竭的高发与现代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随着夏季的到来,保持肾脏健康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医生提醒,大家在享受夏季阳光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肾脏健康的保护。
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避免高温暴晒、合理用药以及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都是保护肾脏、预防肾衰竭的关键措施。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这些基本的健康守则,才能有效减少肾脏损伤,预防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jjybzxw 2025-08-03 18:30
肾脏健康与夏季生活习惯

小魏的症状反映了夏季高温对肾脏健康的潜在威胁。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保护肾脏健康,尤其是在夏季。

1. 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

高盐饮食是导致肾脏负担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肾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调节体内水和盐分的平衡。长期摄入高盐食物会导致体内钠离子过多,肾脏需要额外的工作量来排泄这些过多的钠。此外,高盐饮食还会影响血压,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而高血压是肾衰竭的重要诱因。

建议:
- 尽量减少腌制食品、即食快餐、泡面、零食等高盐食物的摄入。
-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 烹饪时少放盐,可以使用香料和草药来增加食物的风味。

2. 避免高温暴晒

夏季高温天气下,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容易导致中暑和脱水。如果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暴露,身体水分大量流失,肾脏无法有效排除体内废物,就容易导致脱水、肾脏负担加重,最终导致肾功能的衰退。

建议:
- 尽量避免在正午时分外出,选择早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
- 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
- 随身携带水瓶,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因水分流失过多而加剧肾脏的负担。

3. 合理用药

滥用药物是导致肾脏损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处方药、非处方药、草药和补充剂可能对肾脏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已经有肾脏问题的人。

建议:
- 任何药物,包括非处方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定期监测肾脏功能,避免因药物滥用加剧肾脏负担。
- 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4.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夏季高温天气容易让人出汗过多,细菌滋生。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容易导致细菌通过尿道进入膀胱,进而引发尿路感染,甚至肾脏感染。

建议:
- 保持身体清洁,尤其是私密部位的卫生。
- 穿着透气、吸汗的衣物,避免穿湿衣服。
- 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避免尿液滞留。

5. 适量饮水

夏季出汗多,及时补充水分对维持肾脏健康至关重要。然而,饮水方式也需注意。避免饮用高糖饮料、反复烧开的水、隔夜凉白开和含咖啡因过高的饮品,这些都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建议:
- 以温开水为主,少量多次地饮水。
- 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水,高温或活动量大时适当增加饮水量。
- 可以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绿豆汤等健康饮品。

结语

小魏的症状提醒我们,肾脏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避免高温暴晒、合理用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及适量饮水,可以有效保护肾脏健康,预防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希望这些建议对小魏和其他关注肾脏健康的人有所帮助。

姜谷粉丝 2025-08-03 21:04
肾衰竭的确已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问题(中国慢性肾病患病率高达10.8%,约1.2亿人受影响)。夏季高温会加重肾脏负担,医生强调需避免以下4类伤肾行为,并给出科学护肾建议:

⚠️ 一、天热务必避免的4件事
高盐饮食(咸菜/腌制品)
→ 夏季出汗多,有人误食咸食“补盐”,但高盐会迫使肾脏超负荷排盐排水,诱发高血压和肾血流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滥用“养生饮品”(浓茶/凉茶/中草药茶)
→ 浓茶含草酸易致肾结石;部分凉茶含马兜铃酸等毒性成分,可直接损伤肾小管细胞2。中草药需辨证使用,盲目饮用可能引发肾中毒。

依赖高糖饮料(奶茶/碳酸饮料/甜冰棒)
→ 糖分+磷酸盐+添加剂的组合会升高血糖、干扰代谢,长期饮用加速肾功能损伤。临床案例显示,年轻患者因长期喝冰镇甜饮出现浮肿、乏力。

盲目高蛋白饮食(蛋白粉/鸡胸肉代餐)
→ 夏季人体易脱水,高蛋白饮食会增加尿酸生成,诱发急性肾损伤。尤其健身人群需警惕“蛋白轰炸”对肾脏的沉默伤害。

🌿 二、科学护肾的3个关键
饮水方式

✅ 选择:新鲜白开水、淡竹叶或麦冬泡水(清热养阴)。
❌ 避开:隔夜凉白开(细菌滋生)、反复烧开的水(硝酸盐浓缩)、高咖啡因饮品(加剧脱水)。
量:少量多次,每日1500-2500ml(根据体重调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饮食调整

严格控盐(每日≤5克),减少加工食品。
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晚餐忌高盐高蛋白,减轻肾脏夜间负担。
生活习惯

慎用止痛药(如布洛芬)、减肥药,长期滥用可能引发药物性肾炎。
保证睡眠,避免熬夜(肾脏在夜间代谢高峰期需充分休息)。

⚠️ 三、风险警示
年轻人群需警惕:35岁以下慢性肾病患者占比超30%,与压力、饮食紊乱、滥用药物密切相关。
隐匿性强:70%肾功能损失前可能无症状,一旦出现气喘、尿少、乏力,往往已至重症。肾衰竭透析患者平均生存期约7-10年,急性肾衰合并多器官衰竭时死亡率超50%。
💡 医生总结:夏季护肾的核心是“减负”而非“进补”。与其迷信排毒食品,不如规律作息、科学饮水、清淡饮食。若出现持续浮肿或尿量骤减,请立即就医筛查。

夏季肾衰高发的主要诱因
夏季肾衰风险升高与多重因素相关,需从环境、行为及基础疾病等角度综合防范:

脱水与尿液浓缩:高温导致大量出汗,若水分补充不足,尿液浓缩易引发肾结石,结石梗阻可能诱发急性肾损伤
感染风险增加:空调温差大易诱发感冒、扁桃体炎等感染,游泳时水质不洁可能导致尿路感染,进而逆行损害肾脏。

饮食与代谢负担:过量食用高嘌呤(如小龙虾、烧烤)、高糖水果及冰镇饮品,可能引发高尿酸血症、血糖波动,加重肾脏代谢压力。
高温与基础疾病:长期暴晒或高温环境导致肾脏缺血,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易因血压血糖波动加剧肾损伤。
夏季预防肾衰的核心措施

一、科学补水与饮食管理
足量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200-1500毫升(约6-8杯),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主,避免以啤酒、含糖饮料替代。高温作业或大量出汗时需增至2000毫升以上,睡前可适量补水以降低夜间尿液浓度。

清淡饮食:控制盐分摄入(每日≤7克),减少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海鲜、啤酒)及高草酸食物(菠菜、竹笋)。适量摄入蔬菜、水果(如柠檬、橙子)补充维生素,促进尿酸溶解

慎食生冷与高糖食物:避免过量食用冰镇食品、剩菜及高糖水果(如西瓜、山竹),尤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二、规避感染与环境风险
预防呼吸道感染: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外出时注意保暖,减少感冒、扁桃体炎等诱发因素。
注意个人卫生:游泳选择正规场所,避免长时间浸泡;勤洗手,减少尿路感染风险3。肾病患者夏季应减少游泳,避免体力透支及水质污染。
避免高温暴晒:正午时段(10:00-16:00)减少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晒(遮阳伞、帽子),狼疮性肾炎患者尤其需避免阳光直射。

三、生活习惯与基础疾病管理
适度运动与体重控制:选择早晚凉爽时段进行轻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肾结石患者可通过跳绳(10分钟/天)促进小结石排出(结石>7毫米需遵医嘱)。

严禁憋尿与规律作息:及时排尿以减少膀胱感染风险;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加重肾脏负担。
基础疾病监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测血压、血糖,遵医嘱用药;慢性肾病患者每半年复查肾功能,多囊肾等遗传性疾病家族成员需加强筛查

四、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肾病患者: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四环素),就医时主动告知病史;蚊虫叮咬后避免抓挠,防止皮肤感染诱发免疫反应。
老年人与高危人群:减少高钾食物(如香蕉、西瓜)摄入,预防高钾血症;高温天气减少外出,出现乏力、尿量减少时及时就医。
紧急情况识别与应对
若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提示急性肾损伤,需立即就医:

突发腰痛、血尿(肾结石梗阻)
尿量显著减少(<400毫升/天)、浮肿
持续恶心呕吐、腹泻伴乏力(脱水或感染)
高热、寒战、腰痛(肾盂肾炎可能)

夏季肾脏健康需从“防”“护”结合入手,通过科学补水、饮食调节、风险规避及基础疾病管理,可显著降低肾衰发生风险。尤其高危人群应强化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肾衰早期症状的关键识别要点
肾衰早期症状具有隐匿性和非特异性,易与疲劳、压力等常见问题混淆,但通过关注以下身体信号可提高识别率:

全身系统性表现
困倦与乏力:最早出现且最易被忽视的症状,即使休息后缓解也需警惕,尤其长期持续存在时。
面色异常: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功能下降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萎黄、晦滞,进展缓慢不易察觉。
泌尿系统异常信号
尿量变化:早期可出现尿量减少或夜尿增多,部分患者进展至尿毒症期才出现明显无尿。
尿液性状改变:可能伴随血尿(无痛性)或尿中泡沫增多,但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

水钠代谢紊乱相关症状
浮肿:始于踝部、眼睑等低垂部位,休息后可消退,若发展为全身性或持续性浮肿提示病情进展。
高血压:肾脏排水排钠功能下降导致水钠潴留,同时肾素分泌增加,引发血压升高。

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表现
消化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易被误诊为胃肠疾病。
神经功能异常:早期可出现思维不集中、失眠或嗜睡,晚期可能进展为惊厥、癫痫

易被忽视的高危人群警示
以下人群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出现上述症状时优先排查肾衰风险:

慢性基础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者,长期高血糖、高血压会加速肾微血管硬化。
肾病病史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未规范治疗者,易进展为慢性肾衰。
药物暴露人群: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止痛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者。

科学识别与应对建议
症状组合判断:单一症状需结合其他表现(如乏力+浮肿+高血压)综合分析,避免孤立解读。
医学检查确认:出现疑似症状后,建议进行尿常规(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尿素氮检测及肾脏超声检查。

早期干预原则:若确诊需立即控制病因(如停用肾毒性药物、控制血糖血压),必要时尽早启动透析治疗。
提示:肾脏代偿功能强大,当症状明显时肾功能可能已丧失80%以上。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肾功能筛查,普通人群出现持续不明原因疲劳、浮肿等症状超过2周应及时就医。

夏季肾衰高发的主要诱因
夏季肾衰风险升高与多重因素相关,需从环境、饮食和行为习惯多角度警惕:

高温脱水:夏季气温高,人体通过大量出汗散热,若水分补充不足,会导致血容量下降,肾脏因缺血缺氧引发肾细胞坏死,甚至诱发急性肾衰竭。
感染诱发:空调使用不当导致的感冒、扁桃体炎等呼吸道感染,以及游泳池消毒不严格引发的尿路感染,可能通过免疫反应加重肾脏损伤,尤其对肾病患者风险更高。

饮食不当:过量食用小龙虾、烧烤、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或饮用啤酒、冰镇饮料,易引发高尿酸血症和尿液浓缩,增加肾结石及肾衰风险。
贪凉与暴晒:长期空调低温环境易导致免疫力下降,而狼疮性肾炎患者暴晒后可能诱发病情加重,高温还会直接导致肾功能急性下降。
夏季预防肾衰的核心措施

科学补水与饮食管理
足量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200-1500毫升,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主,避免以饮料、啤酒替代。高温作业或大量出汗时需增加至2000毫升以上,夜间也应适量补水,防止尿液浓缩。

清淡饮食:控制盐分摄入(每日≤7克),减少高盐、高糖、高蛋白食物;避免过量食用菠菜、竹笋等草酸高的食物,以及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肾病患者需额外控制钾、磷摄入(如限制西瓜等高钾水果)

生活习惯调整
避免贪凉与暴晒: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避免长时间待在低温环境;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减少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晒(如戴遮阳帽、使用遮阳伞),尤其狼疮性肾炎患者需严格防晒。
预防感染:游泳选择正规场所,避免憋尿,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肾病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如咽痛、尿频尿急)需立即就医。

适度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高温时段剧烈运动导致脱水;肾结石患者可通过跳绳(10分钟/天)等运动促进小结石排出,但结石直径超过7毫米时需避免蹦跳。
高危人群重点防护
慢性病史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波动;肾病患者每半年复查肾功能,出现水肿、尿量异常等症状及时就诊。
遗传性肾病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肾脏超声和肾功能检查,早期发现多囊肾等遗传性疾病。

用药安全: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非甾体抗炎药等,用药前咨询医生。
肾衰风险信号与应对
夏季若出现以下症状需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尿量异常:尿量明显减少(每日<400毫升)或增多,尿液颜色变深、泡沫增多;

全身症状:持续性腰痛、水肿(眼睑、下肢)、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下降;
感染相关:高热、尿痛、尿频、腰痛伴寒战,可能提示尿路感染上行至肾脏。
通过以上措施可显著降低夏季肾衰风险,尤其需注意“防脱水、控饮食、避感染、强监测”四大原则,高危人群更应加强日常管理,守护肾脏健康


查看完整版本: [-- 肾衰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苦劝:天热宁可打牌,也别做这4件事[9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