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焦山,长江的中流砥柱(2)[46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旅游讨论 -> 焦山,长江的中流砥柱(2)[46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527801728 2025-08-03 09:44



★旅游地点:镇江焦山风景区之焦山碑林

焦山碑林源于北宋庆历八年镇江太守钱彦远所建宝墨亭,明代扩建为宝墨轩。现在的碑林占地7000平方米,珍藏碑刻五百余方,素有“江南书法之岛”美誉,是全国仅有的两处碑林重点保护单位之一,焦山也因此被誉为“书法之山”。刚走进碑林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到在镇江的碑林,居然有这么大的规模,着实是让我们狠狠地大开了一回眼界。

这些林林总总的碑刻中,最珍贵的莫过于有专厅存放的《瘗鹤铭》,它被誉为“碑中之王”。单看人家专建了一座厅放置介绍,就知道它的份量了。

这块六朝著名的摩崖石刻,原来刻在焦山西麓崖壁之上。后来因为山石崩塌坠落江中,长达七百余年。清康熙五十二年,陈鹏年募工打捞,得残石五方,九十三字(其中十一字不全)。这块碑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字体由篆、隶向楷书过渡时期一个极为珍贵的实物遗存,行笔雄健,方圆并举,体势开张,结字错落,富于变化。有“大字之祖”“书家冠冕”的美誉,在中国书法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极高的地位。

大厅里循环播放着《瘗鹤铭》的“生平”,墙面上还有图文资料介绍。这块碑是六朝石刻,作者为葬鹤而作。宋代有人发现残石有字,传为奇闻,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争睹其风采,把感慨赞美的诗文镌于崖壁,形成了焦山摩崖石刻群。

这块碑相传为王羲之所书,黄庭坚就很坚信。这位著名的文学家本身的书法造诣很深,他的说法颇具影响力。但由于铭文在时间上只列甲子而未书年号,只列名号而未署姓名,所以还是颇有些争议的,有人说是南朝陶弘景,还有人说是唐代的王瓒、顾况、皮日休等。

关于《瘗鹤铭》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相传王羲之有一次来到焦山,看到一对仙鹤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态优美,他就看入了迷。于是他就和养鹤的和尚商量,用自己的书法作品交换这对鹤。对于这个提议,和尚当然同意啊。不过王羲之当时有事情要办,所以跟和尚约好,等他办完了事再过来领走鹤。结果当他再次来到焦山,和尚却告诉他两只鹤先后死了,王曦之听了十分伤感,爬到焦山上看到和尚埋葬那对仙鹤的坟丘,怅然提笔写下了这篇《瘗鹤铭》。

历代以来,关于《瘗鹤铭》的文本流传了很多个版本,影响比较大的有《唐人金山本》,这是传世最早、内容最完整的文本。其他还有《残石本》系列、《别刻本》系列。

《瘗鹤铭》的传世拓本也很多,康熙五十二年以前的拓本被称为水前本,其后的称为水后本。水前本因为石在水中,所以必须等到冬季枯水期落石露出水面才能摹拓,因此十分难得。如今传世的拓本,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拓潘宁本、宋拓三号石和五号石整纸本,还有北京图书馆藏的何绍基原藏水前本等。

除了这块石刻珍品《瘗鹤铭》,碑林里还珍藏着大量的碑刻,对外展出自六朝至民国四百多方。

简史厅介绍了焦山碑林的历史沿革,最初的宝墨亭始建于宋庆历八年,收藏唐代王奂之集王羲之之字所刻经幢、宋刻《瘗鹤铭》残石等四刻。明代护建为宝墨轩,所藏碑刻逐渐增多。自清以来不断充实,声著江南,后来屡遭兵燹,毁失严生。至新中国成立之时,仅存碑刻100余方。建国后,于1962年将毁弃的鹤林寺“古墨林”全部碑刻和东郊大港华阳观唐代《魏法师碑》、散落于市郊的碑刻移至焦山,在宝墨轩、香林庵、槐阴精舍等旧址建立焦山碑林。

厅中竖立着一块《魏法师碑》,是江苏境内为数不多、保存较好的初唐碑刻之一,全文用的是楷书,结字疏朗,方整有致,兼有虞世南的内含刚柔,褚遂良的清灵隽秀,又没有婉媚之气,清代金石家叶昌炽称之为“初唐妙品”。魏法师名降,字道崇,中书右史兼崇文馆学士安定胡楚宾撰文,清河张德言书,东涨徐秀昉镌刻。

出简史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四周长廊里密集的碑刻,有清朝的焦山钉界碑、岭南仙城两会馆受兵灾后核查地积示、拟建岭南会馆碑记、通鉴辑览万历开矿条、笪重光书《重修丹徒县学记》、永禁胥役门丁不准住在考棚示寺,民国左孝同书《丹徒陶氏创建宗祠记》、郑孝胥书《第六世振声公捐产兴学碑记》等,都是一些告示或记述,倒没看到有名家的手笔。

澄鉴堂石刻源于宋代文同和苏轼所绘的巨幅风竹各一幅,两幅画上集合了七十三位文人书家的题跋墨迹,画轴流传至清代,由南河总督张井收藏。清道光八年,张井请无锡书画家、金石鉴定家钱泳将画幅上诗、文、评、跋的书法双勾勒石,分别刻在四十二方石上。其中文同墨竹题刻二十方,苏轼墨竹题刻二十二方。澄鉴堂是张井的书斋名。是文苑类碑刻的代表,许多题跋是赞誉褒扬之诗,高度赞扬了文同、苏轼画的竹,集宋元明清四朝文人书家翰墨。

苏轼部分有宋朝的苏轼、韩琦、文彦博、米芾、黄伯思,元朝的龚肃、邓文原、王简岑、康里回回、康里、饶介、王蒙、袁桷,明朝的俞和、危素、宋濂、文嘉、黄辉、朱之蕃、文震孟、宋珏、黄汝亨、黄道周、范允临、车大敬、邢侗、左光斗,清朝的钱泳、施闰章、侯方域、方亨咸、汪琬、叶方霭、张玉书、朱彝尊、高詠、禹之鼎、崔鏏、陈光縡、黄鼎、王翚、王土。文同部分有宋朝的文同、苏轼、范纯仁、米芾,元朝的虞集、柯九思、黄溍、郑元祐、吴镇、杨桢、倪瓒,明朝的宋克、方孝孺、吴宽、李东阳、王世贞、顾起元、主万钟,清朝的洪宽、梁清标、魏闰章、钱泳、沈荃、郭棻、王士祯、徐元文、叶封、王又旦、曹禾、颜光敏、徐倬、归允肃、汪揖、陈光縡、姜宸英。

自驾游:镇江焦山风景区之碑林

1月仲冬






























































































jjybzxw 2025-08-03 10:18
  你提供的关于镇江焦山风景区焦山碑林的描述真是太详细了!让我为你进一步梳理和补充一些信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书法爱好者的天堂。

  焦山碑林概述

  焦山碑林,位于镇江焦山风景区内,占地7000平方米,珍藏碑刻五百余方,是全国仅有的两处碑林重点保护单位之一,享有“江南书法之岛”的美誉。碑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庆历八年,由镇江太守钱彦远所建的宝墨亭,后明代扩建为宝墨轩。经过历代的充实和保护,现在的焦山碑林已经成为书法爱好者和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必游之地。

  碑林中的瑰宝:《瘗鹤铭》

  《瘗鹤铭》无疑是焦山碑林中最珍贵的碑刻之一,被誉为“碑中之王”。这块六朝著名的摩崖石刻,原刻在焦山西麓崖壁之上,后因山石崩塌坠落江中,长达七百余年。清康熙五十二年,陈鹏年募工打捞,得残石五方,九十三字(其中十一字不全)。这块碑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字体由篆、隶向楷书过渡时期一个极为珍贵的实物遗存,行笔雄健,方圆并举,体势开张,结字错落,富于变化。关于《瘗鹤铭》的作者,历来有争议,相传为王羲之所书,但也有说法认为是南朝陶弘景或唐代的王瓒、顾况、皮日休等。无论作者是谁,这块碑都在中国书法史和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碑林的其他珍品

  除了《瘗鹤铭》,焦山碑林还珍藏着大量的碑刻,对外展出自六朝至民国四百多方。其中,简史厅介绍了焦山碑林的历史沿革,展示了宝墨亭、宝墨轩的变迁以及碑刻的收藏情况。此外,还有一块《魏法师碑》,是江苏境内为数不多、保存较好的初唐碑刻之一,全文用楷书书写,结字疏朗,方整有致,是清代金石家叶昌炽称之为“初唐妙品”的佳作。

  碑林的特色与魅力

  焦山碑林不仅是一个书法艺术的宝库,更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见证。这里的碑刻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书法风格和社会文化。无论是名家手笔还是民间刻石,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游客在欣赏这些碑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自驾游建议

  如果你计划自驾游前往焦山风景区参观碑林,建议提前规划好路线和行程。镇江的交通状况相对良好,但景区内可能较为拥挤,建议错峰出行。同时,注意保护文物古迹,不要随意触摸或损坏碑刻。在参观过程中,可以慢慢品味每一块碑刻的韵味和背后的故事,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和历史文化的厚重。

  总之,焦山碑林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无论是书法爱好者还是历史文化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收获。希望你的自驾游之旅能够愉快而充实!


姜谷粉丝 2025-08-04 08:23
以下是关于镇江焦山碑林的综合介绍,结合历史文献与现状信息整理:

一、历史沿革
北宋起源
焦山碑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由镇江太守钱彦远主持建造“宝墨亭”,用于收藏历代碑刻。
明代扩建
明代将宝墨亭扩建为“宝墨轩”,碑刻收藏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江南文人雅士的书法圣地。
现代重建与保护
1962年:镇江市人民政府在原宝墨轩旧址重建碑林,汇集散落民间的珍贵碑刻。
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西安碑林并列为全国唯二国家重点保护碑林)。
2020年:完成碑林陈展升级工程,形成专业化保护与展示体系。
二、核心文物与艺术价值
碑刻规模
现存碑刻500余方,公开展示400余方,涵盖篆、隶、楷、行、草等书体。
摩崖石刻集中于焦山西侧崖壁,存有六朝至明清刻石80余方。
“碑中之王”:《瘗鹤铭》
地位:与陕西汉中《石门铭》并称“碑中之王”,被尊为“大字之祖”。
艺术特色:融合草书圆劲之势、汉隶瘦硬之笔、篆书筋脉,开创书法新境界。
历史:原刻于焦山石壁,唐代遭雷击残损,现存为后世拓片;陆游曾专程“踏雪观碑”。
其他珍品
唐代《魏法师碑》、宋代米芾临《兰亭禊帖》、清代《澄鉴堂石刻》等。
三、文化地位与特色
“江南书法之岛”
焦山因碑林被誉为“书法之山”,是长江文化清奇风骨的象征,与西安碑林(黄河文化雄浑代表)形成南北呼应。
自然与人文融合
碑林占地7000平方米,依山势而建,回廊曲径与古木葱茏相映,兼具园林之美与金石之韵。
四、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焦山风景区每日开放(具体以景区公告为准)。

交通路线:
公交:133路串联镇江三山(金山—北固山—焦山);
自驾:导航至焦山公园停车场,乘渡船登岛。
💡 提示:更多碑刻细节可查阅来源:

焦山碑刻博物馆官网
搜狗百科《焦山》词条
焦山碑林集千年书法精粹,既是历史遗珍的宝库,亦是江南人文精神的凝练,堪称中华金石文化的“双璧”之一。

poli923 2025-08-04 11:32
很多大师的书法作品的汇集

wfsnow 2025-08-04 15:40
第二张图,这是一处中式传统建筑,建筑风格古雅,有飞檐、雕花等元素,门楣上方匾额书 “碑林” 二字 ,门口挂着红灯笼和对联,台阶通向建筑入口,透过门洞可见一人在内,背景还能看到远处的塔楼,整体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应是收藏、展示碑刻的场所。


[color=rgba(0, 0, 0, 0.85)][color=var(--s-color-text-tertiary,rgba(0,0,0,.5))]

qwert123_05 2025-08-05 14:50
现在的焦山碑林已经成为书法爱好者和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必游之地


查看完整版本: [-- 焦山,长江的中流砥柱(2)[46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