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北宋灭亡时,为何不见杨家将出来救国,历史上杨家将是啥样的?[12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北宋灭亡时,为何不见杨家将出来救国,历史上杨家将是啥样的?[12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8-02 15:45

杨家将,这个在北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家族,即便在那个重文轻武的时代,依然以其忠诚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留下一段不可磨灭的传奇。尽管历史上有不少的杨家将故事被传唱,许多人依然不禁疑惑:为何这个光辉灿烂的家族,在北宋末年后,却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对杨家将来说似乎也颇为贴切。若想弄明白杨家将的衰败,必须提到第三代传人——杨文广。与他父亲和祖父那样赫赫有名的军功相比,杨文广的身影相对低调了许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才华,甚至可以说,杨文广虽然不如父辈那样声名显赫,但他依然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杨文广首次被史料记载,是在他与狄青南征时,值得一提的是,狄青与杨家一脉有着深厚的渊源。狄青曾是杨文广父亲杨延昭的部下,而杨文广则在狄青麾下服役。事实上,杨延昭早年就对这位年轻的将领颇有好感,也因此,杨文广与狄青的关系尤为深厚。

尽管没有父祖那样显赫的战功,杨文广也并非没有自己的遗憾。他曾遗憾未能守卫边关,未能像父亲和祖父一样在战争的前线拼搏。虽如此,杨文广得天独厚的家族背景以及从小耳濡目染的军事智慧,依然使得他在军事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与当时的名将王韶关系密切,二人经常讨论战术和兵法,而王韶也对杨家的军事传承产生了浓厚兴趣。

一次,王韶向杨文广请教父祖在军事方面的心得。杨文广毫不保留地分享了他家族的治军之道,他提到祖父在用兵时总是强调“先谋后兵”,而父亲则在治军上非常重视“恩威并施”。这些智慧不仅得到了王韶的高度评价,更引起了宋仁宗的注意。宋仁宗为表彰杨家将的贡献,特意赐给杨文广一副金带,这在当时是对军中能臣的极高荣誉。

得到皇帝的赏识后,杨文广便开始在军中进行改革,力图恢复军队的作战活力。在和平的年代,士兵们的战斗意志逐渐松懈,训练水平有所下降,杨文广对此深感忧虑。他迅速上奏宋仁宗,建议恢复“云州营”的骑射训练,力图重新振兴军队。宋仁宗听取了杨文广的建议,批准恢复骑射传统,杨文广也亲自监督训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久后,辽宋在幽州一带发生冲突,杨文广抓住时机,夜以继日地编写了《幽燕攻略》,详细列出了幽云地区的地图和战略要点,还结合父祖的经验总结了应对之策。虽然朝廷未将他派去带兵,但他将自己的方案呈上朝廷,获得了许多朝臣的赞誉。朝中众人纷纷表示,杨家将三代人忠良,杨文广的忠心和智慧也让大家钦佩。

最终,杨文广因其忠诚和军事才能,于嘉祐六年被任命为泾原路经略使,这本应是他大展宏图的机会。然而,命运弄人,杨文广在赴任途中因病去世。得知这一消息后,宋仁宗深感惋惜,朝廷给予了他追封,按照父祖的职务进行祭奠。这一事件,也标志着杨家将的真正衰落。

尽管杨文广逝世的时间距离北宋灭亡还有近五十年,但杨家将的消亡几乎是在这一刻注定。杨文广没有留下后嗣,这使得杨家将这一军事世家陷入了“断后”的困境。尽管古人有许多办法应对家族绝后的问题,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杨家将的衰败却无法避免。

真正导致杨家将衰亡的根本原因,是北宋后期的政治改革。宋徽宗时期,蔡京上任丞相后,推行了名为“保甲法”的改革,所有军队都归中央管辖,地方的武将世家逐渐被削弱。杨家将的旧部队也被分散,士兵们的精锐力量被逐渐削弱。这一改革本应在盛世或强国实施,但在当时的大宋,这一政策却导致了军事力量的严重分散。

同时


姜谷粉丝 2025-08-02 16:36
北宋灭亡时,为何不见杨家将出来救国?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没有出现救国的原因主要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有关。杨家将虽然在历史上有着辉煌的战功和优秀的战斗技能,但在北宋末期,战争的重要性已经被逐渐淡化,而文化和政治的地位逐渐上升,文人政治成为了主导。因此,在当时的官场环境中,重文轻武的思想非常普遍,武功和军事才能并不是获取高官厚禄的必要条件。这使得许多优秀的武将都被排斥在外,而文人官员占据了政治舞台的主导地位。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实力和声望,很难影响到北宋政局的发展。

历史上杨家将是啥样的?
杨家将是中国历史上一支备受尊敬的军队,其忠诚和勇气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传奇。杨家将的历史故事令人感慨,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战斗策略,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杨家将的祖先曾经是一位抗击辽军的将领,后来因为在战场上力战身亡,被当地人称为杨公,其后代便沿用了这个姓氏,成为了一支抗敌的军队。杨家将代代相传,世代坚持抗金,曾多次在战场上与金军进行激战,多次保卫了中原的安宁。

杨家将的初期是由杨继业传承下来的,杨继业出身名门,所以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过他不喜诗书,倒更喜欢骑马射箭打猎,而且为人洒脱。因此也是结交了许多的朋友,长大后,他更是和这些朋友们一同投身军队以身许国。而后他又接受了宋朝的招降,因为当时的宋朝地大物博,且民风淳朴,在他的认知中,这才是他想要为其效力的国家。于是他开始在宋朝做起了大将军,领兵保卫当时的宋朝。

杨延昭与杨文广作为杨家将的后续代表,继续传承了家族的荣耀。杨延昭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对于带兵打仗特别感兴趣,而杨继业看到长子的模样也是十分的欣慰,认为杨家也算是后继有人了。在杨继业死后,他义无反顾地扛起了军队,扛起了杨家的这幅大旗

jjybzxw 2025-08-02 16:45
杨家将的衰败,除了家族内部的继承问题,还与北宋后期的政治环境和军事改革密切相关。北宋王朝在经历了初期的辉煌后,逐渐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特别是在宋徽宗时期,蔡京推行的“保甲法”改革,对地方武将世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政治环境的变化

北宋初期,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宋太祖赵匡胤实行了“杯酒释兵权”的政策,逐步削弱了武将的权力。这一政策在北宋中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导致了“重文轻武”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像杨家将这样的武将世家虽然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但在政治上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 军事改革的影响

蔡京推行的“保甲法”改革,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军队的控制。这一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权威,但也导致了地方武将世家的衰落。杨家将的旧部队被分散,士兵们的精锐力量被逐渐削弱。这种分散不仅削弱了杨家将的军事实力,也使得他们难以在政治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3. 家族继承问题

杨文广的早逝,使得杨家将失去了第三代的主要继承人。尽管古人有许多办法应对家族绝后的问题,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杨家将的衰败却无法避免。杨文广没有留下后嗣,这使得杨家将这一军事世家陷入了“断后”的困境。

4. 外部环境的压力

北宋末年,辽、金等外敌不断侵扰,使得北宋王朝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北宋政府更加依赖中央军队的力量,而像杨家将这样的地方武将世家则逐渐被边缘化。

5. 文化传承的断裂

杨家将的军事智慧和家族传统在杨文广去世后逐渐失传。尽管杨文广曾与王韶等人分享过家族的治军之道,但这些智慧并未得到系统的传承和发展。这也使得杨家将在军事上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综上所述,杨家将的衰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治环境的变化、军事改革的影响、家族继承问题、外部环境的压力以及文化传承的断裂,都对杨家将的衰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杨家将在北宋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传奇,但他们的衰败也反映了北宋王朝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汪洋小舟 2025-08-03 09:06
北宋强文弱武自取灭亡。


查看完整版本: [-- 北宋灭亡时,为何不见杨家将出来救国,历史上杨家将是啥样的?[12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