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8-02 10:29 |
泉州老城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步步惊喜,处处神奇 原来以为福州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已经很好了,谁知道泉州更是一个宝藏城市。 七平方公里的城区八处世界遗产,而且几乎没有收费(唯一一处是莫名其妙的的3元钱)。
早上的面线糊是泉州开启一天的标配,这也是我在福建唯一能吃惯的饭了,后面就知道了。 我们住在老城区,徒步加“小白”(一种2元“招手停”的电瓶车,只要你去的一致就停车)游客通行的方式。
唯一不习惯的就是泉州急速的电驴,速度快,而且混杂在人行道上,对游客很不友好。
随处可见的老宅子和小巷子里很多的宗祠或者小庙,都是老城的标配。
第一站是开元寺,免费。 全国各地都有开元寺,这是唐玄宗当时命令各地建的,泉州直接把“莲花寺”改名就算完成任务了。
元代开元寺内集合了佛教众多宗派,形成了“千人共住”的盛况。 后来多次损毁多次重修,现存大殿为崇祯年间郑芝龙重修,这也是福建省最大的寺庙。 寺庙门额上高挂着“紫雲”匾,而不是常见的“开元寺”,据说唐匡护大师远眺泉州湾,经常能看到紫雲笼罩,桑园地主黄守恭此地捐地建寺,其子孙便以“紫雲”为堂号
进门的庭院叫做拜庭,拜庭里有古榕树和古塔,分布着唐宋元明清各种经幢、多宝塔、焚帛炉。
开元寺的大雄宝殿上,赫然写着“桑莲法界”,也和前面的紫云故事有关。 这里本是黄守恭的桑园,捐地的时候犹豫不决,说:“若三日内桑树开白莲,我便献出土地。” 令人惊奇的是,三日后满园桑树竟齐齐绽放白莲,于是这寺庙就建起来了,“桑莲法界”由此得名。在大雄宝殿旁边一个没有开放的院子,还有“桑莲古迹”的遗存。
最近开元寺最火就是东西二塔,这里是《黑悟空》的取景地,在大雄宝殿拜拜,就转去东边的镇国塔。 这里果然游人多,很多人在这里拍“黑悟空”的剧照,15元一位。 开元寺双塔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东、西两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
作为西安人,唐宋的塔看过不少,但是这么壮美的宋塔真是第一次看到。 镇国塔始建于唐,初为木塔南宋先易为砖塔后改为现存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的花岗岩石塔。 塔每层开四门设四龛,塔顶有刹,刹尖是金铜葫芦,八条铁链从塔刹上盘斜系于八个角脊,每个角脊下还悬挂小铜钟,全塔共四十个。
门龛两旁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像计八十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想起福州西禅寺的报恩塔只有39年,跟这个真是没法比。
东院的弘一法师纪念馆没有开门,只能遥拜。 其实昨天从洛阳桥回来,我还还专门去清源山,想拜弘一法师舍利塔,因故没有进去。
这个郭老的诗碑倒是在这里大大咧咧的,随便看。
红墙黄墙、燕尾脊、走廊,都是打卡拍照的好地方。
雨忽然就下大了,在这株菩提树下坐坐,不知能悟点什么。
西塔前也围了一堆人,都在看这个“猴行者”,这是西塔“仁寿塔”上的浮雕仿版,据说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
双塔上共雕有人物浮雕160尊(东西塔各80尊),你看看,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里又会给人提供灵感,成为“网红”地方。
旁边这个照壁上的图案据说寓意很多,写起来一万字都写不完,我就不写了。
出门前看到这个“万山第一”,没有落款,但是看着像是米芾的。很多地方都有米芾写的“第一山”,这个却不是。 据说这个“万”字是别人凑出来的。
说起来处处都有故事。 不说了,回来路上吃个土笋冻和芋泥饼,这可是泉州地道的特色。
然后就是在小巷子里瞎转,本来出去就是有名的西街,我们却转到象峰巷,后来干脆坐小白到了钟楼。
很多老房子门前都有这个文字,福建人真是不望祖宗的。
钟楼是重要的打卡点,别看着小,故事多。 泉州钟楼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高13.8米,以西洋风格建造又融合闽南风格,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安装四面圆形时钟、风向标、指南针和避雷设施;中部似一楼阁,四面设有窗户;底面则是一圆形基台,台上四根方形水泥柱,支撑着整座钟楼。
相传1934年,国民党一旅长要娶一黄姓护士为姨太太,黄护士不从自杀,引起公愤,学生上街游行,最后被迫答应建一座钟楼谢罪。 也有人说这个故事是道听途说,不过有故事的地方来的人就多。
“东西双古塔,南北一长街。” 有名的西街不过如此,想想我们西安城的西大街没有拆改之前,也就是这样样子——现在好在还有回民住的几条巷子。
不过南大街保留的街貌还是比较完整的,最起码没有盖起现代化的高楼,要是那个样子就破坏的整体面貌。 看看这个出水的鲤鱼,估计也是泉州称为“鲤城”的原因吧。
这个装扮的刺桐花,是泉州的市花,看样子也很美。
还不到中午,躲雨吃了海鲜粥和水丸拌葱面,吃不惯也吃不惯。
下了雨,本来想回去休息,却想着承天寺就在旁边,时间还早顺路转转,要不还得绕路。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所以大门上有“月台”二字,也是一座古寺,免费。
还不到山门, 甬道外墙下有五株古榕七尊小石塔,名承天七佛塔。 旁有个“月台小院”,进去看看,却 是弘一法师纪念馆。 承天寺是泓一法师修行及宏法活动的重要栖息地,他僧藉落户承天寺。法师虽在别外圆寂,却是在承天寺火化,今寺中仍有泓一法师化身地的碑记。
阿弥陀佛!
承天寺有山门、弥勒殿、放生池、大雄宝殿、法堂、文殊殿。东翼依次为圆常院、广钦佛教图书馆、僧寮、客堂、龙王殿、大悲阁、五观堂、一尘精舍、祖堂,以及公园式的“南园故址”。西翼有檀樾王公祠及其他建筑物。
大雄宝殿上面的匾就是“闽南甲刹”四字。 泉州三刹开元寺一殿双塔,世所无双。承天寺建于南唐遗存不多,这甲刹从何说起?据说承天寺附寺众多,僧侣最高曾达一千七百人,也算盛极一时。
雨又下大了,在走廊上躲雨。 这里安安静静,相比于开元寺,这里真是适合静静的悟道。
东院观音阁很是庄严雄伟,里面更是精美。
在龙藏古井旁边还有一块著名的梅花石,石面淡梅舒展,仿佛被春风定格了绽放的瞬间。 据说有缘之士能嗅到梅花上的梅香,我是无缘。
观音阁的后面,便是弘一发生化身地,阿弥陀佛!
旁边还有一个石经幢,是个省级文保。
西院有个开闵三王祠,说是福建王姓的祖宗,我也拜了拜。
承天寺真是安静。 躲了一会儿雨,小一点就酒店休息,要是这雨一直下,下午就不出去了。
本来一天就想逛完泉州老城,一是雨下大了,而是景点太多,借此休息,明天接着逛,拜拜半城神仙。 请持续关注。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