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叫孙毅杰的大二医学生在飞机上救人,结果有人说他 “没资格”。这事儿最近在网上吵得挺凶。 7 月 19 号,武汉飞新疆的航班上,广播突然喊找医生。武汉大学的孙毅杰站出来了。当时有个二十多岁的女乘客头晕得厉害,喘气费劲,脉搏也弱,情况看着挺急的。 他赶紧上前查看,给量了血压,查了血氧,让乘客吸着氧平躺。就这么一套基础急救操作,乘客的情况就稳住了。事后人家恢复得不错,还打算送面锦旗谢谢他。 
可学校官微把这事儿一发,评论区就炸开了锅。有人夸他做得对,是见义勇为。但也有人跳出来说怪话:“没执业证瞎救啥?临床知识够不够啊?” 孙毅杰自己也觉得委屈。他说自己在急诊科见习半年了,做的都是基础急救,没给人用药,也没动刀子,完全符合紧急救助的规矩,要什么证? 其实这事儿特简单:救人的时候,哪能先掏执业证出来查啊?就像有人掉水里,救人的不用先亮 “游泳证”;着火了破门救人,也不用 “破拆许可证”。《民法典》第 184 条写得明明白白,紧急救助时造成损害,救人的不用担责任。 那些揪着 “无证” 说事儿的,根本是把平时看病和紧急救人弄混了。更让人心里发冷的是,还有人说 “自己不救,还见不得别人救”。这种心思要是传开了,比争议本身更吓人。 这事儿还让人想起社会上的怪现象:现在救人反被讹的新闻多了,大家都不敢伸手帮忙了。小时候路上有人晕倒,大伙儿都会围上去帮忙,哪有这么多顾虑?现在就连最本能的善意,都得先琢磨琢磨 “会不会惹麻烦”。 好在温暖的事儿也不少。患者家属要送锦旗,学校也公开表扬了孙毅杰。这些正向反馈,才是对抗质疑的底气。 只能说,有些人,天生就是无脑的键盘侠。这种人,当他有事发生时,不知道会咋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