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6-02 16:04 |
大儿童六一对儿时零食的怀念与幸福感 不同年代儿时经典零食回顾 70、80 后经典零食 果丹皮:小时候果丹皮是人手一个的零食,酸酸甜甜、又软又糯非常开胃。如今人们会担心其糖分过高,不过自己在家做很方便,真材实料无添加剂,是老少皆宜的健康小零食。制作时将山楂去籽处理后,加清水煮软烂,放入破壁机打成泥,加入柠檬汁小火翻炒至浓稠,平铺在烤盘晾干、切割、卷起、切段、包装即可。 硬糖(糖疙瘩):一两分钱一块,穷人家孩子偶尔吃上一块,甜到心坎里,还会泡在水里慢慢喝,能喝一整天。 大大泡泡糖:比“糖疙瘩”贵一点,3 - 5 分钱一个,孩子们会比谁吹得大,拥有泡泡糖的小朋友很令人羡慕。 塔糖:特殊的驱虫糖,因味道甜,有些孩子即便肚中无虫,也会“骗”父母说肚子疼来让父母买。 冰棍:纯水加糖精冻住的,2 - 5 分钱一根,卖冰棍的用二八自行车推着箱子走街串巷叫卖,孩子们常常一天要向妈妈要好几根。 小汽水:各种形状塑料包装里装着带颜色的液体,有一点果味,5 分 - 1 角一个,孩子们先当玩具玩够了才舍得喝,喝光后还会用糖精冲水再装进去假装汽水喝。 炒瓜子:散称,用杯子称,一小杯一角钱,孩子们装在衣兜里,时不时磕一点,还会按个数分给小伙伴。 90 后经典零食 唐僧肉:装在小巧圆盒或塑料袋里,五毛钱左右,打开有浓郁香料味,Q 弹有嚼劲,咸甜交织,拥有一盒很值得炫耀,同学们会围坐一起分享并讨论《西游记》情节,但随着健康意识提升和市场竞争加剧,逐渐淡出视线。 大大卷泡泡糖:口味丰富,有草莓、葡萄、橙子等多种水果味,能带来清新味觉体验,是童年的经典零食。 儿时零食带来幸福感的原因 物质相对匮乏 在过去,零食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对较少,获得零食不像现在这么容易。像 70、80 后,一块硬糖、一根冰棍都能让人开心很久,因为它们是难得的美味。这种稀有性使得每一次吃到零食都成为一种特别的体验,幸福感也因此被放大。
社交互动性强 儿时的零食往往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比如同学们一起分享“唐僧肉”,讨论《西游记》情节;小伙伴们互相比较大大泡泡糖吹泡泡的大小等。在这个过程中,零食不仅是食物,更是促进友谊、增加交流的媒介,这种社交互动带来了额外的快乐和幸福感。
纯真的童年回忆 小时候的我们没有太多的压力和烦恼,吃零食的时光充满了童真和乐趣。零食成为了童年美好回忆的一部分,当我们长大后回忆起这些零食,就会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从而产生强烈的幸福感。
如今重现儿时零食幸福感的方式 自己动手制作 像果丹皮、开胃棒棒糖、果汁水果糖等都可以自己在家制作。以果丹皮为例,按照特定的步骤,用山楂、冰糖等原料就能做出健康无添加的零食,既能品尝到童年味道,又能享受制作过程的乐趣。
购买怀旧零食 一些主打“怀旧风”的商品销售火热,在食品街的童年杂货店内,能找到西瓜泡泡糖、跳跳糖、无花果丝、酸梅粉、小浣熊干脆面等怀旧零食。成年人可以通过购买这些零食,再次体验儿时的味道和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