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5-30 13:45 |
大家好,我是荆棘鸟,关注我持续为你输出健康美食配方 姐妹们,端午快到啦!最近是不是总听家里老人念叨那句老话:“端午要补阳,不然一年都白忙”? 这话听着有点夸张,但细想还真有几分道理在里头。 咱们现代人,整天坐办公室、吹空调、熬夜刷手机,身上的阳气不知不觉就耗掉不少。 总觉得累、怕冷、没精神,其实就跟这“阳气不足”脱不了干系。 端午前后,正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咱们“借天力”给身体补充能量的黄金期!老祖宗的智慧,讲究的就是顺应天时。 这时候好好补一补阳气,就像给身体这座小房子加固根基,打好底子,后面一年才能精力充沛、少生病,干啥都有劲儿! 那怎么补呢?最简单有效的法子之一,就是喝汤!汤水好吸收,温温热热的,最能温养脾胃,把阳气稳稳地“补”进去,还不上火。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个我家每年端午必喝的“补阳汤”,食材家常,做法简单,关键是真的舒服! 1、姜枣驱寒汤:




老姜几片(带皮更好)、红枣几颗(去核)、加点红糖(怕糖可以少放或不放)。 这个组合是经典中的经典!姜的辛温能驱散体内寒气,振奋阳气;红枣甘温补气血。早上喝一碗,感觉从胃里暖到手脚,一天都精神。 2、山药排骨温补汤:














铁棍山药一小段、排骨几块。山药可是“补脾肺肾”的好手,尤其能补脾阳,脾胃是后天之本,阳气生化的源头啊! 排骨提供温和的滋养。这汤清淡又滋补,全家老小都合适。 3、紫苏鸡蛋:






新鲜紫苏叶一小把、鸡蛋三个。端午时节新鲜紫苏正当令。紫苏性温,能散寒解表、行气和胃。 煮个简单的鸡蛋,加点紫苏叶,清香扑鼻,能帮助身体祛除湿浊,扶助正气(也就是阳气的基础)。

一、紫苏叶:香气四溢的“天然暖胃药” 中医认为紫苏性温,味辛,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特别适合端午前后温补身体,驱散湿气。它还能解鱼蟹之毒,端午若吃些水产,加几片紫苏叶,更是锦上添花。
推荐食谱:紫苏叶炒黄瓜片 所需食材:新鲜紫苏叶一大把、黄瓜1-2根、大蒜3-4瓣、干红辣椒1-2个(根据口味调整)、食用油、盐、少许生抽(可选)。
详细步骤: 1. 处理食材:紫苏叶洗净,稍微甩干水分,切或撕成稍大碎片(避免太碎);黄瓜洗净,可去皮也可不去,切薄片;大蒜切末;干红辣椒剪成小段(怕太辣可去籽)。 2. 锅烧热,倒入适量食用油(比平时炒菜稍多一点点,紫苏喜油),油热后放入蒜末和干红辣椒段,小火煸炒出香味,注意别炒糊。 3. 转中大火,倒入黄瓜片,快速翻炒约1分钟,至黄瓜片边缘有点变透。 4. 立刻加入处理好的紫苏叶,快速翻炒。紫苏叶遇热很快变软、颜色变深。 5. 迅速调入适量盐,喜欢可点几滴生抽提鲜,快速翻炒均匀,紫苏叶完全变软即可关火出锅(整个过程要快,保持黄瓜脆嫩和紫苏的香气)。
二、生蚝:“海底牛奶”的温补力量 生蚝,被誉为“海底牛奶”,其肉质丰腴肥美,营养价值极高。它不仅富含优质蛋白,更是锌元素的宝库,对于固护阳气、强健体魄有着重要作用。
推荐食谱:红豆生蚝煲 所需食材: 生蚝肉(带壳生蚝需自己取肉或购买净肉)200-300克、红豆(赤小豆更佳)80-100克、生姜3-4片、葱1-2根(切段)、蒜瓣2-3个(拍松)、食用油、料酒、生抽、老抽(少许上色)、糖(少许)、盐、白胡椒粉、水或高汤。
详细步骤: 1. 红豆洗净,用足量清水浸泡至少4小时以上(最好隔夜),让其充分吸水膨胀。 2. 生蚝肉仔细检查,去除碎壳和边缘黑色的膜,用少许淀粉轻轻抓洗,再用流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用少许料酒和白胡椒粉腌制10分钟去腥。 3. 锅中放油烧热,下姜片、葱白段、蒜瓣煸炒出香味,倒入泡好沥干的红豆,翻炒几下。加入足量的热水或高汤(水量要没过红豆并高出约2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焖煮约40-60分钟,或直到红豆变软糯(时间根据浸泡程度和红豆品种调整)。 4. 红豆煮软后,汤汁应保留适量。将腌制好的生蚝肉均匀铺在红豆上。加入2-3汤匙生抽、半汤匙老抽(主要用于上色)、少许糖提鲜。轻轻晃动锅子让调料融合(避免大力翻动弄碎生蚝)。 5. 盖上锅盖,继续用中小火焖煮约5-8分钟,看到生蚝肉收缩、完全变熟即可。尝一下味道,根据需要加盐。撒上剩余葱段(葱绿部分),轻轻拌匀(或直接撒在面上),再撒少许白胡椒粉即可关火。
三、生姜:厨房里的“驱寒担当” 端午时节,湿气弥漫,吃点姜能有效驱散体内寒湿,振奋脾阳。特别推荐此时节口感脆嫩、辣味温和的仔姜(嫩姜),更适合入菜。
推荐食谱:仔姜鸭 所需食材: 鸭子半只(或鸭腿2-3个,约800克)、仔姜(嫩姜)一大块(150-200克)、青红椒各1-2个(配色增味)、大蒜几瓣、葱段、花椒一小撮、豆瓣酱1-2汤匙、食用油、料酒、生抽、老抽(少许)、糖(少许)、盐、啤酒或热水适量。
详细步骤: 1. 鸭子斩成适中大小的块,冷水入锅,加几片姜和料酒,大火煮开焯水2-3分钟,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仔姜洗净,不用去皮(嫩皮可食),切薄片或细丝;青红椒去籽切块;大蒜拍松或切片;葱切段。 2. 锅烧热,倒入稍多点的油(鸭肉自身也会出油),放入沥干的鸭块,中大火煸炒。耐心炒至鸭皮紧缩、颜色金黄,鸭油被逼出来(这一步是去腥增香的关键)。 3. 将鸭块拨到一边,利用锅中底油(如果油太多可倒出一些),放入花椒、蒜瓣、葱白段、豆瓣酱(怕辣可少放),小火炒出红油和香味。 4. 将鸭块与炒香的调料混合翻炒均匀,烹入2汤匙料酒翻炒去腥。加入2汤匙生抽、半汤匙老抽、少许糖翻炒上色。倒入足量的啤酒(能基本没过鸭块)或热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焖煮30-40分钟,直到鸭肉变软(时间根据鸭子老嫩调整)。 5. 鸭肉焖软后,汤汁应剩约1/3,倒入仔姜片,翻炒均匀,盖上锅盖继续焖煮5-8分钟,让仔姜的味道融入鸭肉。加入青红椒块,开大火翻炒收汁。尝味,根据需要补盐(豆瓣酱和生抽已有咸度)。待汤汁变浓稠,青红椒断生,撒上葱绿段即可出锅。
别再让“端午不补阳,全年都白忙”仅仅停留在一句俗语上。趁着端午佳节的余味,赶紧把紫苏、生蚝、仔姜端上餐桌吧!吃得对,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