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26。埃及古代经济贸易(29)。②铸币14。因此,有的学者据此认为,流入埃及的外来铸币刺激了埃及本土铸币的出现。另有学者从埃及铸造钱币目的这一角度进行讨论,认为埃及之所以铸造钱币,是因为受雇于埃及的希腊雇佣兵习惯于希腊铸币,而不愿意接受埃及的实 .. (2025-11-23 08:26)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27。埃及古代经济贸易(30)。②铸币15。在这种情况下,埃及法老不得不铸造钱币,以便为希腊雇佣兵发放薪水。埃及铸币起源的外因论不足以解释埃及铸币出现的全部原因。除了外因,我们还需要考虑内因。 (2025-11-23 08:27)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28。埃及古代经济贸易(31)。②铸币16。从古王国时期(第3至第6王朝,约前2686~前2181年)到新王国(从第18王朝至第20王朝,约前1567~前1085年)末期,古埃及人在商品交易中通常使用记账单位,在现实中通常不用货币进行支付。 (2025-11-23 08:27)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29。埃及古代经济贸易(32)。②铸币17。换句话说,当时埃及的货币仅具有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尚不具备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功能。到新王国末期,埃及的货币具有明显的金属化发展态势,白银逐渐变成钱的代名词。例如,一份文献把支付的所有实物称为“银子”。 (2025-11-23 09:43)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30。埃及古代经济贸易(33)。②铸币18。与此同时,贵金属可能具有了货币的支付功能,一封书信提及用法老国库中的黄金来交税。从公元前9世纪开始,在婚约、借贷契约、租赁契约、买卖契约中,往往会出现“称出银子”这样的表述,这表明银子此时可能具备了货币 .. (2025-11-23 09:44)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31。埃及古代经济贸易(34)。②铸币19。此外,埃及政府在贵金属的成色方面提供了某种保证,例如,从第21王朝开始,有的文献提及支付的白银来自“哈尔沙普罕斯国库”;第26王朝时代的文献提及白银来自“底比斯国库”;波斯人征服埃及之后,文献中提及的白银 .. (2025-11-23 09:45)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32。埃及古代经济贸易(35)。②铸币20。可见,至迟到第26王朝时期,古埃及的货币已经逐步具有后世货币的主要职能,而交易中的贵金属可能是由国家统一冶炼的,从而保证贵金属的价值。这为埃及铸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025-11-23 10:31)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33。埃及古代经济贸易(36)。②铸币21。因此,古埃及铸币的出现,是古埃及货币自身演化的必然结果,外来铸币只是起到了某种刺激作用。当然,与东地中海其他地区相比,古埃及铸币出现的时间要晚一些。 (2025-11-23 10:32)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34。埃及古代经济贸易(37)。②铸币22。正是在后埃及时代铸造钱币的基础上,托勒密王朝才在埃及大规模发行、使用铸币。换句话说,后埃及的铸币为托勒密王朝的大规模铸币活动奠定了基础。 (2025-11-23 10:32)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35。埃及古代文化(1)。★字体1。埃及象形文字包含3种字符。音符,包含单音素文字,还有许多单音节文字和多音节文字;意符,表示一个单词;限定符,加在单词的最后以限定语意的范围。 (2025-11-23 10:55)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36。埃及古代文化(2)。★字体2。商博良对这一文字系统作了如下说明。当文字发展并在埃及普及时,对文字的简化也就发展了。这就导致出现了僧侣体和世俗体字体。由于迦南地区一直沦为为埃及附属国,埃及圣书文字对腓尼基字母的影响非常大,而希腊字母又是在 .. (2025-11-23 10:55)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37。埃及古代文化(3)。◆埃及语和书写系统的演进1:①埃及语前期即公元前3150起,书写系统为棺篆。②埃及语早期即公元前2700起,书写系统为 Pyramids铭文。③埃及语中期即公元前2100起,书写系统为圣书体(正楷)。 (2025-11-23 10:56)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38。埃及古代文化(4)。◆埃及语和书写系统的演进2:④埃及语晚期即公元前1600起,书写系统为僧侣体-世俗体(行书,草书)。⑤埃及语后期(科普特语),书写系统为科普特字母(方言)。书面的草书象形文字通常写在列,从上到下或水平,从右到左。 &nbs .. (2025-11-23 11:39)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39。埃及古代文化(5)。◆埃及语和书写系统的演进3:在象形文字草书的后期阶段,唯一幸存的例子是水平书写的,从右到左;垂直象形文字应从上到下读取。一般来说,即使无法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也很容易确定阅读象形文字的方式。 (2025-11-23 11:41)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40。埃及古代文化(6)。◆埃及语和书写系统的演进4:例如,如果一张桌子包含一个人坐着朝右的照片,那么所有正面和背面都有明确的象形文字也会正面朝右。实际的象形文字将从右到左读取,因为这些图像几乎总是面对句子的开头。不显示这种行为的象形文字据说 .. (2025-11-23 11:42)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41。埃及古代文化(7)。◆埃及语和书写系统的演进5:一旦一个人理解象形文字,很容易确定一个人是否正在检查逆行文本,因为它将根本就没有意义!作为阅读的辅助工具,也许还有古埃及人的审美意识,象形文字也被包装成整齐的图案。通常,两个或更多短或薄( .. (2025-11-23 11:52)
zjjwjiang: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42。埃及古代文化(8)。◆埃及语和书写系统的演进6:有时,一个高大或宽的符号会变小,并放置在另一个短或薄象形文字。最后,象形文字没有标准标点符号。宗教文本一般没有标点符号,而古埃及语后半部分的文字在重要的思想路线之间完全停止。公元4世纪出现了Ho .. (2025-11-23 11:53)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43。埃及古代文化(9)。◆埃及语和书写系统的演进7:早期研究者认为它源出于希腊文,近期的研究则倾向于它含有真正的知识的残片,把它定性为埃及知识阶层试图挽救濒于失传的文化的一次“绝望”的尝试。《象形文字集》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符号主义起了主要的影 .. (2025-11-23 11:53)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44。埃及古代文化(10)。▲文字的破译1。1890年代在Hierconopolis发掘时发现的纳尔迈石板(公元前3000年)多年来被认为是埃及象形文字的最早文献。然而,在1987年德国考古队在阿比多斯(地名为Umm el-Qa'ab)发现了前王朝的一个统治者的U-j坟茔,复原了 .. (2025-11-23 12:07)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45。埃及古代文化(11)。▲文字的破译2。拿破仑军队远征埃及时,在罗塞塔城附近发现了一块用三种文字(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文)写成的黑色玄武石碑,被称为“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这块石碑给解读带来了关键性的资料。 (2025-11-23 12:07)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46。埃及古代文化(12)。▲文字的破译3。商博良在前几位文字学家研究基础上从国王托勒密的帝号名印入手,前后用了近20年时间终于在1830年完全破译了埃及象形文字,这对当时诞生不久的埃及学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进展。 (2025-11-23 12:08)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47。埃及古代文化(13)。▲文字的破译4。罗塞塔石碑是1799年7月工程师皮埃尔·弗朗索瓦·泽维尔·布沙尔指挥士兵拆除15世纪凯特贝苏丹建造的凯特贝堡垒的旧墙时在旧墙的基础发现的,这块石碑15世纪作为建筑石料搬运过来,它原本可能放置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塞 .. (2025-11-23 13:40)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48。埃及古代文化(14)。▲文字的破译5。凯特贝堡垒位于拉希德城北5公里尼罗河西支入海口附近,建于15世纪(在亚历山大也有凯特贝苏丹建造同名的Citadel of Qaitbay)现在堡垒内部仍然可见充作石料的古埃及石碑,城堡某处可能还埋着罗塞塔石碑其余部分。 (2025-11-23 13:41)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49。埃及古代文化(15)。■文学、教谕学派1。流传到当下的古埃及文学作品,都是古代埃及社会形态下的产物其神学、诗歌、教谕,箴言,描绘了埃及古代文学史的灿烂。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许多文学作品写在纸草纸上保存了下来。 (2025-11-23 13:41)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50。埃及古代文化(16)。■文学、教谕学派2。第一中间时期和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280~公元前1778),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中埃及语成为埃及古典文学语言。中王国时期是古埃及文学的繁荣时期,其文学作品在修辞、表意、描绘等方面是后来各个时期文学作品的典范 .. (2025-11-23 15:14)
zjjwjiang: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251。埃及古代文化(17)。■文学、教谕学派3。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70~公元前1090)最突出的文学体裁是教谕类写实文学和旅行记。《阿蒙涅姆赫特的教谕》,是继承了普塔荷太普教谕学风阿蒙涅姆赫特对臣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十二王朝前期。 (2025-11-23 15:15)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