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AI魔改视频,让爱整活的年轻人赚麻了?[3P] --]

武当休闲山庄 -> 数码讨论 -> AI魔改视频,让爱整活的年轻人赚麻了?[3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jjybzxw 2025-04-17 07:04

文 | 明晰野望,作者丨翎夕

AI狂飙带动的风潮向来是碾压式的,哪怕在短视频领域也不例外。

在会议中大放虎狼之词的高育良、进行搞笑枪战的李达康和钟小艾、吊打漫威宇宙的小哪吒......相信互联网的常驻用户近期都曾浏览过这一系列荒诞离奇的视频切片,作为AI软件生成的魔性作品,这类视频以出其不意的颠覆性情节吸引了大量受众。

从《甄嬛传》中骑着摩托出场的各宫嫔妃,到《还珠格格》中一言不合拿出电子产品的主角团,用AI技术爆改经典影视剧的操作开始席卷互联网,依靠“小作坊”快速起号的博主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无需在意逻辑与现实、想看什么情节都能AI自主生成,明明看起来像吃了菌子的迷幻操作,却能在短时间内掀起这波声势浩大的魔改热潮,这些“AI小作坊”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01 从视频生成到全流程,“卷疯了”的AI技术

自2022年12月Chat GPT上线并风靡全球后,各行业对AI技术探索的脚步便从未停止加速,Stable Diffusion生态两个月后便完成了ControlNET开源、实现革命性突破,让AI绘画技术从需要长时间“抽卡”(几十张生成图片中只有1-2张可以使用)的无序状态飞跃至成品精准可控的时代。

文生图的全新工作流彻底颠覆了与绘画相关的一众行业,但静态的图片显然并非发展的尽头,于是在2024年2月,OpenAI推出了惊艳全球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AI技术的应用领域再次拓展。

根据文字描述便能生成精致的画面,传统影视的局限实现极大突破、制作成本也大幅降低,在利益推动下,视频方向成为AI领域的关注重点之一,从生成视频到配音、作曲与剪辑,AI技术逐渐入侵到影视制作的全流程之中。

令受众感到“邪门”又疯狂上头的魔改短视频,正是在这样AI技术大爆发的背景下诞生,但助力其发展为如今庞大规模的源动力,则是盈利空间的增长。

正如Deepseek诞生后以极大的优惠力度带动了AI大模型的降价潮,AI视频技术也随着行业的不断内卷吹响了价格战的“号角”。

Sora用一分钟的时长让国内从业者感受到AI视频的独特魅力,吸引大量影视企业、互联网大厂纷纷下场,以“打造出中国版Sora”为目标开启探索,于是从国外的Runway、Sora到国内的可灵、海螺,AI视频工具实现了快速的“汉化”与扩张。

ChatGPT Plus和Pro用户可免费使用Sora,Plus用户每月付费20美元、生成视频额度为50条,Pro用户每月付费200美元、生成视频额度为500条,其中每条视频生成后如需调整则要继续追加费用,对普通用户来说性价比较低。

而在国产AI视频工具这里,以快手可灵为首的应用则实现了价格“拦腰斩”,可以生成66条视频的黄金会员每月仅需缴费66元,最高等级的钻石月卡也仅需666元便能生成800条标准视频,还享有高级运镜、去水印等功能。

从生产端来看,成本费用减少、性价比提高,技术使用门槛便随着汉化与降价不断下降,有利于推动产业的扩张。

而前期投入逐渐减少、产出量却稳步上升的现象,则让使用AI视频工具进行作品生产的从业者敏锐捕捉到了市场机遇,于是充满潜力、吸引着众多从业者投身其中的市场蓝海由此形成。

对AI爆改视频的受众来说,AI视频技术的内卷则满足了其对重构的期待与需求。

在AI技术尚未成熟之前,最受追捧的二创形式通常以剧内已有镜头为基础,技术娴熟的博主通过片段筛选、滤镜叠加、配音剪辑等方式对影视剧中的经典角色与桥段进行改编,创作出诸如祺嫔与范闲相爱等离谱却“好嗑”的CP向短视频。

这一阶段中由于素材的限制,视频中许多留白需要观众进行脑补才能达成完整的叙述,缺乏创新性的视觉效果与情节重构很难深度满足观众对全新情境的想象,直到AI视频技术助推出老剧爆改的潮流,二创视频才得以彻底突破材的禁锢。

只要将原始视频素材投喂给AI工具、并将全新的情节指令输入其中,无论是甄嬛向果郡王道出双生子的秘密、林黛玉大战原神还是《人民的名义》爆改《首尔之春》,只要脑洞足够便能够轻松生成全新的视频,辅之以与原声相似度极高的AI配音、剧集情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重塑。

在玩梗的同时满足了观众观看原作时未能达成的情感需求,正是因为充分迎合了受众心理,不断迭代的AI视频技术才得以在短视频平台凭借一分钟的影像收获千万浏览量。

02 流量妙招到版权危机,仅一步之遥?

当然,在受众喜好鲜明起到的导向作用、制作成本降低推动的盈利空间增长之外,AI爆改视频数量爆发式增长、流量数据一路飘红的现象也离不开大量从业者的追捧,由于短视频平台性质与AI爆改视频的特性相契合,此类作品成为了一众博主的流量妙招。

短视频平台通常以“快、准”为特征进行流量推送,底层逻辑是“标签”对“标签”的匹配机制,通过对作品内容质量与偏向进行评估、将其精准推送给相关偏好的用户是算法运行的典型特征,这就意味着内容垂直的作品更容易在同一流量池的“赛马”中取得胜利、获得优先推荐权。

AI魔改视频内容短小精悍、具备视觉冲击力与内容垂直度,因而能够在短视频平台的推荐机制中脱颖而出,抖音、B站等平台中便有多个AI视频博主依靠魔改经典影视剧在短时间内流量大幅上升,仅凭几条视频便成功起号、爆款率令其它领域的博主望尘莫及。

独特内容与流量数据的优势也让AI魔改领域的盈利形式变得多样,除了流量分成外,在视频中植入商品软广也是影视二创区的博主常见的变现形式,可出于素材逻辑等元素限制,软广植入的时长与方式成为传统二创视频需谨慎考虑的痛点。

但到了AI魔改视频这里,内容本身的荒诞与无厘头削弱了广告植入所导致的割裂感,软广变现对视频叙事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随之降低,AI生成视频由此成为影视二创博主轻松盈利的捷径。

以“忆雨潇湘”为代表的AI爆改博主,就曾在作品中进行了丝滑的广告植入——《甄嬛传》中的后宫嫔妃使用电脑PS技术进行争宠,情节荒诞离奇却又搞笑吸睛,视频观感流畅自然、摆脱了传统视频中软广植入的僵硬。

此外,通过AI生成视频进行剧集宣传也是影视出品方近年来的创新尝试,与相关博主合作推出视频,让受众浏览到由AI创作的影视剧荒诞魔改片段,进而对原作的内容产生好奇、提高在播剧的曝光量。

《九重紫》播出时,各种由AI制作的男女主接吻片段便在短视频平台流传,满足了CP粉心愿、也为该剧吸引了大波流量。而同期的《永夜星河》中,慕声与赵若失共乘马车时一言不合对打的AI片段由于符合角色心境也在平台吸粉无数,剧宣活动中频繁被cue、成功为剧集流量助力。

不过尽管观众与平台博主对二创的存在喜闻乐见,影视剧的出品方却对其又爱又恨,他们无法忽视二创为剧集带来的“泼天”流量,却又因二创对原作版权与内容厚度的侵犯而倍感压力。

2021年,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长视频平台以及正午阳光等影视公司在内的 70 多家影视单位就曾共同发布《关于保护影视版权的联合声明》,明确表示要对短视频平台中未经授权的影视二创作品开展法律维权行动,大量二创博主的作品因此被下架,版权之争陷入白热化。

AI爆改作为影视二创的分支,在诞生后同样处于界限难明的复杂生态之中,引发了不少关于版权与内容的争议。

此类视频以经典剧集为根基的行为显然涉及对原作的侵权,但在法律责任界定的角度,AIGC 产品的研发者、服务者以及使用者三方是否同样需要对爆改视频侵权行为承担责任成为相关机构判定时的棘手难题。

同时,生成视频通过算法对素材重新组合、加工后,将经典影片原有叙事节奏与结构进行了颠覆性调整,传达出截然不同的情感与寓意,其所呈现出的独创性又让相关作品是否侵权难以被轻易裁定。

另一方面,AI技术对经典的魔改也削弱了原作内容的艺术深度,在大观园中众人打成一团、唐僧与女儿国国王喜结连理的情节虽然满足了互联网“乐子人”的需求,却也将原剧中或悲怆无奈、或大义凌然的主旨思想彻底消解。

于是,以流量为导向曲解经典作品的乱象频出,成为AI爆改视频发展的最大阻碍,202412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就曾发布管理提示,点名批评AI魔改视频存在低俗内容,要求短视频平台排查AI魔改类视频并严格落实审核要求。

AI技术与经典影视作品碰撞出的火花起源于娱乐、对影视产业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但乱象的肆意滋生又让其在流量妙招与魔改陷阱之间来回横跳,难以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状态。

在这一背景下,或许只有加强监管、完善审核制度,AI魔改视频诞生于观众、应用于影视的辉煌才能够持续下去。


jjybzxw 2025-04-17 07:04
  这篇文章详细探讨了AI技术在短视频领域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它如何改变了内容创作和消费的方式。文章中提到的几个关键点包括:

  1. 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自Chat GPT和Stable Diffusion等AI技术的出现,AI绘画和视频生成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些技术使得视频内容的生成变得更加精准和可控,极大地降低了制作成本,并拓展了AI技术在影视制作全流程中的应用。

  2. AI视频工具的普及:国内外众多企业和平台推出了自己的AI视频工具,如国外的Runway、Sora以及国内的可灵、海螺等,这些工具通过汉化和降价使得技术门槛降低,促进了产业的扩张。

  3. 盈利模式的变化:AI视频技术的内卷推动了价格战,使得视频生成的成本大幅下降,为影视企业和互联网大厂提供了新的盈利空间。

  4. 内容创作的变革:AI视频技术使得内容创作者能够轻松生成全新的视频内容,满足了观众对重构和创新的需求,同时也带来了版权和内容深度的问题。

  5. 版权争议和监管挑战:AI爆改视频虽然能够带来流量,但也引发了版权争议和内容深度的削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已经对AI魔改视频提出批评,并要求加强审核。

  文章强调了AI技术在娱乐领域的潜力,同时也指出了其在版权、内容深度和监管方面面临的挑战。为了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监管和完善审核制度。整体而言,AI技术为影视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伴随着需要解决的问题。


姜谷粉丝 2025-04-17 09:02
AI魔改视频的兴起与影响
AI魔改视频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有的视频内容进行修改或重新创作,创造出新的视频作品。这种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创作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机会。以下是关于AI魔改视频的一些详细信息。

AI魔改视频的技术发展
AI魔改视频技术的发展始于2022年12月ChatGPT的上线,随后在2024年2月,OpenAI推出了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进一步推动了AI视频技术的应用。这项技术允许用户根据文字描述生成视频画面,极大地突破了传统影视制作的局限,并降低了制作成本。AI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视频生成,还包括配音、作曲和剪辑等全流程,使得影视制作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AI魔改视频的市场反应
AI魔改视频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反响。由于短视频平台的性质与AI爆改视频的特性相契合,这类作品成为了博主获取流量的有效手段。AI视频技术的内卷满足了观众对重构的期待与需求,使得魔改视频能够在短时间内掀起声势浩大的热潮。例如,西羊石团队利用AI技术制作的视频,不仅节省了成本,还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甚至一夜成名。

AI魔改视频的商业模式
AI魔改视频的商业模式主要围绕“IP+AI”展开,即打造个人品牌增加行业内的辨识度,AI技术则是业务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AI视频团队能够吸引客户,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视频制作服务。例如,西羊石团队最初在视频号上发布文旅广告片、儿童寓言等故事,几个月内成功吸粉过万,并接到了反校园霸凌教育宣传片的订单,收入达到了五位数。

AI魔改视频的监管挑战
尽管AI魔改视频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但也面临着监管挑战。相关部门对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进行了排查清理,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要求,包括对AI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提示。这是因为AI魔改内容可能会对经典影视作品造成误解或不当解读,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和引导。

结论
AI魔改视频技术的发展为视频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新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然而,随着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监管机构也开始关注其潜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规范。对于热爱整活的年轻人来说,AI魔改视频无疑是一个充满机遇的领域,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合规经营,避免触犯相关规定。


查看完整版本: [-- AI魔改视频,让爱整活的年轻人赚麻了?[3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