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3-23 10:07 |
杭州和宁波像极了浙江母亲的两个儿子,老大杭州穿着丝绸汉服,搞互联网峰会, 老二宁波套着海员夹克摆弄龙门吊。
作为五个计划单列市里最低调的存在,宁波的行政级别其实和杭州平起平坐。 2024年GDP怒冲1.81万亿,硬生生在浙江把温州绍兴甩出两站地铁的距离,稳稳坐着省内老二交椅。
说宁波不是古城?人家唐朝时城墙周长就有18里了,南宋定都临安那会儿,宁波就已经是坐在海上丝绸之路的VIP包厢里了。
宁波 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 庆元港(宁波)的市舶司税收盆满钵满,高丽使臣下船都得先学三句宁波话。 您若是站在天封塔顶往三江口眺望,估计能瞧见历史像潮水一样在楼群间涨落。
老宁波人管这叫“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可如今哪个游客会留心那些藏在山野间,巷子里的门道?
“江南第一木构—保国寺(国一)” 保国寺的木头会呼吸,这是我在跨进北宋大殿时突然冒出的怪念头。 这座和某位马姓网络红人撞了名字的寺院,是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北宋殿宇,是1961年的第一批国保单位。
说是北宋寺庙,其实早在东汉就存在了,不过在唐武宗会昌法难(845年)中被拆了个精光。 唐广明元年(880年)重建,唐僖宗李儇赐了现在这个名字,只是当时规模很小,加上一些原因,所筑的木构建筑也未曾存留下来。
保国寺在唐代并不出彩,直到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才迎来了第一次中兴。 现在寺内的大雄宝殿就是当年所建,如今是华东地区最古老的木构古建,没有之一。
在杭州湾咸涩的季风里, 连青苔都长了时光的锈。 但北宋工匠用木头的牙齿互相撕咬,愣是让这座木头房子已经挺过了一千多个梅雨季。
“鸟不入,虫不蛀,蜘蛛不结网,灰尘不上梁”,那16根被《营造法式》 记载的瓜棱柱硬生生的将北宋的天空撑起。
现在的保国寺没有僧人,没有香火,成了正儿八经的古建博物馆。 除了汉代古井,唐代经幢,北宋大殿,还有南宋的净土池,清代的天王殿,观音殿,钟鼓楼以及民国的藏经楼。
这里说一下那两座唐代经幢,都不是寺里的原装物件儿,而从别处移过来的,一座建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一座建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
“市区访古” 我接着上面继续唠,“大中”是晚唐传奇皇帝—唐宣宗李忱的年号。 这个年号从847年正月开始使用,直到860年十月唐懿宗李漼即位后改元“咸通”,一共存在了14年。
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装疯卖傻36年成功骗过众人,一旦登基便一雪前耻,并且雷厉风行的对大唐进行改革,史称“大中之治”,李忱本人更是被称为“小太宗”。
唐宣宗李忱 因为刚经历了武宗灭佛,而在李忱上位后,经幡重新又飘成了长安的经纬线。 所以在唐大中年间始,重建的寺庙并不在少数,最有名就是唐大中十一年(857年)的山西五台佛光寺了。
天宁寺塔 铺垫了这么多,我其实就想讲一句话:在唐大中年间所建的寺庙,宁波也有。 如今在海曙区中山西路堵车长龙旁,杵着一座不太起眼的方形砖塔,看似灰头土脸,实则是包工头与佛祖联名的硬核手办。
它叫天宁寺塔,06年的第六批国保,虽然批次不太靠前。 但在江湖上颇有地位:在中国南方保存的唯一一座唐代砖塔,也是中国仅存的唐代寺前双塔实例。
塔后原来有座建于唐大中五年(851年)的天宁寺了,哦不对,当时还叫国宁寺。 寺前原建有东西两塔,东塔已于清光绪年间崩塌,现存的这位是西塔,1995年给它修缮时,发现了许多咸通四年(863年)的塔砖,所以又把它叫作“咸通塔”。
宁波鼓楼 在西塔的周边,还有几处古迹古建,譬如宁波的地标性建筑—鼓楼。 它最初是明州子城的南城门,唐朝那会儿楼上架着牛皮大鼓,功能介于烽火台和社区大喇叭之间。
历经五代毁建,宋元加戏,明清美颜,民国中西合璧,硬是在三江口混成了长相奇特的钉子户。
不过如今只是浙江省级文保,我猜是改的太狠了或是附近高手太多的缘故。 比如紧挨着的永丰库遗址就是200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的第六批国保单位。
永丰库遗址公园 这是一处汇集了宋、元、明时期的大型官方仓库遗址,“永丰库”是元代的名字,而宋代这里叫“常平仓”。
人们从这处沉睡了七八百年的仓储衙门中发掘出了大量贸易瓷器,汇聚宋元时期大江南北各处著名窑系,这些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留给宁波城的密码。
月湖公园 从鼓楼往南走一会就到了宁波的月湖公园,站在共青路的梧桐树荫下。 你很难想象这片被咖啡馆和网红书店包围的水域,其实是宁波千年文脉折叠而成的城市客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