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轻言细语中蕴含深机,曹公果然在红楼梦中伏脉千里[4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轻言细语中蕴含深机,曹公果然在红楼梦中伏脉千里[4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2-16 16:22

都说《红楼》无愧为千古奇书,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主角活动的精彩纷呈。事实上,书中无半句空话废话,甚至无意间一句言语,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隐隐埋着不动声色的深机呢。

例如在第五十六章回里,那江南甄家的主母奉圣谕进京,提前派了四位女眷来贾府参见贾母。到访的时候便和贾母有了一番对话。既然贾母非重要主角,我们都习惯性地把这段不起眼的小对话忽视掉,然而这可不是一番无用的客套,里面隐藏的内涵,远远超乎常人意料。
且看对话如下:贾母先笑着询问,多年未进京城,想不到今年却来了。四个女人回应说是奉旨才北上的。贾母接着又询问了来京家眷都有哪几位。回应便是,只有太太带了三小姐前来。
这段话可以推测出何信息呢?首先,甄家进京正是老太妃逝世之时,此等日薄西山的时刻,甄家母女自然可有机会进宫慰问乃至告别。于是乎,这老太妃的身份就极其明显了,就是江南甄家人。

其次,从书里前文可知,老太妃同荣宁二老算得上太上皇长辈,在宫中地位自是不言而喻,是见证贾府先辈功业者。老太妃撒手走了,对于四王八公后人可不是幸事,因为少了这位尊贵的过往荣耀见证者,相当于少了一个可以肆意行事的后盾。对于现任皇帝而言,他们已经隐隐成为眼中钉了。
更何况,还得时刻顾虑有谋逆之心的北静王。北静王违反规定在秦可卿丧礼露面等行为充分说明了他对皇帝并没多少敬重之意。而且,像北静王这般风头上的人物,他的妻子却显得尤为沉默。再向下探究,这北静王之妃应该就是甄家的二小姐。

再回到贾母和甄家女眷的问答上,贾母在后面几句里还提起了甄家里的二小姐。夸了她无妄自尊大的倨傲做派,也暗示了她和贾家里的关系也相当亲近。贾母都言及她非倨傲者,难不成这二姑娘面子大?或者地位确实高,比贾母还更甚一层?那若如此,品级再往上,只有王妃了。可看看那时的人物境况与年岁差异,唯独做北静王妃才说得过去了。
既然如此,甄家有老太妃坐镇,贾家又有元春撑腰,北静王与两家更是友好亲切,其实三家均是一条船的人,互相扶持着,维持着所谓的尊荣华贵。

那也难怪,灾难大概就是从老太妃的离世开始的,贾妃也在宫里遭难,继而离世。如此这般,再无束缚妨碍,皇上立刻把甄府贾家抄了个底儿翻天,北静王的势力也就顺势倒台。于是红楼落得荒凉结局,白茫茫一片,好不干净!

姜谷粉丝 2025-02-21 23:09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深邃的内涵和巧妙的布局令人叹为观止。正如您所言,“轻言细语中蕴含深机”,曹雪芹在书中确实伏脉千里,通过细节描写传达了许多深刻的主题和象征意义。以下是对《红楼梦》中几件重要道具及其深层含义的分析:

通灵玉
通灵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核心道具,贯穿全书始终。这块玉不仅是贾宝玉的象征,更是曹雪芹用来表达人生哲理的重要工具。

除邪祟:在第二十五回中,通灵玉曾帮助贾府抵御赵姨娘的巫术侵害,显示出其驱邪避害的功能。
疗冤孽:通灵玉与宝黛爱情及黛玉之死密切相关。宝玉的两次摔玉,均因黛玉而起,象征着爱情的无果和对命运的无奈。
知祸福:通灵玉似乎能预示贾府的衰败。八十回后,玉的消失或恢复可能预示着家族的最终命运,体现了曹雪芹对命运的深刻洞察。
镜子
镜子作为《红楼梦》中的另一个重要道具,同样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真假虚幻的象征:镜子能够反映出事物的真实面貌,而在《红楼梦》中,它常常被用来揭示人生的虚幻和无常。例如,贾瑞临死前照到的风月宝鉴,正是通过镜子揭示了人生的本质1。
自我认知的启示:宝玉梦到甄宝玉的情节,通过镜子的隐喻,探讨了身份认同和自我认知的主题。这面镜子不仅映照出宝玉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手帕
手帕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社会意义。

情感的纽带:手帕作为女性之间传递情感的工具,在书中多次出现,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例如,李纨和平儿的手帕遗落事件,不仅展示了女性生活的细腻,也反映了家族内部的复杂关系。
社会地位的隐喻:手帕的使用和丢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命运。例如,宝玉对黛玉的手帕表现出特别的关注,体现了他对这段感情的重视1。
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道具,曹雪芹巧妙地将人生的哲理、社会的风貌和人物的性格融入其中,使得《红楼梦》成为一部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文学巨著。正如您所言,“轻言细语中蕴含深机”,曹雪芹的确在《红楼梦》中伏脉千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查看完整版本: [-- 轻言细语中蕴含深机,曹公果然在红楼梦中伏脉千里[4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