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5-01-31 12:46 |
1959年人民公社大食堂。 1956.01.15.,报刊上说:“北京市迈进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我国第一个迈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城市”,春节期间北京各界20多万人举行庆祝大会。 看了以上的一系列新闻纪录照片,你有什么想法呢?点赞?还是发表点评论呢?六十年的变迁,变化真是太大了!
四、票证时代 “ 凭票、凭证、限额、限量”的办法供应生活必需品,是老北京人对票证时代刻骨铭心的记忆。粮票、油票、肉票、糖票、布票、工业券...,凭副食购物证按家庭定量购买的芝麻酱、粉丝、...,逢年过节,才供应少量的蛋、鱼、花生、瓜子、熟肉制品、豆制品、白糖...等等,花色虽多,数量极为有限。平日已感困苦,春节更觉艰难。 春节买点水果,也不是随意的,要凭证、按家庭人口供应,品种更是寥寥无几,没有选择余地。 过春节包一顿肉饺子是全家人一年的期盼。这是1962年春节京郊农民一家六口包饺子。 1963年北京春节庙会.在冰场上表演大头娃娃舞。那时的庙会朴素、热情、不以赢利为目的。 物资极度匮乏,山里红都没多少。春节庙会卖大糖葫芦在1964年算是新闻。 凭票供应的年代.
1967年寒冷的春节. 1968年春节,先在“忆苦思甜”大会上吃“忆苦饭”,然后再回各家吃“年夜饭”。 1969年1月8日赴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在天安门宣誓,他们将在山村过“革命化春节”。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中国春节期间访华,北京人为他的交通出行扫雪。 1978年春节期间冷冷清清的菜店. 1978年春节,凭证购买定量供应的花生、瓜子。 那时代家家春节都买年画,可是品种单调。“票证时代”、“文革时代”是从物质到精神的完全赤贫的血色时代。1976年10月宣告文革时代结束。1993年5月11日,在全国首个使用粮票的北京,倒数第二个停止了粮票的使用。宣告了票证时代的结束。 五、改革开放时期 从改革元年的一九七八年算起,荏苒辗转,至今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1978年被江青独占十年的北海公园重新对民众开放,显示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于是一些被批判了十多年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又悄悄地回到北京人的身边。 妇女们又开始流行烫发了。 北京人开始享用廉价出租车——“黄面的”。 能坐七个人、能拉电视机、跑上10公里、才花10元钱——思念呀。 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设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这也成为北京市第一家经营快餐的中外合资企业。当年春节北京的小孩子以吃肯德基为最高的要求。 1987年 长安街第一次出现了圣诞老人。 八十年代大白菜仍然是北京人过年的主菜。 1981年春节前的画摊,年画越来越少,以大美人为主的挂历充斥市场。 下岗的、待业的、春节练摊已渐成风气。 1990年代 农民工成为新的群体,春节回家难,又爱又恨“铁老大”。 1980年代全国气功热,北京的信徒在接收大师的发功。 这种牌子在改革开放后渐渐地消失了。 这是一张当年春节活动时的存车处照片,那时北京人有私人小汽车的很少,不过这种场景,现在又因为共享单车再次出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