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4-12-29 00:18 |
扛过湿冷的南方人,对冬天是爱恨交织的。 之前,我们说沈阳下雪了。下雪的小南教堂,仿佛穿越到了哈利波特的电影里。下雪的沈阳故宫,又彷佛一夜回到盛京。 南方朋友们一边摩拳擦掌,听到北方下雪就兴奋。而后勇闯哈尔滨,再去沈阳喝啤酒,去阿勒泰找草原的冰雪童话。 又一边搜罗着,像候鸟一样,去哪儿过个暖呼呼地冬天呢。
 | 有阳光、沙滩、棕榈树、湖泊的湖泉生态园。图by 小红书博主 @ENHeng “最好是,可以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缓缓起床,慢悠悠享受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卤鸡米线。” 是的,这个冬天,还是想去云南。 就像麦子阿姨的那一句,种完麦子,就往南走。 找个小城,佛系躺平,像猫一样,晒着太阳过暖冬。
 | 东方韵小镇阳光下的猫。图by 小红书博主 @Friday 在云南的多个热门暖冬城市里, 大家对于弥勒,也有着更加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愫。 不看好的人,觉得这里太无聊了,清一色的人工景点,如果只是拍拍照,有点索然无味。 喜欢漫游的人,会爱这里的安逸、清静,选择漫游旅居,过一个冬天的慢生活。
 | 12月的弥勒,草地很舒服。图by 小红书博主 @小罐西瓜 就像博主小罐西瓜说的那样, “在弥勒待着真的太舒服了,人少景美,小吃便宜又好吃,当地人和善,一切悠哉悠哉的。” 或许因为弥勒这个名字,在这里做的每一件事儿,都彷佛自动蒙上了一层「佛性」光晕。 在弥勒晒太阳;在弥勒漫游;在弥勒吃米线;
 | 夏天穿裙子去东风韵小镇,很出片。图by 小红书博主 @TT花花酱 尽管,它并不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佛教之城。 但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佛同名的小城,何尝,不也是一种佛缘呢。 所以,我们暂且把它视为,另外一种「佛城」。 是心中有佛,度众生,在人间的一场暖冬实验。
 | 东方韵小镇阳光下的猫。图by 小红书博主 @Friday “佛”城脚下,喝红酒泡温泉 喜欢云南的朋友,大都会一去再去。 心有远方嘛。比起西藏新疆,冬天的云南,是一个温暖如春开鲜花的远方。 比起热门的昆大丽,比起麦子阿姨向往的西双版纳,弥勒算不上热门。 就算是在小众的滇东南红河州这条线路上,它也不过是其中一站。
 | 夏天穿裙子去东风韵小镇,很出片。图by 小红书博主 @TT花花酱 没有那么人潮拥挤,不太喧嚣,以温泉和温暖的气候,被退休的阿叔阿婆们视为康养的好地方,且大有成为昆明最美后花园的巨大潜力。 小众的地方,并非不好。 小城,或许让人能够和城市、自然,以及自己,靠的更近。 夏天带娃走过滇东南的大宝,评价弥勒:挺好的云南小城,气候不错,葡萄很多,还有温泉。
 | 远眺东风韵小镇片。图作者大宝 另一个秋天去的朋友说,太喜欢弥勒—— “这里有东南亚的慵懒,也有少数民族自己的风格。 东风韵万花筒拍照超出片,怎么拍都好好看。 太平湖公园的美景太治愈,逛一整天都不会累。还可以到湖泉生态园泡温泉,感受本地人悠闲惬意的生活。”
 | 弥勒的公园,很适合漫游。图by 小红书博主 @ENHeng 东风韵、葡萄、温泉,基本组成了小城的画像,安静、温暖,民族风、田园风都有。 弥勒,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昆明西南方向120多公里外。 不仅与佛同名,它的历史,也可追溯到2000多年。 西汉有了关于弥勒的记载。这个名字,出于彝语。因为自唐开始,大量彝族先民从四川、滇西北、贵州等地南迁。 其中一部在首领木勒的率领下,到达今天的弥勒地区。 地随人名,有了“木勒”一称。后随着中原文化的传入,“木勒”与佛教中的“弥勒”佛读音相近。 久而久之,弥勒,便沿袭至今。
 虽和佛教没有直接关系,但弥勒,也可以说,就是今天人们一直在找的“佛系”小城。 这里红酒庄园遍布,万亩葡萄园中,空气弥漫酒香,甜醉了人。 因而又被称为“东方波尔多”,许多红酒庄园,有点法国小乡村的调调。
 最重要的是,来到这里“佛系”躺平,是可以一边晒太阳,一边泡温泉。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弥勒,全年降雨量835.4毫米。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平均气温18.8℃,并且光照充足、霜雪日短。 几乎整个冬季,都能沐浴在北回归线的和煦阳光里。
 | 这座城市的慢生活。图by 小红书博主 @Friday 以及,还有一大过冬神器——温泉。 弥勒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城内城外温泉很多,或山脚、或山腰、或山顶。 有的露天,有的藏于密林。 滚滚泉水,从岩缝喷涌而出,清澈明净,早晨云烟弥漫,如仙境。
 | 弥勒的景色。图by 小红书博主 @Friday 博主Friday推荐了一个泡温泉的地方—— “半山温泉,就在弥勒湖景酒店旁边,住酒店可以无限次泡。50左右一晚含温泉门票(价值150/人),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温泉内呢,有两个大汤池,许多特色沐浴,比如红酒、玫瑰、艾草等等。 泡着温泉,伸手去抓,穿过森林的太阳。这是我理想中的,冬天一日。 “佛”城山中,满是彝族风情 虽然关于弥勒的避雷帖,不少。 理由也大都一致,小城被吐槽游玩体验不多,没有十分出众的自然景观,就连最网红出片的打卡地,也处处透着人为精修后的刻意。 但这些用尽力气去打造的弥勒风情,对于这座小城来说,的确也做到了一鸣惊人。
 | 夏天穿裙子去东风韵小镇,很出片。图by 小红书博主 @TT花花酱 这样的摩洛哥风情城堡大片,相信你一定见过。 红砖堆砌而成的簇生瓦窑,形状神似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红酒瓶,对应着弥勒“东方波尔多”的美名。 这里是弥勒最出名的东风韵艺术小镇。 一栋建筑,带火一座城,其实并不夸张。 很多人为了出片而来,甚至总结出了很绝妙的拍照指南。
 | 夏天穿裙子去东风韵小镇,绝妙的打卡机位。图by 小红书博主 @TT花花酱 博主TT花花酱就在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在夏天的时候,分享了一篇《99%不知道的弥勒东风韵宝藏机位》。 白城堡、艺术馆,每一张都像是走进了宫崎骏的动画。

 | 在东风韵小镇,绝妙的打卡机位。图by 小红书博主 @TT花花酱 大宝也说,东风韵小镇很好拍。 属于普通人的大片,能在这里轻松出。
 | 在东风韵小镇。图by 大宝 尽管是一座人造的新小镇,但小镇内建筑风格,很别致,比如万花筒庄园。 各种“奇葩丑萌”的造型,透着一丝自由和野性,反倒让大家过目不忘。
 | 在东风韵小镇,绝妙的打卡机位。图by 小红书博主 @TT花花酱 它的设计师,刚好就是土生土长的弥勒人,艺术家罗旭。 并非科班出生的他,其实从来没有经过艺术方面的深造,反而进过瓷器厂,参加过建筑队。 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的艺术灵感,最终回到了弥勒的本土特色里。
 不管是万花筒,还是半朵云、印章等建筑聚落,没有用一根钢筋,一颗钉子,连设计图也没有,全凭设计师随心而动。 30万块红砖头,在弥勒平地起。 罗旭曾表示,“它是一个力学的逻辑关系和抽象的造型关系的统一,如果这个不统一,就没有安全性。 就像鸟编自己的巢一样,它一圈一圈的,一块一块的小东西,编织成一个完整的窝形。”
 漫步在小镇,天气好的时候,簇生瓦窑与绿树蓝天相映成趣,还有股异域之风。 有的建筑内部,延续了建筑外部曲线。 用高挑的穹顶开凿出圆形窗洞,引自然光从天而降,空间与光影同行,野生流动的艺术感十足。 而放眼整个小镇,除了建筑,还有小城特有的山水之趣。
 四周环绕着大片的薰衣草及葡萄种植园。 顺应山势,在建筑和山水的相互映照下,面向东方的坐佛意象似乎也在意会当中了。 东方韵出了片。不妨再去一趟可邑小镇。
 它位于弥勒市西三镇中西部,隶属于蚂蚁村委会,已有360多年的历史。 彝族支系阿细人的聚集地,世界十大名曲“阿细跳月”的发源地。 在阿细语中,可邑意为“吉祥如意”。 至今还藏着原汁原味的阿细风情。 小镇藏于森林,需走过蜿蜒的山间道,穿梭于林中,才可抵达。
 阿细人热情好客,一杯迎宾酒,在歌舞声的热烈中下肚。 走进小镇,是随处可见彝族文化的气息。 错落有致、色彩统一的古村落别具一格。 土黄的房屋墙壁上,画着阿细跳月不同年龄段的舞蹈,栩栩如生。 更栩栩如生的,在山上。
 前面提过,弥勒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佛城。 但锦屏山上的这尊弥勒笑佛,却是大有来头。 1999厘米高的镀金大佛端坐在山之巅,大有笑看人间,凡尘皆过客的肆意畅快。 是啊,大肚能容天下事,笑口常开世间颜。 也恰如弥勒,这座云南小城的个性。
 | 东风韵小镇内。图by 小红书博主 @Friday 最后,提及一下弥勒的美食。 所谓“佛”城锅里,亦有个低调的美食王国。 这找吃的首站,自然是市集。
 | 弥勒集市。图by 小红书博主 @小罐西瓜 金瑞山市场,可以赶个早集市,新鲜的蔬果,多种小吃,配合着热闹的人气,能让人满满地回血。 如果喜欢吃牛羊汤锅和毛驴肉,滇东南农贸市场是个很好的选择。 应有尽有的,是佛城商都农贸市场。 此外,在弥勒,吃米线可以6块起步,40元牛肉火锅,更是吃到扶墙走。 尤其是那“8元一碗,超多肉的卤鸡米线”。
 —— 前不久,麦子阿姨突然红了。 “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 这像诗一样的结尾,也是一段南方故事的开头。 她60多岁,来自河南安阳,是个朴实乐观勤劳的农村妇女。 因为在大冰直播间连线,说想看看祖国大好河山,用手里的5000块钱和一辆三轮车,往南走,而受到关注。 大冰建议她5月去海南骑行,那儿温暖。 但麦子阿姨还是说出心底藏了很久的目的地,云南西双版纳。 最后,阿姨已经如愿抵达云南。这场人生出走,如诗如歌。 虽然这个故事,和我们今天要说的弥勒,没有必然联系,但还是想放这段由网友们续写的诗,来做个结尾—— 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 我买个帐篷,往不冷的地方走; 从豫北的村庄,往水稻繁衍的方向出走; 从平原的辽阔,往重峦叠嶂的山陵出走; 从六十岁的遐想往二十六岁的梦想出走…… 祝周末快乐。冬天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