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暑期档爆款,当属《抓娃娃》。
票房已破16亿 , 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50名。
与此同时,爆款自然伴随着诸多争议。
鱼叔已经聊过这部电影,感兴趣的可以回顾()。
后台鱼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观感也差别不小。

但却有一个共识,就是觉得电影对教育问题的探讨不够劲。
既然不够劲,那就找个够劲的。
为此,鱼叔特地扒出一部40年前的老片,豆瓣8.6。
「绝对是冷门神作」
同样是穷人「抓娃娃」,同样涉及中式教育,却大胆锋利许多。
可以说,《抓娃娃》没敢明说的,都在这部里——
《包氏父子》


在《抓娃娃》的讨论里,一位鱼友的留言让鱼叔发散思考。
那就是电影里「穷养」的教育结果算不算成功?

直接来看,或许确实已经符合许多父母眼中的合格标准。
毕竟马继业高考成绩优异,为人子女也孝顺。
像电影里让鱼叔印象深刻的一个情节——买鞋。
沈腾饰演的富豪马成钢,为了给儿子营造全景式的贫困教育环境,顺便培养儿子的孝心,时常刻意地穿着一双破鞋。
他想方设法让儿子心疼,以求他给自己买双新鞋。
为此不惜撕掉鞋底,踉跄之下闹出不少笑话。

当儿子终于把鞋买回来,孝道教育达成。
马成钢得偿所愿,俯视着鞋子感慨儿子必将成才。

但有趣的是,相似的故事发展里,这部《包氏父子》却给出了完全相反的回答。
意图说明,底层教育远没有如此天真温馨。
电影同样用鞋表现家庭穷困,老包在大户人家做了三十年长工。
为了给儿子攒学费,他一身棉袍穿了十五年,更别说鞋了。
棉絮外露沾满灰土,与科长的皮鞋一对比,就能看出二者身份和经济实力的差距。

但如此家境,对儿子包国维的教育却是抓紧不放松。
攒钱借钱也要送他上新式学堂。
即便与其他长工寄住主人家,老包也特地为儿子留足空间收拾出一张书桌供他学习。
端茶奉水任劳任怨,只求孩子能出息成才。

除了读书,儿子生活上的一切要求,老包也都尽力满足。
哪怕自己不吃不穿,都要供孩子吃好穿好。
这份宠爱最直接的表现,也是鞋。
同是穷苦人,大街上像老包一样穿草鞋破布的比比皆是。
包国维的样式布鞋却算得上体面,背后藏着父亲的付出。

如此这般,大概包国维也该如马继业一样孝顺懂事品学兼优?
但电影中,别说体谅,不埋怨就不错了。
他根本不在乎父亲如何, 满眼都是对自己脚下这双鞋的不满。
觉得它们有盖不住的寒酸气,让自己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双比自己更好的鞋就忍不住停下注目。

与同学走在一处,总是低头在意脚上的差别。

到富家子弟家中做客,也偷偷对着镜子里的鞋摇头哀叹。

学跳舞时老是踩脚,别人随口一句「你的鞋不行」更是戳中心事。

贫穷与虚荣相斥又相伴,久而久之,这双鞋简直成了包国维的心魔。
他甚至因此产生幻想,梦中自己成了穿皮鞋的人。
在聚光灯下拥着校花女孩跳起舞来,脚上的鞋子反射着斑斓的光。

于是,别说让包国维心疼孝顺老包。
他反而因贫穷怨恨命运,对父亲难忍刻薄。
平时没有尊称,只是呼来喝去。
大街上相遇,也装不认识。
「你以后不要在路上叫我!」

于是镜头一转,老包走进了鞋店。
进进出出,却不是为了自己。

很快,新皮鞋穿在了包国维脚上。
他在校园中来回踱步,等着校花路过。


同样是「买鞋」,两部电影的走向截然相反。
一个是儿子孝顺爹,一个是爹成全儿子。
前者鞋子的价钱无人在意,只是用来培养孝道的工具。
后者鞋子却带有一种屈辱的痛感,代表着明晃晃的阶级差。

之所以有如此差别,根本原因在于电影里两种贫穷的真实性不同。
说白了,一个是借穷炫富,另一个是真穷。
毕竟富豪装穷是体验生活,穷人却已在生活里水深火热。
这时候再聊回「穷养」问题,会惊觉:
对于真正的底层人来说,穷养不是选择,而是难逃的苦难命运。

于是,电影呈现了一出真正的穷养过程。
也意外在主题上早早粉碎了「寒门出贵子」的教育童话。
事实上,包国维如此在意自己的鞋,就是老包的「教育」结果。

像大多数底层家庭一样,老包本人没上过什么学。
对儿子大多只是「供着」,谈不上教育。
供他吃穿,供他上学,用自己的血肉托举起下一代的未来。
孩子上学没钱,便马不停蹄想尽一切法子凑齐。

包国维早早失去母亲,当爹的更是心疼。
于是生活上有什么要求,不论合理与否也都尽力办到。

但老包没想到,供着供着,真的供出了个不知命穷的「少爷」。
自己越是拼命,儿子反而越变越「坏」。
在家颐使气指,对院里多有帮衬、称得上长辈的长工没有好脸。
在外攀比巴结,不受待见甘当小丑也要粘着富家子弟一同玩耍。

小偷小摸、抽烟喝酒、调戏女孩,学得样样不差。
功课却频频亮红灯,成绩出来就要留级。

甚至,当老包到处求人终于凑齐学费交上。
包国维就很快因为替人打架面临扣押退学,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医疗赔偿。
老包到校当众下跪哭诉,才把儿子领走。

偏偏这时,先前借的学费债主也找上门来。
老包到处求人不得,无计可施。
新年的爆竹声中各家各户喜庆团圆,包氏父子却愁云惨淡。
屋中,父亲泪眼看着儿子,儿子看着那双皮鞋,双双沉默相对。
寒门更冷,望子成龙的念想终于破灭。
吊诡的是,谁都想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电影里,真穷人抓娃娃只抓了一手空。
为了找到这出寒门教育悲剧的原因,很多观众开始归因。
有人觉得,是老包惯子如杀子,终究是溺爱断送了儿子。

或是包国维不识好歹爱慕虚荣,不是你的圈子硬要融。
甚至是老包的朋友们看似和气,实则捧杀。


还有人干脆地将贫穷归为一切的原罪。
「穷人最好别生孩子」

有趣的是,电影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典型的「坏人」。
老包的朋友们虽然同为底层,但一样热心仗义互相照应。
几句宽慰的话,是可以理解的相处之道。


稍有权势者像是老爷太太,也都通情达理。
早年老包带着孩子来,是他们私下通融提供安身之地。

连老包本身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他是府里三十年的老伙计,有固定的收入。
在长工里有一定的话语权,在外也有薄面。
甚至连整体时代背景都是较为开放的。
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穷人也有了上学的机会。

电影似乎在说,明明没有一个坏人,一切何至于此。
但正是如此,恰恰挑明了底层教育问题的复杂性。

教育问题无法单一论之。
个人、家庭、社会多方共同作用。
比起能用金钱构建优越教育环境的富人们,底层教育面对的杂音更多。
而与其说是底层,不如说是大多数普通家境的家庭。
大家都需要考虑如何平衡经济条件与教育之间关系的问题。
以及如何在孩子步入群体生活感受到参差时,引导其建立起健康的世界观,培养出自尊与人格。
或是是否、又如何转变望子成龙、养儿防老这样的中式教育理念。

甚至在这一切之前,父母如何意识到自身局限加以教育截断。
比如包国维对底层之下的底层,冷漠面对,在老包身上也常常得见。
而老包又是这以貌取人、拜高踩低的社会风气下的一员。
教育在不自知下,已经在进行。






相似的问题在如今依然值得探讨。
就像去年,「斯丹康头油」梗还在短视频平台翻红。
电影里,包国维去富人子弟同学家做客,得知他用斯丹康头油。

不仅当场打扮起来,回家还让老包去买。
但家里哪有那个闲钱。
于是老包又是在发廊讨,又是偷偷藏起主人家的头油。
来来回回到底没有满足儿子的要求,得到一通训斥。

现实里,也仍有很多家庭不知如何应对孩子成长中被影响产生的虚荣与攀比欲望。
意识不到贫穷可以磨砺人,但也挝折考验人的心性。
可偏偏呈现真实底层教育困境的作品太少,导致风向逐渐演变成对底层人的单纯嘲讽。
所有问题被归咎于「贫穷」,再次上演将经济水平与道德水平挂钩的底层人污名戏码。


这么一比,回归富 二代生活以解决教育与人生困境的结局确实更加轻松。
但笑声之后,不知有多少孩子在漫长的屈辱与自责中艰难成长。
又有多少父母像老包一样无言无助,不知何处求问。





全文完。
助理编辑: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