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4-03-17 07:45 |
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我回了一趟湖南老家。 自带魔法攻击的寒风依旧直击骨髓, 没有省服护体仿佛就无法生存; 烟花的硫磺味每一天都营造出战争现场的错觉, “爆竹声中一岁除”的熟悉年味终于被寻回。
 小城之冬,分外热闹, 觥筹交错之间,乡愁终于寻到地方安放。 “假期尾声准备去你老家玩几天,有什么推荐?” 离开故乡十余年,很多情愫已经被尘封在心底, 可当广东友人发来一句话, 死去的记忆又开始攻击我。
 我的故乡,位于五岭地区, 是湘赣粤交汇处的 湖南“南大门”, 也是高铁一个半小时直抵珠三角的“粤港澳后花园”, 此外还有着 “福城”、“有色金属之乡”、“休闲之都” 等标签。 郴州(念一声chen,不是彬!!!)。
 △郴州城区俯瞰 在古代是蛮荒的流放之地, 韩愈、秦观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由于山水氤氲之间容易滋生瘴气, 素有 “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 的说法。
 到了今天,随着交通和网络不断发展, 郴州终于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小透明, 而是成了 广东人最爱前往的休闲目的地之一。
 每到节假日,朋友圈几乎总会看到朋友发出“小东江”的定位, 带着诗情画意的“雾漫小东江”仿佛已经成为网红, 去年冬天,莽山又作为“广东人最近的雾凇观赏点”在小红书刷屏。
 △莽山的冬天 只是小东江和莽山不过是郴州旅游资源的冰山一角, 这里还有飞天山、高椅岭奇绝的地貌, 有仰天湖雄壮开阔的大草原, 有苏仙岭“天下第十八福地”的悠然韵味, 有一众古村在岁月洗礼下留下的沧桑痕迹, 也有冬日里一泡温泉赶走疲惫,带来片刻惬意……

 在我看来,郴州总是如此独一无二, 就像那专属于它的汉字——“郴”, 秦时在小篆中由“林”与“邑”结合而成, 似乎也道尽了郴州的特点。
 今天,我就想以本地人的视角说说郴州, 说这里的山水画卷,这里的人文情怀, 这里的人与景,以及这座城市的性格。 01 郴江幸自绕郴山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诗句不是我说的,是秦观秦少游说的。 颇具韵味的 《踏莎行·郴州旅馆》被刻在市区苏仙岭的三绝碑上, 秦观的词,苏轼的跋和米芾的字,便是郴州市民津津乐道的文化瑰宝。
 △郴州苏仙岭的三绝碑 一千年前,被贬谪到郴州的秦少游挥毫泼墨写下名篇,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便成了我自小对林中之城的想象。 如今看来,“雾”和“水”确实是郴州鲜明的特征, 而让二者结合的,是那让游客们趋之若鹜的“雾漫小东江”。
 犹记得十余年前我第一次跟随父母前往小东江, 周末下班放学后驱车下榻当地人家的民宿, 酒足饭饱就着蛐蛐的鸣叫写《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入夜一家人在农家榻榻米上酣然入睡, 清晨又在雾气弥漫中苏醒,节奏之慢让人着迷。
 当年小东江还没有声名鹊起,江中撒网人并非“网红”, 游人不会用长枪短炮伺候,只有寄情山水的放空之感, 一叶扁舟在雾气弥漫的江中驶出, 舟中村民渔网一撒,斗笠蓑衣,雾气弥漫, 跃然眼前的只是渔樵耕读的古典山水画。
 他们每天都会重复这样的动作十余次, 却不曾捕走一条鱼。 或许是不忍破坏记忆深处的这一抹诗意, 自从“雾漫小东江”成为网红之后, 我就不曾再去寻找少年时拥有过的感觉。
 但,对故乡之水的眷恋是不曾停歇的, 即便不去小东江,东江湖还是有很多醉人景色。 这个1986年才合闸蓄水的人工湖, 看起来却像是罗霄山脉和南岭合围而成, 雄山、秀水、奇石、幽洞、岛屿、漂流融为一体, 无缝衔接进了郴州的山水之中。
 “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 喝着东江湖水长大的我对这里有着特别的眷恋, 湖中兜率岩中的钟乳溶洞五光十色, 湖边的东江鱼同样诱人, 作为吃货,我还时常和友人驱车前往东江湖周遭, 只为吃一条鲜嫩可口的淡水三文鱼。 如果要问我这个本地人印象最深刻的“水”, 则必须是东江湖的白廊景区。
 白云青山,皆倒映于碧蓝湖水之中, 水天一色之中,有零星的岛屿将画面点缀, 甚至连呼吸的空气都有些世外桃源的独特。 五年前婚礼之时,一众广东基友包车来到郴州, 大家自驾前往白廊的环湖公路, 当即被眼前浑然天成的自然绝境迷恋。
 △在白廊拍照的基友 他们虽看过万水千山,却唯独对白廊的蓝天绿水恋恋不忘, 时刻催促我组织大家故地重游。 如今白廊在小红书也成了网红, 诸如“郴州小洱海”、“湖南马尔代夫”的描述比比皆是, 但在我看来,白廊是兀自特别的。
 面朝青山绿水眺目远望, 远离尘嚣的环境足够让人放下身躯的疲惫和沉重的压力。 后来,我又和家人一同驱车前往白廊度假, 农家腊酒飘香,阳光肆意倾洒, 时光如此缓慢,以至于让人有可以肆意浪费的错觉。
 妻子在湖边的浪漫花丛中拍照, 让我突然就理解了秦观一句此所描绘的景致。 “山无数,乱红如雨。”——如果要为郴州文旅代言,少游真是堪称大使。
 而在他之前的三百年, 另一位大家韩愈也留下了对郴州之水的体会, 他在一首描绘春日叉鱼活动的诗中写道: “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 本来因为被贬而心情不佳的韩愈, 竟也“脍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 可见郴州之闲适,是从古延续至今的。
 不分春夏秋冬,及时行乐是郴州人的鲜明特征, 每到寒冬,他们会在市郊的龙女温泉、天堂温泉洗去生活的嘈杂, 若是兴致足够,甚至会专程开车到汝城县, 只为享受那里的 “华南养生第一泉”。
 由此可见,郴州之水不仅让我的基友们恋恋不忘, 就连本地人也沉醉于这自然的馈赠之中。 02 无寸土不丽,无一山不齐 “无寸土不丽,无一山不齐。” 小标题的这句话当然也不是我说的, 而是周游大半个中国的 徐霞客 用来描述郴州的。
 △在郴州周边县城的山野里,吃农家乐,喝农家酒 中国人的意象里,山水似乎总是结合在一起的, 自然对郴州的厚爱也不止于水,还在于山。 郴州山林众多,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的就有8个,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位于宜章县的莽山。
 莽山以林海莽莽,蟒蛇出没而得名, 坐拥6000公顷的原始森林,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 这里的烙铁头蛇比熊猫还珍贵,南方红豆杉同样稀少, 因此极具生态和科研价值。
 但对于游人来说,最在意的还是“惬意”二字。 由于接近北回归线,莽山是中国有冬季的最南端地区之一, 深处山中仿佛置身天然空调,夏季气温比广州低上近十度, 每到夏天,无论本地人和外地人都纷纷拖家带口, 躲到莽山和南方红豆杉相伴,听听黄腹角雉的鸣啼。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蝉鸣冬有雪, 莽山简直汇聚了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以及张家界之俊秀。 如今,随着五指峰的摩天轮电梯开通, 冬天的莽山更成了“南方小土豆”的宠儿, 在这里不用奔波到北方甚至不用爬山, 就能感受雾凇的风采。
 乘着电梯扶摇直上,窗外就是雪山之壮美, 这大概是每个岭南孩子都难以抗拒的诱惑。 当然,作为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郴州的山绝不止莽山这一种。
 △郴州市临武县的农村里,随手拍下远处群山 巧夺天工的飞天山, 丹霞奇景令人词穷, 遥望远处山峦似美人沉睡, 沉船游过还能仰望悬崖上的悬棺, 难怪连见过万千山水的徐霞客也赞不绝口。
 至于高椅岭,简直就是被上帝遗忘的地方, 这里的丹霞有的像龙、有的像蜥蜴、有的像乌龟, 静静地趴在水面上,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要去何方。
 在其上行走犹如跨越龙脊, 加上那红岩绿水的造景, 堪称户外爱好者的天堂。
 而说到户外,仰天湖草原不能被遗忘, 它是第四纪冰川期馈赠的一个死火山口和周边的泉水形成的淡水湖泊, 就像 “地球上的一滴眼泪” 落在群山之上。
 茂盛的原始森林将大草原围成一个世外桃源,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也能在南方呈现, 呼伦贝尔的雄浑与日式小清新竟可以汇聚一堂。
 说起来,飞天山、高椅岭和仰天湖都是我少年时代的记忆, 成年后光顾更多的,其实是市区的苏仙岭, 毕竟对中国传统文化痴迷的我,对“文脉”更加没有抵抗力。 “山不在高,有龙则灵。” 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的苏仙岭虽然没有龙, 却有着白鹿洞的传说和名人的足迹。
 秦观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脍炙人口, 张学良还在山顶的软禁地留下“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豪迈之语, 今天的苏仙岭早已变得更接地气, 成了本地市民最爱去的徒步地点之一, 也是少年少女约会的地点。 曾经的我将环山公路幻想成秋名山, 也趁着年少气盛一口气登顶俯瞰城区景象, 半山腰的石头亭搭配石板路显得曲径通幽, 青春期的浪漫想象仿佛就隐匿于这深山之中。
 如今我已不是少年,返乡路上途径苏仙岭, 只剩下一丝模糊的感慨, 直到这次返郴听到同龄的出租车司机一番话, 记忆才逐渐变得清晰。 他说: “苏仙岭啊,早就免费啦。现在克(去)滴人,不就是为了恰(吃)一碗夏天的凉粉和夏天的酸萝卜么?”
 △苏仙岭上的凉粉与酸萝卜,一吃就是20年 郴州DNA就此涌动, 原来,乡愁总是无孔不入, 我并非遗忘了郴州, 只是在以另一种思念它。 03 山水画卷,郴州相见 在外的郴州人最能感受这座城市的变与不变。 与十多年前相比,这里的商场多了许多, 几个知名的景区也终于开始打响名气, 但不变的,是依旧寒冷的冬天,人手一件的省服, 和整个城市悠然、闲适又热衷美食的氛围。
 于是,在和朋友介绍完郴州“必打卡”的景点之后, 我又补上了一句:“其实,最美的景点,在无意之间。”
 △在郴州郊区漫无目的地驱车旅行,拍下的路人和奔跑的牛 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 妻子怀孕之时,我总是驱车带她到郊区探寻隐秘的角落, 阳山古村的阳光让时光停滞,路上的乡野风光分外醉人。
 偶尔遇见一片花丛,那就停车定格几张, 在郊区的和平村,和嬉戏的孩童一番互动, 也能找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体验。
 △郴州郊区,偶遇一片花地 爷爷奶奶逐渐老去, 我最多每隔半年就会回到县城的老家, 开着车带老人前往群山中的瑶族村落, 或到儿时的山丘上俯瞰小城。
 一不小心就能邂逅归园田居般的景致, 沿途的乡村小道更是处处风景, 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河边游泳的纯粹, 连羊肠小道般的路途都变成了享受。
 △在郴州郊区自驾,是让我最为享受的事情 确实,郴州自然风景奇绝, 下辖的一区八县都能发掘出隐藏宝藏, 只是无论是风光还是美食, 与湘北一众城市相比都显得低调。
 △和妻子打卡的村落,并非旅游景点,但风景迷人 每到周末,郴州人都会放下“霸得蛮”的外衣, 到山清水秀中去追寻—— 春天的油菜花,夏天山中的漂流与避暑; 秋天的草原徒步,冬天的温泉与雾凇……
 放空完毕,再来一点地道风味, 无论是东江鱼、临武鸭、桂东黄糍粑, 还是桂阳坛子肉、永兴冰糖橙、栖凤渡鱼粉、烧鸡公, 总有一款能够刺激味蕾, 也寄托着郴州人的乡愁。
 去年,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郴州举办, 关于郴州的文旅宣传片在我的朋友圈刷屏, 我既为故乡的文旅发力感到高兴, 又担心潜在的网红效应浸染了那单纯的美好。 就像大树下的鱼粉和三完小的臭豆腐, 最后都渐渐失去了曾经的味道。 是啊,远行的游子无论走出再远, 乡愁与羁绊总是如影随形, 比如我在广州每每被打着“白露塘杀猪粉”招牌的店“欺骗”, 下一次看到新店开张依旧义会无反顾地走进去。 抑或我时常放弃高铁摇摇晃晃坐四个小时绿皮火车, 只为经过一中时那“回家的感觉”和火车站旁的一碗鱼粉。
 广州的CBD熬不出郴州凌晨四点就起炖的粉汤香气, 宣传片里的镜头比不过目之所及带来的闲适心境, 美好的东西总是要亲身体会。 于是这一次回家,在郴州街头吃着热乎乎油糍粑的那一刻, 万般情绪涌上心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