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3-08-02 08:26 |
恶心、呕吐、乏力、腹胀、胃口差、拉肚子……最近肠胃出现问题的人特别多!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肠道门诊主任说:“各大医院夏季开设肠道门诊,就是因为肠胃病在这个季节高发。”
 夏季气温升高,食欲下降,胃肠功能较弱,饮食上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 较为常见的有感染性腹泻、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 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虽好发于春秋季,但夏季过度熬夜、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量饮酒等也易导致发病。
 要想肠胃不遭殃,这些禁忌和预防都得好好了解——
 吃东西不可太杂,是远离急性肠胃炎的一大注意事项。 天一热,很多人都喜欢晚上撸个串、涮个锅,这就会吃到许多种类的事物。 属性不一的食物进入胃部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容易造成脾胃功能紊乱,增加整个消化系统的负担。 另外,人们吃烧烤的时候往往会大量饮酒,短时间内摄入大量不易消化的烧烤食物和酒精,也会导致胰腺不堪重负而“崩溃”。

 夏天的冰镇西瓜,消暑降温,清甜爽口,简直是人间美味。 吃不完就盖上保鲜膜放进冰箱,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冰爽又解渴!
 夏日炎炎,许多人都会选择把西瓜放进冰箱,觉得冰镇一下口感更好,吃不完还能继续“保鲜”。 殊不知,这里存在着巨大的健康隐患!
 △节选自《楚天都市报》报道内容 安徽卫视的《谣言终结者》栏目组,做过现场测试—— 将半颗切开的西瓜放入冰箱中冷藏24小时,最终取出的西瓜细菌检测值高达906052RLU,也就是90万! 这样的西瓜入口后,轻则腹泻、呕吐,严重还会引起食物中毒,威胁生命健康!
 盛夏时节,各种致病性细菌的繁殖速度快,食物容易腐烂变质。 很多人习惯于把冰箱视作食品的“保险箱”,几乎把所有的菜品饮品都储存在冰箱中。 然而,食物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久,各类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就会在湿冷的环境中滋生。 要是生熟混放,不光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细菌变异,人要是吃了,分分钟食物中毒!

 夏天天气炎热,大家都喜欢吃些凉性食物或者冷饮来解暑。 但若人体所接纳的“凉”超过自身脾胃的适应能力,就会解暑不成反成致病。 造成消化道血管收缩,致使胃壁黏膜呈缺血状态,影响消化功能,引发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而且大量冷食入口后,咽喉黏膜遇冷收缩,抵抗力降低,使潜伏在咽喉部的细菌乘虚而入,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不只是冰镇食物,过多吃生食,也极有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除此之外还有—— 你每天常做的这5件事,都是在毁肠胃! 扫码听听营养师怎么说
 知道了哪些不要做,想要打赢这场保“胃”战,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一、冰箱中冷藏菜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取出食用时一定要加热透。剩菜最好不隔夜,应在5-6个小时吃完。米饭、面条等富含淀粉丰富的食物,最好在4小时内吃完。 二、拌好的凉菜不要放入冰箱冷藏一阵再吃,凉菜冷藏后虽然爽口,但却会刺激胃肠道,不利于健康。如果冰箱久未清洁,凉菜还有可能会沾染上细菌。 三、不要立即饮用从冰箱内取出的饮料,应在室温条件下放置30分钟后再喝。 四、水果最好随洗随吃,洗后在冰箱内放置两小时以上再食用时,应再次清洗。
 此外,肠胃不好的人,在夏天养好肠胃,还可以多吃这4种食物,健脾养胃、食疗效果好——
 粗粮、蔬菜、坚果这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排便,缓解便秘,有助肠道健康。
 裙带菜含有高膳食纤维、高蛋白,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 海白菜富含镁、钙、碘等微量元素,还含有海藻胶等可溶性膳食纤维。 石花菜的植物胶含量很高,在肠道中能吸水膨润,对缓解便秘很有好处。
 西兰花、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一种叫异硫氰酸酯的植物化学物质,能帮助人体清除肠道垃圾。 不过,为避免这类蔬菜的营养物质被破坏,建议不要长时间烹饪。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细菌群落数量达到40万亿,人体70%的免疫能力来自于此。 肠道菌群又可分为有益菌(又称为益生菌)和有害菌,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之间是相互平衡的,进而维持着肠道内免疫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但受到年纪增长,肠胃功能运转减弱、不良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滥用抗生素等等因素影响,肠道中的有益菌数量衰减,有害菌抓住机会大量繁殖,肠道菌群平衡被打破…… 随之带来免疫力下降、炎症性肠病、肥胖症、神经系统疾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亦指出:肠道微生态失衡已成为全球化问题。人类95%以上的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衡,胃肠抵抗力下降有关。
 因此,科学补充益生菌,让肠道菌群恢复到平衡状态,建立以益生菌为主的肠道环境,在维护肠道健康、促进营养吸收、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看菌株数 人体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环境,细菌和菌株数量超过我们想象,大家协同作用,来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补充单一菌株或少于3种的菌株,效果实在有限。另外许多商家只给出菌种名称,但没有具体菌株号的信息,如果始终无法找到具体的菌株号信息,则不建议选择该款益生菌。 结论:多菌株≥单一菌株;每一种菌株都必须标明菌株号。 二、看活菌量 我们用于日常补充,或者有一些小的不适,每天至少应摄入5亿~100亿个益生菌。 如果希望调节菌群平衡,作用到由菌群失衡带来的不适,每天需要摄入的益生菌量将会更大,购买时要主要查看产品说明的益生菌数量。 三、看加工工艺 益生菌活性损耗主要在生产过程、存储运输过程、食用后达到肠道的过程,这3个地方。好的益生菌都有采用各种工艺来避免这种损耗。
 四、看过敏原信息 一般来说,过敏比较常见的麦麸、乳制品、蛋白等成分在包装上都会有提示。 但也要格外注意糊精、黄原胶、酵母提取物这些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可能会引起症状,特别是对于已经存在消化问题的人群。 五、看其他成分 关于其他成分,最主要看的是有没有添加益生元,以及有没有有害添加剂。 益生元,通俗点说,它是益生菌的食物。只有让益生菌“吃饱喝足”了,才能去和身体里的有害菌做斗争。 所以,在挑选益生菌的时候,要关注下产品成分表里是否添加有益生元,如果有,可是一个大大的加分项。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有害添加剂了,尤其是儿童款的益生菌,很多商家为了吸引儿童的注意,在颜色、口感、外形上下足了功夫,在这个过程中,还添加了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样的益生菌可能是不建议选择的。 最后,如果肠胃问题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最好做一次专业的胃肠功能检测,然后依据检测结果做相关调养,包括补充功能性营养素,比如消化酶类、益生菌类、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品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