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3-07-18 07:27 |
家住宁波鄞州区的60岁李老伯至今仍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跑步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可为何却成了他哮喘病发作的罪魁祸首,更可怕的是被送进ICU抢救。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起来看看。 碰到感冒还去跑,结果出事了 李老伯是一个跑步运动爱好者,每天坚持至少跑两公里。这一爱好一直坚持了2年。 “2年前我得了哮喘病,医生曾叮嘱我出院后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体质好了,才不容易生病……”自那以后,李老伯就开始每天坚持跑步。 “这跑步还真见效,这两年我的哮喘病都没发作过。”几天前,李老伯像往常一样去跑步,结果跑完后感觉比平时累。 “我那几天恰好又有点感冒,以为跑跑步出出汗感冒会好得快,也没当回事,谁料半夜突然感觉呼吸越来越费力,喘的厉害……”李老伯这才着了急,在家人的陪伴下凌晨两点多赶往当地医院急诊科救治。
 急诊科医生一看李老伯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嘴唇发绀、不能平躺,赶紧请ICU医生会诊,ICU医生赶到现场时发现李老伯呼吸已经很费力,凭借经验和家人对病史的描述,初步判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当即转往ICU进行紧急无创呼吸机应用。联合治疗哮喘的药物应用后,李老伯的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现已脱离生命危险。 身体不适时,不应这样做 “我当时就感觉自己虽然大口大口地呼吸,但仍感觉氧气不够,感觉自己就快不行了,所幸的是医生把我给救活了,而且让我好得这么快,真是太感谢了。”脱离生命危险的李老伯拉着医生的手不停言谢。 据李老伯的接诊医生分析,导致李老伯这次哮喘病发作的主要诱因是因其感冒后还进行剧烈运动。她介绍,生病的时候身体虚弱无力,抵抗力变差,此时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让机体有更好的条件恢复正常状态,配合适当饮水,保证足够的睡眠,注意房间通风,不能过度劳累和大量运动。
 锻炼时,体内产热速度加快,代谢旺盛,势必造成体温升高,进而加重病情,严重的还会像李老伯这样让原有疾病复发,甚至危及生命。
 “运动疗法”很危险 医生说,之前她还接诊过在感冒期间剧烈运动导致心肌炎,尤其是不少年轻人自视身体好,感冒后常以工作繁忙、学业紧张为由,出现严重症状也硬撑,有的甚至还在患病期间坚持锻炼,搞所谓的“运动疗法”。 这样会增加心、肺等系统负担,招致危险。她提醒,感冒后若出现胸闷、心慌、乏力、恶心、头晕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锻炼身体成了不少人的必修课,运动热情固然是值得肯定,然而,因运动不当造成的伤害也不容忽视。运动损伤、“酱油尿”、甚至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这都是因为踩中了本可避免的运动“雷区”! 误区: 运动出汗治感冒? “有些人以为运动后出身汗对治愈感冒有好处。其实这个认识有误。” 专业医师不建议感冒后运动,认为运动会对机体和心脏造成负担,甚至诱发心肌炎、加重病情,不可不防。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说,普通健康人在没有运动底子的前提下,平时很少参加锻炼,如果突然进行大强度的运动,容易产生“运动应激综合征”,其中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运动性猝死。 建议: 长期缺乏锻炼者 健身前最好先做体检 另外,交感神经剧烈兴奋、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充水和功能饮料导致电解质紊乱、处于感冒等炎症感染期、过度疲劳、运动前饮食不当,这些都可能导致运动应激综合征。
 只要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可以发现这些诱发猝死的隐匿性因素的。长期缺乏锻炼、有一定基础疾病的人士,应在开始运动计划前到医院体检,主要是做以心肺功能为主的体检,最好再做一个“心电运动负荷实验”,这个实验可以帮助诊断受测者是否患有隐匿性心脏病。 老年人健身要量力而行 专家提醒,中老年人健身切记量力而行。老年人不宜做张力性运动,比如挑战身体极限式的猛烈扭头转腰、仰卧起坐、弯腰够脚面、器械健身、举重、跑马拉松等,对抗性的打篮球、踢足球等也不利于保护身体。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多走路不仅可以减低胆固醇,而且有助于降血压。步速要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每天步行半小时至1小时,强度因体质而异,一般以微微出汗为宜。
 此外,如果你身边有以下几类人,记得要提醒他们,进行锻炼时务必小心谨慎…… ①既往有心脏病的患者。 ②感冒未愈者。感冒病毒会引起心肌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导致猝死。感冒后1-3周内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浮肿或晕厥一定要看心内科。 ③高血压或心律不齐的人。超负荷的运动容易导致血压急升和心律失常。
 ④糖尿病人。超负荷运动容易诱发低血糖,而且糖尿病人也常常合并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⑤肥胖者。肥胖人士部分伴有代谢障碍。
 ⑥未经系统训练和平时体质较差的人群。过大运动量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引发意外。 ⑦年纪过大的老人。 这几招助你避免运动伤害 1.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和运动场所。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合适的鞋袜,带足饮用水。如要进行户外运动,注意避免严重的雾霾、炎热、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和凹凸不平的路面,可视情况备好帽子、墨镜、手电筒等。 2.合理安排热身训练。锻炼前充分拉伸肌肉、活动关节。平日多加强下肢肌肉训练,强壮的股四头肌能够对膝关节提供相应的保护,靠墙静蹲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练习方法。
 3.选对运动时机。中午和进餐过饱时不宜运动,一般选择饭后半小时后进行步行运动,切忌带伤带病运动。晨运开始时应先进行缓走,高血压患者不适合晨练。 4.运动量要合理。有条件的可以多项训练切换进行,避免某处肌肉过度锻炼造成损伤。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身体不适时要暂停或减少运动量,有基础疾患者要咨询医生意见进行锻炼。
 5.警惕运动期间身体发出的“警报”。如出现以下症状必须停上运动:胸闷伴随绞痛、呼吸困难、疲劳、恶心、眩晕、头痛、四肢剧痛、关节(包括足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疼痛、两腿无力,行走困难、脉搏显著加快,心悸、心慌。 6.运动后的调整也很重要。运动后注意拉伸,不要蹲坐休息和骤降体温,也不要立即吃饭和贪喝冷饮,可依据运动强度适当补充水分和蛋白质。 合理运动 让自己更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