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2-09-01 07:21 |
铮铮英雄意,暖暖烟火气。千万别和重庆人吃饭,因为他们还会叫上云贵川三兄弟。
西南F4一出手,美食盛宴开席,定让你吃到眼冒泪花,佩服到五体投地。 “胜利啦!” 8月25日夜,重庆缙云山上响起阵阵欢呼。 多日蔓延的山火终于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刻灯光战胜了火光,平凡造就了奇迹。烟尘弄脏了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脸,却让我们看见了他们勇敢的心。
 图片|微博 © “西瓜,接着!”“开门,不收不让走!” 8月28日,重庆人民手举红旗自发欢送灭火英雄,尽管消防员友善婉拒,还是被豪横投喂水果、火锅底料、土鸡蛋…… 家里有啥拿啥,没端火锅是重庆人最后的克制。
 ▲据说为了让英雄们收下,还有人喊着“这不是一针一线,这是西瓜!”(图片|湖北新闻 ©) 老伯送上手写信,小朋友送上洋娃娃…… 人们一步一步追着、送着,就连皮卡后视镜都挂上了棒棒糖,可爱又感人。


 ▲皮卡:最终还是我承担了所有(图片|罗嘎嘎GAGA ©) 以 云南 森林消防队为核心力量,结合气象局预测风向,“以火灭火”控制火势,再加上 甘肃、四川、贵州 等多个救援队星夜驰援, 重庆 消防员、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才有了如今的胜利。 重庆网友直呼“好牛!太厉害了”的同时,更在评论区“以食会友”—— 甘肃就像“小心甘”,有一起吃洋芋的交情; 西南F4“云贵川渝,折耳根下发过誓,团结一致渡难关”, 据说发誓时还有七彩小人伴舞,都是折耳根的知音。
 图片|图虫创意 © 一座重庆城,嘿多好心人 。困难时,战士与人民双向奔赴;平安后,更欢迎各地朋友来重庆与大西南的美食双向奔赴 —— “重庆人带火锅底料,四川人带牛肉小酥肉,云南人负责带菌子,贵州人带茅台”,一桌多样盛宴,务必吃好喝好。
 图片|Chester ©
 要了解西南口味,一定离不开折耳根。 对西南人来说,它堪比灵丹秘药,让一切美味有了灵魂。 重庆人爱它, 爱到把田埂挖塌, 凉拌一盘能下三碗饭 ,根茎叶片全给吃完;

 图片1|图虫创意 © 图片2|美味从心开始 © 四川人爱它,光是闻到就会嘴馋, 爱到整把放入火锅涮 , 叶子拿去煮稀饭; 云南人爱它,爱到烧烤切小段, 腊肉炒熟后,千金也不换;
 图片|薄荷糖的味道 © 贵州人爱它,爱到 一年吃掉20万吨! 当作 蘸水 ,放入 豆腐果 ,丢进 羊肉汤 ,卷入 丝娃娃 ……折耳根在贵州永远不缺吃法,甚至连 折耳根酸奶、柠檬茶 ,都在为贵州人的口福增砖添瓦。

 图片|《早餐中国》《风味原产地·贵阳》©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云贵川渝对折耳根的向往。 甚至连网传的《西南F4公约》里,都将折耳根放在重要位置

 图片|微博 © 也许西南F4,偶尔会因为谁占C位而“掐架”,但是他们在折耳根面前,闭着眼也能达成统一。无他,唯知音也。 就像黄桃罐头会保佑每个在外的东北孩子,折耳根不论生熟粑脆,都会保佑每个在外的西南娃,从头安逸到脚。
 图片|小袁不熬夜 ©
 曾听个云南朋友说, 在本地见过不少川A、渝A的车牌,和贵州兄弟也一向“联名”提及, 他在外地遇见川渝贵的人,都有种莫名的亲近。 见面一聊,堪比老乡,上桌点菜也能吃到一起去。 其实仔细一看,你会发现F4的菜单里确实有点东西。 命中注定的缘分,是如此妙不可言,他们不但 吃得像,更吃得香,将相似的美食玩出了不同的花样。
 图片|一口田田 ©
 如果要提名除了折耳根以外的第二个本命, 花椒和海椒一定是西南人的命中注定。 带着独特麻香的花椒,个头微小却威力巨大。 它可榨油、可炒菜、可炸香、可酿酒。 轻巧撒上一把,就足以承包 川菜的麻香,重庆小面的鲜香,贵州炒饭的回味和云南米线的独有风味。

 图片2|橘子jetti © 在云贵川渝随便挑一家馆子坐下,花椒永远不会缺席。 当你的唇舌,开始沉醉于那流窜在口腔的细微麻意,恭喜你,你离吃懂西南风味又进了一步。 如果说西南F4对花椒的爱,尚未展露的太明显,那么他们对辣椒的青睐,无疑于当面告白。 在车马不畅,物资封闭的年代,以辣椒代盐,是大西南的风味密码。 而这也造就了西南吃辣地图的四处开花。
 图片|白石不可 © 云南和贵州因酸辣而汇聚,汤锅里可以放辣椒,炒菜里也可以放辣椒, 最合拍的要属烧烤,那洒满了辣椒面的肉串蔬菜,“烫”得舌尖微卷,却让人吃得喜笑颜开。 而隔壁相爱相杀的川渝,一个辣得油润红亮,一个辣得劲爽火爆。从遍地开店的火锅,到大街小巷的串串、小吃,分不出谁高谁低,但都好吃到眼神迷离。 在西南,没有辣椒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 它就像西南人的生命之源,欲望之火。如果三餐皆未吃辣,那相当于一天都白活了。
 图片|Kuujira©
 作为一个地道的西南人,青春献给小酒桌几乎是必然。 当灵魂微妙的与酒精缠绵,人生就走入了微醺时间。 好山好水产好酒,嗜辣的西南人,一边赏尽山水胜色,一边在酒桌笑谈风云,也是快哉。 重庆人爱喝一瓶山城啤酒,苦味儿淡,冰一下配火锅入口,舒爽非常;云南人会开一瓶风花雪月,带着文艺的调性,醉卧大理风光;
 图片 |游客八号© 四川人哐哐搬出川酒六朵金花——泸州老窖、郎酒、五粮液、剑南春、舍得、水井坊,热情邀请爱酒之人来尝。 花样川菜配川酒,不输牌面,阵势得当。 直到贵州人缓缓出场, 一瓶 茅台, 足以震慑八方。 在西南,人们能侃能喝,不怕喝不过瘾,就怕酒不够喝。
 图片 |我是王小锐 ©
 大西南,更是小吃天堂。 不论云贵川渝,任选其一,都能够吃到扶墙。 川渝的花样冰粉,贵州的多彩冰浆,云南的椰浆泡鲁达,香甜冰润,从舌尖清凉到肺腑。
 图片 |吃不饱的小胖 © 喜欢吃豆花的人,到了这里也绝不会孤独。川渝的辣豆花,贵州的豆花面,云南的豆粉,总有一种讨你喜欢。 但覆盖率最广的,还要数其貌不扬的土豆。 在西南乃至甘肃,它都被当作是洋芋宝,街头巷尾,鲜香萦绕。 它是贵州人的百变美味—— 从烙锅,到蛋包, 再到 洋芋粑粑、洋芋坨坨、洋芋丝丝……烙烤煎炸,酥脆掉渣。

 图片1 |《寻味贵阳》 © 图片2 |吃排骨面吗 © 听到叠音词,川渝人的DNA动了。 所谓“洋芋美味是一家,吃吃喝喝不分家”。 四川人端上鲜香软糯的 凉山乌洋芋 ,配着坨坨肉,再来一份 锅巴洋芋 ,麻辣过瘾,让人口水直流;
 图片 |ToTm © 重庆人拿出 万州狼牙土豆 PK,再用洋芋打底,做道粉蒸肉,丁家坡买份 洋芋片 ,回家还可以做一道 洋芋饭 练练手;
 图片 |清清超爱吃 © 云南人不甘示弱,将洋芋煮熟捣泥,下锅翻炒出香,酸辣爽麻,得名 “老奶洋芋” ;再挑几个“天选之芋”烤制, 配着稀豆粉下肚,爽口到销魂。 贵川渝云,用百变洋芋造一个美食“芋”宙,爱洋芋的人到了这里,随便将洋芋吃个尽兴。

 图片 1|吃货Su的日记 © 图片 2|Cherish-七月 ©
 西南这个地方,实在太过神奇。 哪怕不提因不吃折耳根而被“开除”出去的西藏,单独拎出我们西南F4,在多元地理分布上也是所向披靡—— 以山地高原为主的云南,步步是风景,高低不同样。云南人不光能感受多民族的饮食民俗,更能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变幻中,滋养出最自在的灵魂;
 图片 |益一 © 从中部向周围倾斜的 贵州 ,山地大省,雨量充沛。贵州人 在高山险峰间体会征服的快感 ,更举起辛辣的白酒,大口吃肉,肆意而畅快;
 图片 |凌子记 © 集合山地高原平原和盆地的 四川 ,历经千险。但四川人豁达乐观,勇往直前。他们吃得辣,也吃得甜,会品茶,也拼得了酒。在市井烟火与麻将声里, 活得简单巴适;

 图片1 |andrew © 图片2 |helloBVM © 多的是坡坡坎坎,看不够的江陵绝色,这里是 重庆 。自带江湖气的重庆人,敢爱敢恨,脾气火爆却讲义气。那些错叠于重庆各处的阶梯,穿梭不息的轨道,五花八门的美味,共同承载了 重庆人的真实与奋进,骨子里的血性与勇气。

 图片1 |The-Image-Bank © 图片2 |张想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同样养一方水土。 云贵川渝的人们,克服了地势的跌宕,也敢于直面人生的起伏。 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着顽强的生命力,在西南团结互助,于人间温情相拥。 而温情总会吸引温情,西南一家亲的背后,更是中国一家亲。 此次重庆的山火,牵动各地的心。缙云山对于北碚很重要,北碚对于重庆很重要,而重庆对于中国也很重要。
 图片 |图虫创意 © 除了 重庆本地,云南、甘肃、四川、贵州 外,还有 陕西、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广东 等多地奔赴增援,输送人力与物资。 全中国各地汇聚而来的“逆行力量”,众志成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那就一代人建一代人的长城”,中国人铁骨铮铮,终与胜利相逢。
 前天,川渝地区终于下雨,久旱逢甘霖。从40度的夏天,来到了25、6度的秋天。图片 |重庆发布 © 昨天,又看到了川渝供电在逐步恢复正常的好消息。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 山火已熄,大爱不灭。重庆的志愿者们,也已经相约上山植树。 相信在未来,被灼伤的缙云山,必将重回青翠;而万众一心的中国人,也必将等来枝繁叶茂、万物复苏。
 图片|图虫创意 © 参考资料: 央视网《“折耳根下发过誓,团结一致渡难关”》 寻味星球《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管土豆叫洋芋的地儿都好吃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