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1-09-19 08:03 |
有一座南方小城。 每个假期,人们总是蜂拥而至。 看海,吃海鲜,游古城。 这里有全省第二长海岸线,长达455公里。 这里有全省第一位的海岛数量,881个海岛。
 这里有12个渔港,其中有一个渔港,是全国六大特等渔港之一。 这里还有数量之巨的海鲜,被封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 以及很多人不了解的,这里也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建立地。

这里就是——广东东南部沿海城市,汕尾。
 汕尾,这座穿着拖鞋板的海边小城,原名其实叫海陆丰。 因为祖籍移民的关系,漳州文化比潮汕文化对这里影响更大。 这里的人口体系和语言构成,远比潮汕三市复杂。
 往东是潮汕地区、往北是河源、往西则是惠州。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在海洋的滋润下,有着渔民的坚韧和勇敢,也有着南方人的通透和善良。 这一次,我们也专程来到汕尾,在峥嵘岁月的红色记忆和千年的海洋文化里。 寻找这座南方小城的魅力。
 红海湾的海,是巨石之间与海浪搏击的美。 风车岛的海,则是细白沙子间,贝壳闪亮的美。 金町湾的海呢,丰富趣味,有度假胜地的美。
 长期和海洋为伴,汕尾人已经把大海当作了一种信仰。 千年的海洋文化,滋养了这座低调又朴实的海边小城。 明朝时期,《嘉靖志》写汕尾——来航去舶,棹歌相闻。 是说自古以来,汕尾人海边打渔时的歌声。 都说汕尾能实现海鲜自由,也说这里是度假顶流。 而实际上,这里有着比想象中更丰富的厚重的人文过往。 在汕尾的那几天。 我们一路从海丰红宫走到红海湾的惊涛拍岸。 不愧是这座早就红得彻彻底底的南方小城,把我们迷住了。 01 从世界上另一个红场开始 说汕尾的红色的,真不是虚言。 大家都知道俄罗斯红场的厚重和宏大,而殊不知,世界上还有另一个红场。 就在这里。 我们的足迹,也从此地开始。 阳光下的红墙,诉说着当年的伟大与不易。 要知道,汕尾海丰,除了有五条人的阿珍和阿强。 还有全国第一个工农红色政权,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红宫红场。
 红宫位于人民南路中段,面积1850平方米。 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而红色记忆则要从革命先烈彭湃讲起。 红色大门,红色楼宇,红色印记。
 现在墙上, 依旧是大革命时期的原貌。 “工农兵团结起来”“苏维埃政权万岁”的标语依稀可见。 把时间拨回100年前。 1921年5月,彭湃从日本留学毕业回国后,在海丰创办社会主义研究社和劳动者同情会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7年的11月,彭湃在海丰领导武装革命起义之后,这里召开了海丰全县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海丰县苏维埃政府。 会场四周和街道墙壁都刷成红色,会场内用红布覆盖墙壁。
 这里,就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学宫改称「红宫」,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地方。 棂星门、拱桥泮池、前殿、大成殿、两厢配殿和五代祠。现在仍可游历。
 棂星门的棂星,是文曲星的意思,泮池的上的泮桥,古时候是只供给有功名的人才能通过。 每一步都是故事,每一眼,皆有文章。 当我们步入其中,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犹在眼前。 在红宫的东侧,则是红场旧址,一样可以步行抵达。
 苍劲的红场二字,在大门顶端,迎着阳光,为海丰注入着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激情。 想来,汕尾人民的热烈和笃定,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是的,笃定。 就像刚刚提到的彭湃烈士一样,生性刚烈,笃定前行。 位于海丰桥东龙津东路龙舌埔的,是彭湃先生的故居。
 两层高的白色建筑物,中西结合的院落式砖木结构,整体古朴雅致,充满韵味。 其中,彭湃的书房,得趣书室在东侧。
 当年,年轻的彭湃,放唱留声机以吸引群众,就是在书室里点燃这星星之火。 海陆丰,海陆丰。 同样值得书写的,还有陆丰的金厢镇的金厢滩。 海水清澈、登望远眺、远处帆影点点,被称为「粤东黄金海岸」。
 除了来观海,观奇石,这里还会看见一个渡海纪念碑。 在金厢滩洲渚的雄奇的「龙石」前,是周总理当年冒险去香港的渡口。 「周恩来同志渡海处」八个大字,镌刻于纪念碑上。
 百年前的峥嵘岁月,和前人的负重前行。 都沉淀在海陆丰的城市记忆里。 02 不可磨灭的时代记忆 虽说这里靠海,但很多本地年轻人都不知道的是,陆丰有一段大战荒沙的岁月过往。 1969年,毛泽 东主席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来到了汕尾陆丰,加入东海深埔大队。 作为当年上山下乡的主要地区之一,这里承载起了很多代人的青葱岁月。
 陆丰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南濒南海背靠山,是一个柴米油盐丰富的生产基地。 但在陆丰的东海城南,却有一处白沙渺渺的荒沙浦。 当年,大战荒沙浦。让其变得能耕种,成为了很多知识青年的记忆洼地。 因为太苦了,与沙作战,日夜作战,重复作战。
 这场在上山下乡的热潮之中,持续了六年的战役,最终以不了了之而告终。 最终改变了这里命运的,是下一代。 由东海至乌坎的大片荒沙埔,借陆丰行政新区辐射的优势,加快建设步伐, 开发成「东海经济开发区」。
 兴建了“40米的陆乌大道”,两旁兴建了一批工厂,逐步实现沙漠变市区的计划。 时代终将滚滚向前,但当年的过往永存。
 除了抗沙的记忆,让来到这里的人,永远怀念的。 自然还是汕尾的渔民文化。 在汕尾的古村落里,至今还陈列着当年人们打渔和出海的场景。

 每年八月,汕尾开渔,万船出港。 汕尾人民蛰伏了三个月的味蕾开始准备沦陷和疯狂,餐桌上开始准备拥有整片海洋。 千百艘渔船陆陆续续停靠港口,卸下他们这几天里满载的希冀和收获。
 南鲳鱼、石斑鱼、马鲛鱼、带鱼、龙舌鱼、牛肉丸、马鲛鱼丸、墨鱼丸、咖喱鱼蛋、干贝、牡蛎干、花蛤干、虾仁、黄花胶、大头螺、青螺、佛手、将军帽…… 对于汕尾人来说,什么都不挑,吃海鲜一定要挑,挑成色,挑做法。 夜幕上来,小酌怡情之间,海鲜是本命,生活的烦恼早就烟消云散。


 △各种汕尾本地海鲜美食,你都认得吗? 本地人大都热情好客。 我们在二马路问路美食,这条珠三角著名的文化美食街区上,本地人可以把你送到,还帮你介绍招牌菜。
 △ 汕尾二马路的薄饼店,已经有十几二十年的时光 他们生性随和,像极了五条人里舞台上看似不正经但掏心掏肺的仁科。 冷幽默似的,和你聊个半晌。 02 千年的海洋文化 百年前岁月峥嵘,换来百年后的岁月静好。 上个月刚开渔,阵阵渔歌和呼啸着的海浪此起彼伏,萦绕耳旁。 汕尾的海,又热热闹闹了起来。
 12个渔港,455公里的海岸线,各有各的特色。 我们开车一路自驾下来,体验了傲娇狂放的海,温和宁静的海,丰富有趣的海,和夜晚一望无际安静深远的海。 红海湾南海观音寺
 我们从红海湾走起,在南海观音寺旁,这里的海,则是惊涛拍案,巨石密布。 大自然之宏大与人类的渺小,于十几尺高的海浪狠狠摔在岩石上的那样,让人触动。 这里的海风也属实巨大,若是娇小的姑娘,站在巨石上,都会抖上几抖。
 红海湾的旧称,是汕尾湾。有中国观浪第一湾之称。 当年第16届亚运会帆板赛区,就是在此,产生了14块金牌。
 这里湖泊、岛屿、港湾交错,沙滩蜿蜒连绵,沿岸礁岩多姿,有57公里的漫长海岸线,而我们最爱的, 还是南海观音寺那里的一波接一波的浪潮。 观音寺门口,有一个对联——「红海湾畔碧波荡漾怡游客,麒麟胜地古迹奇石焕春光」。 写的就是红海湾,热烈激昂的海。 和海的热烈同时红到破圈的,是红海湾的巨石和碉楼。
 碉楼已经废弃,在壮阔的海浪之中,有一种时代的巨变和莫道的沧桑。 有人说,站在这里回望。
 一边巨浪滔天,一边风平浪静—— 遮浪炮台 遮浪炮台是清康熙十年(1671)建置的海防炮台,是碣石卫的沿海重要防御工事之一。 现炮台上有一门崭新的乌油亮的大炮和一个圆柱形的烽火台,一个小花园,一个营房。 出了营房,沿着石墙外新建的水泥路往上,攀行约5分钟可达炮台最高处——烽火台。 在这里,整片遮浪半岛尽收眼底,大海茫茫,疗愈人心。 风车岛 从红海湾一路自驾出来不久,会遇到一处极为安静极为细腻的岛屿。
 汕尾的海就是这么神奇,相隔不远,却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情。 风车岛是红海湾与浦石湾交接处突伸入海的一个半岛,号称“粤东麒麟角”,海水清澈透明,沙子及其细白。 通往岛上的海上公路极美,这条海上公路,也是不少年轻人专程而来的打卡圣地。 沙滩贝壳奇多,沙子却温柔。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稍微寻找一番,就有颇丰的收获。 远处的海边,有人玩滑翔伞,有人飞无人机,有人放风筝,有人晒太阳。
 所谓的岁月悠长,在这里也就是每一天的小日子。 金町湾 这里距离红海湾不到半小时车程的海湾,比起前者的惊涛拍岸和风车岛的温和细腻,这里的海则是更丰富多彩的。 七公里的海岸线,水上运动多,网红民宿多。
 大部分民宿180度面向大海,走上阳台,就能看到蓝天白云下无敌壮阔的海景。 摩托艇和水上滑翔机,在海面一溜烟闪过;
 黄昏时分,还会看到热气球,海边升起一小团温暖的光; 而等到夜幕真的降临,这里还会有音乐节和夜间市集。
 只恨不能在这里度过余生。 海和海之间一样,海和海之间又不同。 黄昏时回到海边,看日落东方,海面一片霞光之色。 再晚一小时,黑色的大海在夜晚开始减弱风力,岸边灯光依旧,人们三三俩俩。 为晚归的人留着一抹温暖和慰藉。 —— 汕尾的渔港边,始终渔歌阵阵。 本地人也始终说,汕尾的海鲜啊,吃不完的,汕尾的海啊,看不完的。 而汕尾的历史又哪里几天几夜讲得完? 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洪流,回溯那段烽火连天时,也能感受到那段觉醒年代之中的热血和梦想。 彭湃在大榕树下用留声机,重复着梦想的回响,年轻人们聚集起来,热情燎原。 同时,渔民撒下网,与大海共生。 火与水,热烈与平静,都是这里,都是汕尾。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所立的石碑记载,「汕尾一镇,舟楫云屯,商旅雨集,亦海邑一大区会也。」 舟楫云屯,商旅雨集。 直至夜幕降至。
 汕尾二马路上人声依旧熙攘,海边的游客还在这里驻足,小贩推着车摊叫卖,三轮车司机在巷头闲聊,本地的白领们开始出来找酒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