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心》八年之后,刘诗诗老东家唐人的小师妹李兰迪,又带着一部号称班底相同的《梦回》杀来。 同样改编自“清穿三大鼻祖”,这部《梦回》引发的讨论却集中在李兰迪的身材上,网友吐槽她的截图和剧照对比堪称打假现场,调侃“谢大脚是你吗”。

 而剧作稀烂的剧情、奇葩的改编、老套的设定,似乎泯然于诸多烂片中、连“差”都差得不值一提。 事实上,比起《梦回》或者李兰迪,更值得讨论的或许是内娱清宫题材剧作近些年里的大起大落,几度大红大紫之后、在高度同质化中已成强弩之末。 舒心酱此前在文中曾简单提及三个阶段,这次展开详谈。
 第一阶段:穿越剧崛起,古偶风加持 2011年,《步步惊心》《宫》这两部清宫穿越戏让刘诗诗和杨幂一夜爆红,并在此后多年里牢牢占据当红流量花席位。 可以说,清宫穿越剧奠定了85花格局的半壁江山。

 和此前《雍正王朝》等清朝剧作不同,《步步惊心》和《宫》都并非严肃的历史题材作品,而是披着古装外衣的言情偶像剧。 依靠新鲜设定、主打虐情或深情、完成异军突起般的突围。
 一,现代古代观念交汇的新鲜感。 在古偶画风嬗变的历程中,新设定的出现似乎总能迅速抢得红利,清宫穿越剧便是典型代表。 无论是女主唱着几百年后王菲版的“明月几时有”欺负人,还是若曦凭借一点皮毛历史常识、就敢以“上帝之手”来掺和康熙及诸子的命运,本质上都是新式旧式非线性时间观的把戏。
 回到过去或者从未来而来的人,好莱坞电影中早已有之,但凭借拍穿越小说、完成古装剧里的现代观式言情,是早期清宫穿越剧的独门先机。 撕去这层抢先的外壳之后,这批古偶本质上并不新鲜。
 二,恋爱光环强化。 剧作中人物设定高度模式化:一位用爱发电的女主角,两位痴情但各自受制的男主,一位和女主原本亲密无间却渐渐黑化的女反派。 听起来很耳熟吧?
 这样的套路其实不是步步或者宫的独创,往前数无数的言情剧作、往后看大把的偶像剧,不论是现代戏、年代戏抑或仙侠题材,类似设定都很常见。 虽然老套,但管用。
 (忍不住感慨早期于正剧的滤镜妆容服化道简直太可怕了) 言情剧的本质需求,和日常生活中情爱的常理常态往往很相悖,但越相悖、越能形成需求。 只要外壳包装不过分赶客,往往都可以有不错的成绩。
 婚姻需要经营、需要互相体谅,相处需要有诸多支撑,而古偶言情往往提供“不管不管就不管,他他他和他就是疯了爱她”的精神鸦片。 一旦让观众进入甜或者虐的情绪结界,就可以轻易以简略的故事构架撬动巨大的共情。
 第二阶段:正剧化趋势,宫斗型困境 《甄嬛传》首轮播出时间同样是2011年,但播出平台是二线地方台,上星播出、引爆话题则发生在2012年。 与其说《步步惊心》等古偶式清宫剧和《甄嬛传》真正的区分度存在于时间线上的先后顺延之间,不如说他们本质的差别在于质感的厚重化。
 《甄嬛传》和封神的《大明王朝1566》等古装正剧之间,依旧有清晰的次元壁。 流潋紫的小说自然无法与刘和平老师相匹敌,但较之于只有恋爱脑的古偶,《甄嬛传》在诸多维度上都明显更为“讲究”。
 一,消解不真实的恋爱臆想。 《甄嬛传》中男二号果郡王一往情深的人设依旧无限逼近言情剧典型,但至少这部剧中天字一号男主角的“大猪蹄子”属性,已然非常清晰。
 这不再是一个“男一男二男三十八号都疯狂爱女主”的真空设定,而融入了诸多对于人性贪婪、对于情爱难言的探讨。 女主角始自无心世俗的傻白甜,在风霜刀剑严相逼中成长为更成熟冷静的狠角色,这也是诸多“大女主剧”主题的雏形。 然而,纵使《甄嬛传》可以视为十年中内娱清宫戏的巅峰,以正剧的标准来考核、这恐怕也只能算半部好剧。
 二,半正剧化:长于对人情冷暖的细腻描摹,却受制于“宫斗”格局的狭隘。 与其说《甄嬛传》中诸多女子的悲剧是爱情故事,不如说这是半部职场剧。 以婚恋关系为业务能力考核标准,以家族势力为背景关系加持,《甄嬛传》对于众人的描摹都颇为细腻,塑造了多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这是一个在诸多束缚的语境之下,以婚恋为途径实现自我价值的悖论。
 如果打破时间顺序和朝代界限来看,《如懿传》《芈月传》本质上都和《甄嬛传》非常接近,都隐隐有着“以史诗感来倾诉王朝的女人们”的野心,却又都沉湎于陈旧老套的宫斗手法、受制于“围着一个男人转那点事”的价值格局。 剧作和真正经典之间所隔着的那一道河,或许就止步于宫斗本身,有术、无道。
 第三阶段:爽剧黑马来袭,颠覆套路重生 2018年夏天《延禧攻略》意外杀出、成为现象级别的爆款。 从很大程度上说,这部剧的走红都来源于反叛的新鲜感、反差的意外感。
 于正大红大紫大绿审美被高级莫兰迪色调取代,首先就已经让人颇为意外。 虽然剧作中bug随处可见,魏璎珞的敌对者真被雷劈死等情节堪称天雷滚滚,但从类型化和风格化的角度来说,“爽”式清宫戏依旧是第一口螃蟹。
 一,爽剧内核。 古装宫廷剧作画风大多斯文、缓慢,偏内秀。 而“我魏璎珞天生脾气爆,不好惹”,一集三小撕、三集一大撕的手撕敌人模式,则在清宫戏的外壳之下、搭建出了爽剧内核。
 开局凭借“看老娘手撕战五渣”的鸡血式战斗画风革新清宫戏画风之后,后续又启动了虐恋情深模式,拆散璎珞傅恒CP,大雪天一步一叩、宫门深似海情郎是路人。 在“第一口红利”带起的又虐又爽的情绪大招面前,对常规剧作品相的评判标准似乎都已失灵。
 二,非典型细节。 《延禧攻略》中的宫斗三件套,依旧不外乎流产、下毒、诬告等老旧套路,但不乏更接近当下审美画风的处理。 比如大猪蹄子聂远上线时面对秀女们的献媚套路,表现如同泥石流般清醒。 比如剧作甚至可以让观众嗑百合线。
 剧作像是放了过重调味料的一锅新旧杂烩,调料味过浓、一面虐一面爽,让观众无暇顾及这食材本质上并无营养。 与其说《延禧攻略》的成功是由于自身品相,不如说是这部剧在恰当的时间点上、以正确的方式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舒心结语 二月河老师原著、会同刘和平老师合力编剧的《雍正王朝》,和《步步惊心》中的男主角四爷,居然是同一位历史人物。 这个无法重合的认知,总让我次元壁碎一地、消化不良。 清穿古偶过度娱乐化的情感癔症,是这个类型“以爱之名”走红的源动力、也是导致这一类型最终被断送的本质症结。
 在刘诗诗、杨幂凭借清宫戏爆红的第七年,观众对内娱清宫戏的情绪,早已是七年之痒般的鸡肋、围城感,《延禧攻略》恰恰打准了这份七年之痒。 八年了,《梦回》用迟来多年的文本翻拍,再次敲响了内娱清宫戏的没落之音。
 每一种类型剧的没落,都是盛极而衰、无以为继的必然。 《镇魂》《陈情令》这样的耽改剧红利可观,带动了规模化的生产热情,据不完全统计,已杀青、已备案者高达59部。 这就是下一个起起落落的八年之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