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zm32831 |
2019-03-16 13:01 |
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欧美国家把愤世嫉俗的“愤青”称为嬉皮士,以表示对这类群体反抗世俗、反对传统、崇尚自由的不屑。然而,欧洲却有个嬉皮士如同无中生有般的成功建了个公国,虽然没有得到任何主权国家的正式承认,但如今却把“领馆”开到了欧州、亚洲、非洲以及南美的46个国家,被尊为嬉皮士中的“开拓者”。
 位于意大利境内的塞波加公国就是个“愤青”创建的“国家”,当然,说国家或许并不适合,因为太小了,小到只有一个村子那么大,全“国”加起来也就315个“公民”。然而,其前身却能追溯至千年前的萨丁尼亚王国,根据梵蒂冈档案馆的文件记载,塞波加曾经以公国身份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附属国,直到1729年被卖给后来一统意大利王国的萨沃伊家族。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萨沃伊家族的后人肯定会把塞波加并入意大利版图,但拿破仑战争爆发和维也纳会议导致欧洲领土被重新分割,阴差阳错中把塞波加给遗漏了。就这样被1963年的嬉皮士青年卡波恩找到了漏洞,他拿着村中老神父写的村史发起“复兴公国”的倡议,表示萨沃伊家族统一意大利时并未将塞波加记载在资产名单上,相当于主动放弃。
 按照当时的惯例,所有人或所有国放弃的资产即归属上一任主人,萨沃伊家族主动放弃等于塞波加重新成为公国。巧舌如簧之下,300多个村民们一致拥护卡波恩的“复兴大业”,推选他成为现代塞波加公国的第一任大公。此时的意大利正因为物价飞涨进入经济疲软期,全国多个地区出现了黑手党等乱象,压根没有心思搭理卡波恩这种“跳梁小丑”。
 事实证明“愤青也能建国”:卡波恩偏偏在这个时候宣布“公国独立”,还联合村民印刷了代表国家象征的护照、邮票以及货币,为的就是在混乱期“浑水摸鱼”,意大利政府越不当一回事儿,以后就更有“默认”的理由继续独立。事实上,意大利政府也确实没当一回事儿,当地官员还对塞波加货币“1卢基尼等于6美元”表示惊讶:任性到没谱了吧?
 卡波恩无数次以“萨沃伊放弃”和“意大利默认”为由要求当地政府承认公国独立都被忽视后,干脆请律师制定宪法并创建“公国官网”,同时设立了一个由杂货店老板娘担任“议长”、餐馆老板担任“外交部长”的内阁和议会,还成立了一支没有任何武器的7人“军队”驻守在村口。有趣的是,意大利政府从未中断过对“议长”和“部长”们的缴税单。
 意大利人早已对梵蒂冈和圣马力诺、马耳他宫等国中国现象见怪不怪,人人都认为塞波加“公国”就是个闹剧。直到卡波恩在村口设置检查站,对所有出入者办理“出入境”手续后才引起意大利政府关注,但又找不到确切的理由去禁止这些做法,因为村庄的所有者是整体村民,设置检查站也有安全方面的考量,并且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猎奇。
 但意大利政府也“警告”塞波加别太过分,比如货币只能在村中以代金券的名义使用,所有“军队”都不能携带攻击性武器等等。对此,卡波恩无视的同时也不得不遵守,但他另辟蹊径的选择在游客中打开知名度,比如游客能得到19世纪欧洲名流贵族般的服务,被尊称为“阁下”或“公主”,只要住在“公国”里,游客提出的要求都会尽全力满足。

旅行时攀登山路总让人感觉很吃力,现在很多景点都建造了索道等设施,可以直接把人送到山顶。可依然有一些勇敢的或者想要锻炼自己的旅游者,他们会选择行走山路阶梯。如果你属于这一类人群,下面这5个陡峭的阶梯,你可以挑战一下。
 1,拉链岩石
 瓜塔佩巨岩位于哥伦比亚,是一块完整的巨石,巨石中央修建有一道蜿蜒的Z字形台阶,通到巨石顶部。台阶共有六七百级,非常陡峭,想要一鼓作气登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西奈山阶梯
 西奈山位于埃及的西奈半岛,是一座圣山,摩西就是在这里领受十诫的。西奈山的阶梯堪称是通往天国的阶梯,不但陡峭,还不好走,朝圣者需要夜间登山,才能看到峰顶的神圣日出。 3,夏威夷的人造阶梯
 夏威夷的这些沿山而建的阶梯最初是为铺设通信电缆而建,如今它却成了平民路线,普通人也可以走上去,当然,是非常勇敢的普通人。 4,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山路
 美国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是一个受游客喜爱的国家公园,里面有一条非常陡峭的山路,攀登这条山路的游客必须身体健康,且要获得许可。而且,每天最多允许300人攀登。 5,太行山摩天筒梯
 摩天筒梯位于中国,沿着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建立,共有大概30层楼高,螺旋而上,非常刺激。当然,沿着摩天筒梯上山并不容易。为了安全,60岁以上的人不允许登上摩天筒梯。 每天坐着TUTU 车从 暹粒市区到吴哥窟 最少30分钟,然后穿行于这样的路上 去逛庙
 在这篇文章之前我写的那篇 吴哥寺的日出忽悠了多少人? 我不得不说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还有可能作者他们才华斐然的文笔吧, 也有的作者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写的虚无漂泊,天上有地上无的,似乎她去过看见过的都能吹上天似的,我想她借此也忽悠了不少人吧。
 其实真的没必要,旅行是为了自己的体验,去看这个世界,也让世界看看每个时段的自己, 热爱生活足矣。
 就像有个朋友咨询我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咋样?我答—不要去啊,酒店设施可能不错,但海的资源一般,最多越南一样,就是靠近海的国家。他说一个朋友去过说还行。我呵呵的答吴哥窟我觉得不好(从气温的旅行体验上),人家问我我也说还行,你看我不照样写游记嘛?我喜欢这孩子微笑的笑脸,是我在吴哥窟最美好的回忆,所以我评价吴哥窟之行就是还行。
 选择去哪个国家和目的地去旅行,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为什么选择这个目的地,和谁一起去旅行 ? 我们共同的旅行需求是什么?
 吴哥窟从照片是很吸引人,旅行真实体验是每天35度酷暑高温,据说最高的时候是40度,从早晨9点到晚上9点,我真心劝那些带孩子和老人的可别去受罪了…… 反正我是全世界目的地都接触,也去过40个国家了,哪好就是好,只是客观表达我的旅行体验。
 我们去看了2次吴哥寺的日出,为了避开吴哥寺大批人流, 第三次我们参观时间是中午1230-1430, 如果等欣赏 吴哥寺的落日,这意味着我们要烈日炎炎下等到晚上18点,所以放弃吧,我们不是摄影发烧友,还有没等到壮丽的日出,也许是环境污染等原因,空气能见度已经不高了。
 巴肯山是离吴哥寺不远的一座小山丘,高不过7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山上的巴肯寺是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后建造的第一个寺庙,被称为“第一次吴哥”。对山的崇拜是高棉人的原始信仰,在他们的意识里,神与王是能够相通的,因此后来国王把宫殿建在山上,以使自己能同神相会。
 从吴哥寺出来我们前往巴肯山,因为看介绍这里能欣赏到落日,小山包的土路,烈日炎炎下每一步都那么艰难,大概1530 抵达这里,光秃秃的平台,想着要这样烤炙烤几小时才能等到落日,我们果断放弃了。
 为啥这么早抵达啊,因为看介绍说 限制人流,由于山顶位置有限,最好赶在4点就要登到山顶,否则可能会排队而无缘看日落。旺季时最多容纳300人,下来几个人才可以相应的再上去几个人;好多发烧友上去不等得看完日落是不会下来的,纵使下面人们求饥若渴排起长队望眼欲穿,也迟迟等不到队伍的前进,更别想等到西下的夕阳会眷顾给你一丝霞光,等来的只有内心的烦躁和最终不得不放弃的失落沮丧。
 可我们果断的撤了,谁看爱谁看这巴肯山的落日吧!
 途径东梅奔寺,我老公都不下车了,拍了2张照片到此一游 拜拜
 东梅奔寺
 继续前往豆蔻寺,挺佩服那些骑自行车的老外的
 豆蔻寺 也是到此一拍照就拜拜了
 继续前往 比粒寺看落日
 比粒寺位于东梅奔寺的南侧约1.5公里的地方,也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筑,通东梅奔寺建造在同一时期,但规模比其巨大。
 比粒寺是进行火葬仪式的地方。 比粒寺(PRE RUP)为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又称变身塔。
 可以看到烧焦过的痕迹,千年前在此举行仪式,定是达官云集,不能随便进入的。是典型塔山建筑,基座上建造砖塔。

 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 加之这里开阔的视野,吸引着一些游客在此看日落。

 居高临下拍摄

 比粒寺的落日 ,看别人介绍的什么落日落到丛林中,像非洲大草原的感觉,偶是完全没体会到啊 ,人山人海的!
 就像一种仪式一样完成了欣赏吴哥窟的落日 ,跟我在巴拉望的海欣赏落日差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