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9-02-03 07:39 |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其中有一人名气或许不是很响亮,地位也并不是很高,但论武艺和忠心却不输任何人,他就是庞德。 庞德此人,原属马腾旧部。马腾死后,庞德追随马超,多有战功,是马超麾下第一猛将。当年马超出征刘备,庞德因为带病在身,没有同往。没曾想,马超被诸葛亮派人劝降了。后来汉中落到曹操手上,庞德也就归顺了曹操。
 关羽攻打樊城的时候,曹仁扛不住,曹操派于禁支援。庞德这个时候自告奋勇,要求担任先锋。其实这个时候曹操也是怀疑过他的忠心的,因为他故主马超和他哥哥都在蜀国为官。为了让曹操放心,所以他还命人备好两口棺材上阵。当然,这些都是在他兵败之前的事。
 之后关羽水淹七军,于禁和庞德被俘。在这种绝境下,主将于禁怂了,作为前部副将的庞德却宁死不屈。 其实庞德这时候投降并不算失节,并不会给人戳脊梁骨。因为他故主马超和他哥哥在蜀,兄弟之情和旧主之义,都可以让他不受诟病。更何况他并非主将,主将于禁也已经投降了,他大可不必受死。然而他还是顽抗到底,为什么?
 或许有人认为,他的家眷在许都,庞德若是降蜀,曹操必然加害。庞德为了保全家小,所以宁死不降。 其实也不尽然,曹操虽说是奸雄一个,但他的心胸并不狭隘。
 当年陈宫被擒,拒降求死。曹操问他:“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陈宫也只是回复了一句话。
“宫闻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老母在公,不在宫也。”  然后呢?曹操没有加害,反而帮他养老。所以说,庞德在那种绝境下即便降蜀,曹操也未必会加害他的家小。 就算庞德会迟疑未定,还是有担心家小的顾虑,顶多也只是他不降的原因之一。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因为关羽之前和庞德对阵时说的一句话,只有18个字。
“可惜我的青龙偃月刀要斩一个无名鼠辈了” 言下之意是说:“你这个渣渣不配做我对手,斩了你害老子掉身价”
 士可杀,不可辱。才刚对阵,关羽就说这么嚣张的话,谁受得了?这也难怪庞德战败后,毫不犹豫铁了心要赴死了! 若是对庞德以“兄弟之情,故主之义”说之,纵然不能让他不战而降,最起码也不会增加他的反抗心里吧!擒获庞德之后,可以关押一段时间,让他哥哥和马超亲自来劝降,又何必急着斩杀?
 关羽败走麦城时,除了侄子刘封不救外,队友马超其实也没管他。马超既然见死不救,说明马超也是看不惯他的,这或多或少会跟庞德有一定关联吧! 所以说关羽樊城一战虽说是大获全胜,但他对庞德的态度其实是一大败笔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