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ichmcyu |
2018-11-08 16:52 |
明明可以靠实力,偏偏却靠卖萌为生。 说的就是熊猫这种生物了...
 “倒栽葱”、“抱大腿”、“”装怀孕“... 这一系列萌系技能 让它们吃吃睡睡就能登上热搜当明星 不仅天 朝人民爱它们爱的炙热 就连歪果仁看到它们,也是两眼冒桃心……
 欧美列强的世界里从来不缺少熊猫奴, 很多傻老外一天啥事不干就在电脑前面死盯着直播看熊猫,生怕错过国宝放屁打嗝的瞬间。
 不过你不知道的是, 一百多年前,美国曾掀起过一场令人痛心的捕杀熊猫狂潮。
 在几十万年前,熊猫迈入了极盛时代, 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它们的栖息地。 当时的北京就有熊猫,中国南边的越南和缅甸也有熊猫。 物况天择,适者生存,在残酷的自然法下,许多同时代的动物相继灭绝, 而熊猫却繁衍至今,并且保留着古代的特征,赢得了“活化石”的美名, 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国宝。
 1869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四川宝兴县寻找珍惜的物种。 宝兴县内群峰耸秀,溪泉甘美,蕴藏着全中国近四分之一的动物物种。 他已经来了两年多,收获颇丰。 3月11日下午,采完生物标本的他高兴地返回教堂。 却在路经一户人家时,被一张黑白相间的动物皮深深吸引。 主人对他说,这种动物性格温顺,叫“白熊”、“花熊”或“竹熊”。
 戴维认定这种有趣的动物,将填补世界动物研究的一个空白。为了得到这种有趣的动物,他雇佣了20个当地的猎人。 这些猎人们为他捉到了小白熊,但为了便于携带,就杀死了它。 看着死去的白熊,戴维内心失落,他要求猎手们为他捉一只活的动物回来。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后,猎手们终于为他捕到了一只“竹熊”,戴维给它取名为“黑白熊”。
 现在的人看见萌物往往移不开眼睛,一百多年前的戴维同样如此。 “黑白熊”体型圆滚,憨态可掬,动作滑稽,那份可爱简直可以论斤称取。戴维就像照顾孩子一样为它称体重量身段,并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记录着各种数据。
 一段时间后,戴维想要将“黑白熊”带回法国。 但在那个没有飞机的年代,许多人都忍受不了跋山涉水和远渡重洋的艰辛,更何况对环境挑剔的“黑白熊”。 结果还没有到成都,“黑白熊”就已经奄奄一息。 伤心的截维把熊皮做成了标本,送给了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展出。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后果呢? 当“黑白熊”的标本在博物馆展出后,引起了巨大轰动。
 由于熊猫的体型限制和对环境的挑剔,没有一只熊猫能被活着运输出中国。 于是偷猎者们转变了思路: “既然活着运不出去,那就弄死运出去!” 就这样,无数的西方探险家组团来中国捕杀熊猫..
 在这群人当中最出名的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俩儿子, 他们打着“科学研究”的幌子射杀了一只成年大熊猫, 而当时的媒体居然还大肆报道了他们的"功绩":
 “罗斯福们打包了一只熊猫:来自喜马拉雅的熊猫第一次被白人射杀”——来自当时的美媒 罗斯福兄弟的成功“壮举”激发了一场探险者来中国狩猎熊猫的比赛, 在接下来的7年中,至少有12只大熊猫被西方探险家杀死。
 仅仅是熊猫标本并不能满足西方人对于大熊猫的探索欲, 而第一个把活体熊猫带出国的, 是一位名叫 Ruth Harkness 的美国女人。
 1936年,在中国人杨帝泽的帮助下, Ruth找到了一只出生仅10天的大熊猫幼仔“苏琳”, 她仅用20美金的“小费”就成功让海关放行,小熊猫变成为随身携带的“宠物狗”。 被藏在篮子里登上了开往美国旧金山的轮船。
 苏琳的到来再一次激起了美国的“熊猫热”, 媒体争相报道,Ruth也因此被称为“熊猫夫人”。
 后来Ruth以8750美元的价格把苏琳卖给了动物园, 而Ruth用这笔钱再次从中国捕猎者手里买了一只名为“梅梅”的大熊猫。
 这两只熊猫几乎成了动物园的摇钱树,每天有超过4万人前去参观。 动物园获得了惊人的门票收入和媒体关注, 熊猫甚至被某些动物学家称“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动物”。
 而有着“熊猫夫人”称号的Ruth一时间也变得炙手可热, 接拍了无数的广告,参加了各类新闻发布会、颁奖典礼与酒会。 美国人办的《中国杂志》也刊登了她的故事, 还登上了“最佳穿戴人物”的名单, 美国探险家协会也请求她加入进去...
 在当时看来, 拥有一只活的大熊猫无疑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情, 于是越来越多所谓的“探险家”争先恐后来到中国抓捕大熊猫, 动物园也倾向于用大熊猫来招揽顾客, 当一只熊猫死去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寻求下一只。
 相对应的,中国的大熊猫数量急剧减少。 在那个危机重重的年代,没有人统计过这个数量有多少。
 回想熊猫受难的那段历史,让我们揪心裂肺。 好在中国渐渐强大,再也没有国家敢劫掠我们的国宝。
 现在的发达国家,只能通过租借的方式得到熊猫,每一只每年需支付50-100万美元。 而且,不要妄想让熊猫在他们国家繁衍,生下了熊猫宝宝,不仅需要付60万美元,养到3岁后还必须归还。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苛刻的条款。 但即便如此,外国也在排队争取着租借权。
 荷兰,首相换了3届,申请了15年,才终于获得了租借权。 激动的荷兰人耗资700万欧元,建造了一座9000平方米的“故宫版”熊猫馆, 每天准备了20多种竹子任熊猫挑选。
 法国,历经了两年艰苦的谈判,中国才同意将熊猫租借。 他们不仅派遣专机运送熊猫,还用迎接外国元首访问时的法国宪兵车队,护送熊猫到达了风景如画的博瓦勒野生动物园。
 英国,为了能够租到两只熊猫,不仅缴纳了巨额租金,还与我们签订了26亿英镑的合同。 这其中,有我们一直追求的可替代能源技术、汽车贸易协议。 熊猫,无疑是最萌外交官。
 那个曾经猎杀熊猫最积级的美国,现在也饱受分离的痛苦。 当熊猫泰山回国时,美国人顶着鹅毛大雪站在街道边,眼含热泪与泰山道别。 肯定有不少美国人想着拒绝归还,但他们也只能想想了。
 为什么熊猫近代和现代的命运差距如此之大呢? 因为我们变强了。 也只有变强,我们才有能力保护所爱的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