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玉高速公路是214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南北方向最长的一条国道和交通大通道,也是通往玉树地区的“生命线”,在国家公路网中居重要地位。

高速穿越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的5县12个乡镇,线路起自共和县恰卜恰镇,接京藏高速共和至茶卡公路。

沿线经河卡、温泉、花石峡、玛多、巴颜喀拉山、查拉坪、清水河、珍秦、歇武,终点止于玉树市新寨村,路线全长635.61公里。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级以上强烈地震,受到重创。

2011年5月,国务院提出构建“一纵一横两联”“生命线”公路通道,共玉高速公路破土动工!

2017年8月1日,共玉高速全面通车,从西宁至玉树通行时间从原来的16小时缩短至8小时!

全线平均海拔在4100米以上,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一半,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是在青藏高原冻土区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被称为高海拔、高寒、高速的“三高”公路。

全线穿越冻土区,其中穿越多年冻土区里程长达227公里,占路线总长的36%。

在崇山峻岭、激流险滩中开辟出一条高原“天路”,完美的解决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等技术难题。

如今,沿着雪山、草地、河川的走势一路向南,这条与千年唐蕃古道如影随形的双线四车道黑色沥青高速公路,仿佛从草原上“长”出来一般,蜿蜒曲折,风光绮丽。

这条公路是承载玉树新生的生命之路、富裕之路、景观之路、生态之路……共玉公路开通,成为连接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的旅游黄金大通道!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高速从海南盆地出发,翻越河卡山、鄂拉山、巴颜喀拉山……横跨黄河、通天河,这条“天路”像一条洁白的哈达,缓缓铺向三江源。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三江源保护区内保存着青藏高原最完整的生态系统,对于保护青藏高原湖泊湿地、原始森林、高山灌丛、高原草甸、高原荒漠、现代冰川都具有重要意义。

花石峡
花石峡,藏语“作干纳哇”,意为犏牛的角。在它广阔苍凉的峡谷中布满了各色花纹的石头,汉语“花石峡”由此得名。这里地处山原、河谷地,东邻措那湖南岸,有着绝美的风景。

从地形上看,花石峡几乎处于阿尼玛卿山脉的中间,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唐蕃古道和214国道才能找到一个最便捷的路径。
巴颜喀拉山
巴颜喀拉山,地势高耸,群山起伏,雄岭连绵,景象恢宏。这里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均在4500米至6000米之间。

峡谷中以山谷冰川和悬冰川为主,冰雪融化后,在雪峰周围的山谷中汇成大大小小160多个湖泊,形成雪山镜湖辉映,自然景观万千的景象。

冬季措那湖
地处偏僻的冬给措纳湖是三江源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不宜提倡更多的游人进入,这里属于无人区。

冬给措那湖拥有着一大片湿地,最让人心醉的是大片红草地,蓝天白云之下,大片的红色与黄色绿色和蓝色的湖水相间,给人以心灵震撼之美。

扎陵湖
扎陵湖海拔4300多米,比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高出一千多米,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湖泊。

这里地势高寒、潮湿,地域辽阔,牧草丰美,自然景观奇妙,是难得的旅游观光胜地。

蓝天白云之下,起伏连绵的青山和褶褶闪亮的碧波,交相掩映,分外妖娆。数以万计的天鹅、大雁、野鸭、鱼鸥等在平如明镜的湖面上嘻戏飞翔,数不清的牛羊象点点珍珠在翡翠般的湖畔滚动,令人心醉。

玉树
共玉高速目前的终点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境内名山耸立、江河纵横。

她北依茫茫昆仑,南靠巍巍唐古拉,东有蜿蜒峻峭的巴颜喀拉山,西有缓坡慢岭的可可西里山。长江、黄河、澜沧江正是从玉树奔涌而出,孕育了中华五千年文明。

在西藏,大大小小的寺庙随处可见,藏民有信仰,而寺庙承载着他们的信仰。哲蚌寺是西藏最大的寺庙,是格鲁派最大的一座寺庙。这座寺庙,曾经同时拥有540个牧场141个庄园,可见哲蚌寺在藏地的威望有多大。

哲蚌寺三面环山,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整个西藏的寺庙里,地位是最高的,也是僧人数量最多的。作为西藏最大的寺庙,这里曾经聚集了上万的僧众,他们在这里潜心修行,只为心中的信仰。

这里有一个特别的规矩,就是夏天三个月,僧人是不能出门的。为什么夏天不能出门呢?人尽皆知,佛家对芸芸众生有慈悲心怀,夏天草木繁盛,虫蚁众多,怕出门踏伤虫蚁,平常生草也不踏。所以,夏天不出门,是为了护生。还因为,夏天天气热,外出容易汗流浃背,有失威仪。
后来就发展成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节日,雪顿节。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每年的这一天都非常热闹,很多游客都慕名前来,感受这种文化。

在西藏,“小寺看大寺,大寺看哲蚌。” 一句话就点明了哲蚌寺的地位,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的母寺,第二、三、四、五世达赖均在此坐床,以后五世达赖更掌领西藏地方政教大权。寺中的一座强巴佛像是当年宗喀巴在世时亲自开光的,据说是全西藏所有强巴佛里最通神的一尊。

哲蚌寺座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创建。
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

哲蚌寺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寺内共有4个僧院(扎仓)、29个康村。哲蚌寺主要由措钦大殿、四大扎仓(即罗赛林扎仓、德阳扎仓、阿巴扎仓、郭芒扎仓)和甘丹颇章几部分组成。
目前中国现存三大古建筑群:山东孔庙,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

孔庙和故宫都容易理解,一处是帝国意识形态所在地,一处是帝国权力中枢。
那么承德避暑山庄是怎么回事?

现在的承德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其西南方是北京,正南方是天津,河北省内挨着秦皇岛、唐山、张家口,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尽管避暑山庄以“皇家”的名义的出现,但其本质却是中华传统文化载体。避暑山庄与英国白金汉宫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同时期修建,历经89年,工程浩大,充分体现了康乾二帝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

康熙二十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 木兰围场 。

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 八旗军队 、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l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

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

乾隆在这里接见并宴赏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三车凌、土尔扈特台吉 渥巴锡 ,以及西藏政教首领 六世班禅 等重要人物,还在此接见过以特使马戈尔尼为首的第一个英国访华使团。

清帝嘉庆、咸丰皆病逝于此。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清帝咸丰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在这座房子里批准了《 中俄北京条约 》等几个不平等条约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 辛酉政变 ”亦发端于此。随着清王朝的衰落,避暑山庄日渐败落。

1961年国务院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中的 普宁寺 、 普乐寺 、 普陀宗乘之庙 、 须弥福寿之庙 列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避暑山庄正殿大门的上方悬有一块匾,上面写着“避暑山庄”四个镏金大字,为康熙皇帝的御笔,字体浑厚、有力,虽历经几百年仍熠熠生辉;匾额四边镂空雕刻着花纹,古朴、厚重,精美绝伦、分外醒目,是难得的精品。然而,却有人说这块匾额上有一个错字!

总有一些差错,让人百般猜测,号称天下第一错字的康熙题写的避暑山庄匾额的“避”字多了一横,为什么?

第一种说法,这是康熙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康熙多写一横,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谁也不敢提醒皇帝写错了,结果就造就了这天下第一错字。
我感觉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也是黑清朝的一种,康熙皇帝饱读诗书,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第二种说法,原来在清代两个“避”字通用,无论哪一种写法都是正确的,是异体字。在这里康熙皇帝是为了追求书法美才这样写的。

第三种说法, 有人猜测,康熙皇帝特意加了一笔,是他认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难之避”。 原来,皇上是忌讳“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大笔一挥加上一横,这样就没有“逃避”之意了。
也有人说承德“避暑山庄”多这一笔是从山西五台山借来的。 五台山的“灵峯圣境”也是康熙题字,“峯”却少了一横。

感觉康熙他老人家,写字多一笔少一笔全看心情,反正也没有老师给判分,不影响从小学一年级升到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