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这是延续千年甜蜜而危险的传统,却也逃不过走到终点的命运[43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这是延续千年甜蜜而危险的传统,却也逃不过走到终点的命运[43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17-09-21 21:34

在尼泊尔中部的喜马拉雅深山
有这么一个古隆人的村庄
用世代相传的方式和工具采蜜为生
也因此练了在悬崖上如履平地的绝技
你问采蜜为什么要上悬崖?

/蜂蜜是古隆孩子钟爱的甜品
1
既神圣又现实的传统
在这片深山区域
生活着一种蜜蜂Apis Laboriosa
中文名字很直接:黑大蜜蜂
特点就是大
而且喜欢在悬崖峭壁上筑巢
最大的巢可以有3m长
可产出50公斤的蜂蜜

/烟熏下大型野生蜂巢
每年春秋两季
村们么就会带上工具向悬崖出发了
而春季的那批蜂蜜
因为采集了花中的梫木毒素
多吃几勺这个季节没有加工过的悬崖蜂蜜
就会能使人产生眩晕
严重者还会出现思维混乱
甚至视觉出现异常

/收获的蜂蜜
尼泊尔人把悬崖蜂蜜当做是神的馈赠
是可以与神亲近的食物
大概是以前某个人吃了蜂蜜之后出现幻觉
以为看到了神灵就代代相传下来了吧
所以在采蜜之前要征得神的同意
不然可是会出现意外的

/出发前正在祈祷的村民
虽然这项传统听起来很神圣
但也很现实
古隆人一共有四个村庄
因为地处偏远
气候多变
仍然以农耕谋生
而一年两季的采蜜活动
则是村里的另一份重要收入
甚至会出口到韩国、斐济等地

/村民会用蜂蜜换取布匹等生活必需品
/
2
危险重重的崖上活动
每次采蜜活动村里会由首领带上20-30人出发
有时会在悬崖下面待上一周
直到满载而归
而采蜜的整套过程也是很复杂

/村民背上装备徒步到悬崖
在到了悬崖之后
首领会从腰带上解下米袋
把谷物洒向空中
向森林之神祈祷
还要宰鸡祭天
以取得神灵的认可
才能开始采蜜

/用杀羊、宰鸡祭天
祈祷完之后
采蜜人会带几个人去到悬崖上面
小心翼翼地放下绳梯
丝毫不能惊扰蜜蜂

/正在沿着绳梯下爬的村民
而在悬崖下面的村民
会爬上绳梯
不过只爬到1/3的地方
然后站在崖坎上拉绳梯
让绳梯尽量靠近悬崖
另一队村民则开始点起篝火,敲起锣
用烟和声音驱赶蜂巢上的蜜蜂

/烟熏可以驱散蜜蜂但也遮挡的视线
成千上万的蜜蜂就会倾巢而出
顿时间遮天蔽日
采蜜人这个时候才会沿着绳梯往下爬

/高空、烟雾、成千上万的蜜蜂
悬崖高度接近百米
也没有任何现代的保护措施
甚至鞋子都没穿
一个脚滑都会粉身碎骨
村民相信因果
你捣毁了别人的家就得承受报复

/并没有保护措施
所用到的工具
也都是村民手工制作的
麻绳、木杆就是所有装备

/简单编织的麻绳却关乎人命
在爬到和蜂巢齐平的时候
采蜜人会接过上面递来的两根杆子
一根用来割断蜂巢
一根用来把钩绳插进蜂巢
对于看重的蜜块还会用上好个钩绳防止没勾住
这样掉下来的蜂巢就可以被拉上悬崖了

/采蜜人用竹篮方式时的动作图
不过有时候会没勾住
收获就会掉到崖地
村里的孩子很乐意去捡
因为还可以偷吃一点

/孩子们也会参与到采蜜活动中
还有一种方式是从悬崖上吊下一个竹篮
让割下来的蜂巢掉进篮子里
不过蜂巢块头大的时候就不适用了

/用篮子接下辛苦的收获
在成功结束采蜜之后
采蜜人还会用椰子、鲜花祭拜以示感谢
整个采蜜活动都充斥着神话色彩

/向神灵感谢成功完成采蜜
给大家看个采蜜过程的视频
视频在第10分钟开始采蜜
3
现代社会的介入
尼泊尔古隆人是少数世界现存的
仍然在采集野生蜂蜜的地方
所以吸引了很多摄影师
看了这些照片是不是感觉要有密集恐惧症了

/小心密集恐惧症
除了摄影师
还有很多纪录片剧组想要记录这快要失传的技艺
一部新的纪录片《最后的蜂蜜猎人》中记录了
这一代首领毛利·丹和他的猎蜜工艺
这部纪录片将于2018年上映

/穿戴现代防护设备的摄影师Andrewnewey
毛利·丹或许是最后一代采蜜人了
本是从父辈到子辈的世代相传
然而由于采蜜的风险高,收入非常有限
新一辈的采蜜人对继续这种工作并不是很感兴趣
年轻人想着可以走出大山
采蜂人Bolo的孩子就去报读了计算机专业

/被蜜蜂蜇肿脸的Bolo与他的孩子
同时,蜂蜜的产出量也在减少
现代社会慢慢向深山扩张
蜜蜂的数量正在减少
更严重的是过度开采
古隆人每年只采集两次
每次也都会留下一部分
等待蜂巢的再次长大

/采蜜人不会从底部全部切掉蜂巢
而最近几年
出现了有人用现代手段采集
为了获利一锅端的情况
破坏了原本双方默契的平衡
蜜蜂的数量、蜂蜜产量都在逐年减少
也许不久之后就会无蜜可采


天人地 2017-09-22 18:52
非常危险的采摘

zjsecc 2017-09-26 17:42
穷人的美味,西藏也有。


查看完整版本: [-- 这是延续千年甜蜜而危险的传统,却也逃不过走到终点的命运[43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