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3阅读
  • 2回复

[猎奇]在封神里,纣王先后害了很多肱骨大臣,为何唯独对闻仲敬畏有加?[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6052
金币
7110
道行
19523
原创
29492
奖券
18196
斑龄
202
道券
1056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6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2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06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27) —

《封神演义》中的纣王是个典型的暴君,他贪图酒色、残暴不仁,许多大臣无缘无故就死在他的手里。例如,司天监的杜元铣和上大夫梅伯,因为发现妲己是狐妖而被处死,甚至被用炮烙刑酷刑致死;三世老臣、首相商容因为提出忠言反而被杀害;而纣王的叔叔、亚相比干,因揭发妲己的老巢被挖心致死……

尽管纣王如此残暴,却唯独对太师闻仲表现出极大的敬畏。闻仲远征归来时,纣王亲自前去拜访,这让人不禁好奇,为什么纣王对闻仲如此尊重呢?

闻仲在商朝的地位与诸葛亮在三国中的地位非常相似。闻仲深得纣王的父亲帝乙的信任,帝乙在临终时将纣王托付给闻仲,让他辅佐纣王,成为重要的托孤重臣。此后,商朝一直战乱不断,闻仲亲自带领军队四处征战,努力稳定国家局势。为了商朝,闻仲无数次征战,劳累至极,最终白发苍苍。而多年征战也让他在朝廷内外积累了极高的威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纣王若杀了闻仲,无疑是愚蠢的决定。首先,社会舆论会给纣王带来巨大的压力;其次,闻仲的追随者必定不会轻易放过纣王;再者,若失去闻仲,谁能帮助纣王安定天下呢?当周族叛乱时,纣王就依赖闻仲出征,结果他死在了姜子牙等人的手中。正因为如此,纣王不敢轻易动手,只能对闻仲敬畏有加,类似刘禅对诸葛亮的依赖。

另一个原因是,纣王动不了闻仲。那些被纣王杀害的亲戚或大臣们,大多没有兵权,但闻仲不同,他掌握着军队,纣王根本不敢对他下手。如果动手,商朝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崩塌。尽管纣王有时昏庸暴戾,但他并非毫无头脑,肯定也意识到这一点。

正如历史所言,只有拥有军队,才能拥有话语权。闻仲掌握着强大的军力,而纣王只敢在他面前敬畏。闻仲丝毫不把纣王放在眼里,曾在纣王面前毫不客气地殴打侮辱纣王的宠臣尤浑和费仲。这一行为,直接表明了闻仲对纣王的态度。相比之下,许多大臣因惧怕纣王的威势而不敢提出直言,而闻仲则毫不退缩,他直言批评纣王的不足,劝他要关心百姓、好好治理国家。纣王只能唯唯诺诺,表示虚心听从。

纣王之所以不敢杀闻仲,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斗不过闻仲。根据《封神演义》的描述,闻仲从小就离开家人,拜入截教的碧游宫金灵圣母门下学习法术,他在山中苦修了50年,才下山辅佐纣王的父亲帝乙。当时,很多人都未能活过50岁,而闻仲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修炼了如此长的时间。就算他天赋不算突出,但也学到了非凡的本领,远超常人。 更何况,闻仲天资聪慧,学到了很多法术,他不仅精通五行之术,还有两件法宝——雌雄鞭。据一些人评估,闻仲的道行在仙界并不算顶尖,但在凡间,他的实力绝不低于玉虚十二仙。尽管闻仲曾与姜子牙交手,但姜子牙没有能力杀死他,最终是云中子将其击败。这也足以证明,闻仲的实力超出了常人的范畴,比姜子牙更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姜子牙没有凭借遁水之术逃脱,恐怕早已死于闻仲之手。 在绝龙岭之战中,闻仲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斗力,玉虚十二仙以车轮战模式才与他打得有来有回。凭借这些表现,可以看出闻仲不仅是个强大的存在,纣王与仙人对抗是显而易见的痴人说梦。
1条评分金币+12
wowoni 金币 +12 - 14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6189
金币
568163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4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7:12
纣王为何敬畏闻仲?《封神演义》中闻仲的特殊地位解析

在《封神演义》的宏大叙事中,商纣王以其残暴无道的形象著称,他滥杀忠良、宠信妲己,无数忠臣如比干、商容、梅伯等惨遭毒手。然而,在这片血腥的朝堂之上,太师闻仲却始终屹立不倒,甚至让纣王对其敬畏有加。纣王为何会对这位老臣如此忌惮?这背后涉及多重因素,包括闻仲的特殊身份、超凡实力、崇高威望以及对商朝的不可或缺性。

一、托孤重臣:帝乙遗命的权威背书

闻仲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其“托孤重臣”的特殊身份。纣王之父帝乙在临终前,将年幼的寿王(纣王)托付给闻仲辅佐。这一安排赋予了闻仲超越普通大臣的政治合法性。正如文献[8]所述:“后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 这种“托孤”关系使得闻仲在纣王心中的地位远高于其他大臣。

- 类比诸葛亮:闻仲在商朝的地位与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极为相似。他既是文官之首,也掌管军政大权,以“丞相之实”统摄朝廷。文献[8]进一步指出:“闻仲乃商朝先王帝乙的托孤老臣,而且是文官之首,也管军事。” 这种双重身份使其在朝中无人能及。
- 不可替代性:帝乙深知闻仲的忠心与能力,故将国家命运托付于他。纣王虽为君主,但在闻仲面前更像是被监护的对象。这种“君臣”关系的特殊性,使得纣王在面对闻仲时,既有敬畏也有依赖。

二、超凡实力:截教弟子的法力威慑

闻仲不仅是政治重臣,更是一位实力强大的修仙者。他拜截教金灵圣母为师,在碧游宫修炼五十年,习得高深法术与神通。这使得他在凡间几乎无敌,也让纣王对其产生天然的畏惧。

- 法力与法宝:闻仲精通五行遁术、倒海移山之术,拥有“雌雄双鞭”(由雌雄蛟龙所化)、“打王金鞭”等法宝,坐骑为上古神兽墨麒麟。文献[3]评价其综合实力处于“第二梯队靠后”,武力和法术处于“第四档”,法宝和神通处于“中等偏上”。虽不及圣人级别,但在凡间已是顶尖战力。
- 实战表现:在征讨西岐时,闻仲与阐教十二金仙多次交锋,甚至能与多位金仙周旋。文献[16]提到:“尽管他与阐教的十二金仙实力相当,且曾多次与他们交锋,最后仍然能够保持强劲的抗争力。” 这样的实力让纣王明白,即便他想除掉闻仲,也绝非易事。

三、崇高威望:三朝元老的军政掌控力

闻仲是商朝的三朝元老,从纣王祖父文丁时期就开始辅佐商朝,历经文丁、帝乙、纣王三代帝王。长期的军政生涯使他在朝廷内外积累了无与伦比的威望。

- 军权在握:文献[12]指出:“闻太师的功劳远在黄飞虎之上,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拱卫大商江山。” 他长期担任统帅,征讨北海、东海等地叛乱,稳定了商朝边疆。这种军权掌控使得纣王不敢轻易触动他——一旦失去闻仲,商朝的军事体系将陷入混乱。
- 文武双璧:虽与武成王黄飞虎并称“文武双璧”,但闻仲的实际权力远超黄飞虎。文献[8]提到:“黄飞虎家族在商朝是七世忠良,在商朝的地位也很高。但在黄飞虎未反商之前,他和闻仲并称为商朝的文武双璧。但就算如此,纣王敢得罪黄飞虎,却不敢得罪闻忠。” 这鲜明对比凸显了闻仲的不可替代性。

四、性格刚正:敢于直言的“打王金鞭”

闻仲为人刚正不阿,对纣王的荒淫无道从不姑息。他持有“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连纣王都对他忌惮三分。

- 直言进谏:当纣王沉溺酒色、大兴土木时,闻仲曾当面斥责其“残虐万姓……不修德政,一意荒淫”。文献[13]记载:“闻太师列陈‘十条’,要求纣王改正……费仲、尤浑二人先后指责闻太师‘灭君恃己,以下凌上’,结果两人被闻太师先后一掌一拳打下丹墀,而纣王的反应却是‘默默无言’。” 这种强硬态度让纣王不敢轻易报复。
- 人格魅力:闻仲对商朝忠心耿耿,“为保商朝天下而发兵西歧”,其“贞洁高洁”的品格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尊敬。纣王虽昏庸,但也清楚闻仲是商朝的最后一道屏障。

五、妲己也不敢动他:截教背景的保护伞

妲己作为狐妖,在纣王身边兴风作浪,残害了许多忠良。但她为何不敢对付闻仲?核心原因在于闻仲背后的截教势力以及自身的强大实力。

- 截教门人:闻仲是截教金灵圣母的弟子,而截教在封神大战中势力庞大。文献[1]指出:“妲己虽然有些法力,但还是不能和闻仲相比的。 闻仲本是截教门人,其坐下墨麒麟,手拿雌雄鞭。 其本身不仅有法力,而且还很高强。” 妲己深知自己法力远不及闻仲,且截教弟子众多,若贸然加害闻仲,必将引来截教反扑。
- 识破妲己真身:闻仲拥有“天眼”,能识破妖魔鬼怪。文献[20]提到:“闻太师回到朝歌后……直接提出十策……想的是解决眼下困难的处境。” 他对妲己的真实身份早有察觉,但出于大局考虑(或受天命安排)并未揭穿,这也让妲己不敢轻易招惹他。

结语:纣王敬畏背后的必然性

综上所述,纣王对闻仲的敬畏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托孤重臣的身份赋予了闻仲至高无上的政治合法性;
2. 超凡的实力与法宝使其成为凡间顶尖战力,让纣王望而生畏;
3. 三朝元老的威望与军权使其成为商朝稳定的基石;
4. 刚正不阿的性格使其敢于直言进谏,连纣王也需礼让三分;
5. 截教背景与识破妖邪的能力使其免受妲己迫害。

闻仲的存在,既是商朝末年的“定海神针”,也是纣王残暴统治下的一抹理性光芒。他的最终战死于绝龙岭,也标志着商朝气数已尽。正如文献[7]所言:“他的死,不仅敲响了商纣王走向灭亡的丧钟,而且也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而这份对闻仲的敬畏与依赖,也成为纣王残暴统治中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注脚。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14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5418
金币
469872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10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7:54
在《封神演义》中,纣王虽残暴昏聩,对诸多忠臣痛下杀手(如比干、商容、梅伯等),却唯独对闻仲敬畏有加,核心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四重因素:

一、权力根基:军权与朝堂威望的绝对掌控
兵权在握
闻仲长期执掌商朝军事大权,多次率军平定叛乱(如北海七十二路诸侯、东海平灵王),麾下兵力雄厚,在军中威望极高。纣王深知若动闻仲,可能引发军队哗变或边境失控,动摇国本。
托孤重臣的身份
作为先王帝乙钦定的托孤大臣,闻仲对纣王有"亚父"之实,地位类比诸葛亮之于刘禅。其政治影响力覆盖朝野,纣王若加害于他,将面临宗法礼制的谴责与群臣离心。
二、实力威慑:超凡的个人能力与背景
道法修为卓绝
师从截教金灵圣母,修行五十年,精通五行术法,手持雌雄蛟龙双鞭,坐骑墨麒麟,实力匹敌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纣王作为凡人,根本无法与之抗衡1。
截教背景支撑
身为截教三代弟子,闻仲可调动截教资源(如邀请同门助战),其背后势力令纣王忌惮。
三、政治策略:忠诚与权谋的平衡
维护君权表象
闻仲虽直谏纣王过失(如提出废除炮烙、贬妲己等"十策"),但始终严守君臣之礼,从未公然否定纣王称帝的合法性。相较之下,比干、商容等因直言"纣王不配为君"而触怒其底线。
实用主义导向
他聚焦具体国政改革(如开粮仓赈灾、招安诸侯),而非空谈道德,使纣王难以反驳其谏言。
四、情感与象征意义:纣王的依赖与恐惧
童年阴影与积威
闻仲曾为纣王少年时期的教导者,严格管束使其形成心理威慑。纣王对其敬畏近乎条件反射。
王朝存续的象征
民间谚语"商朝可无纣王,不可无闻仲"流传甚广,闻仲战死绝龙岭后商朝迅速崩塌,印证其"定海神针"的地位。纣王再昏聩,亦本能地畏惧失去这一支柱。
关键对比:闻仲与其他被害忠臣的差异
因素    闻仲    比干/商容等
军权    掌控全国兵力    无实权文官
身份    托孤重臣,君师    宗亲或普通文臣
进谏方式    策略务实,维护君权体面    直言斥责"纣王亡国"
个人战力    仙道修为,凡人难敌    无特殊能力
综上,纣王对闻仲的敬畏是权力博弈、实力碾压与政治智慧共同作用的结果。闻仲的存在既是商朝延续的保障,也是纣王暴政下唯一不敢触碰的底线。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14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