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7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5558
金币
74153
道行
38009
原创
2560
奖券
3213
斑龄
138
道券
1273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763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1-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3:42



自从《红楼梦》开始讲述贾宝玉的故事,人们就知道他深深地爱着林黛玉。然而,尽管他们彼此深爱,贾宝玉最终却娶了薛宝钗。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是如此刻骨铭心,却无缘在一起。两颗心虽然相爱,却阴阳两隔。为什么林黛玉没有成为贾宝玉的妻子,反而是薛宝钗呢?为什么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而那些没有爱情的人却可以走到一起呢?薛宝钗得到了婚姻,为什么她仍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呢? 第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句古话透出一种悲观的宿命论,仿佛告诉我们:命运的安排是无法抗拒的。它让人毫不反抗地接受现实,不再做任何争取。生活中的痛苦、悲伤、不公平、没有幸福,似乎都要默默承受。无论是得到还是失去,似乎都注定是命运的安排。就像一切不争不抢、不怨不恨,最终是命里注定的。有些事情,你怎么躲都躲不过;而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无论怎样争取都得不到。



对于贾宝玉和林黛玉来说,这种命运的无奈感尤为显著。林黛玉并非贾宝玉的妻子,无论他们多么相爱,他们注定不能共度一生。而薛宝钗最终成为了贾宝玉的妻子,尽管她经历了种种曲折,最终还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不过,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并非他所期望的,也并非天长地久的圆满。婚后不久,贾宝玉便选择出家,去做了和尚,这也显示出这段婚姻并没有给他带来心灵的满足。 贾宝玉最终得到了林黛玉的爱情,又得到了薛宝钗的婚姻。这一切并非人为的选择,而是命运的安排。



同样,薛宝钗尽管嫁给了贾宝玉,却依然没有得到她理想中的幸福。这也是命运使然,她和贾宝玉的婚姻注定是名存实亡。她的谜语诗琴边衾里总无缘早已暗示了这一点。 第二、黛玉和宝玉分开,宝钗嫁给宝玉,书中早有安排 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梦中游历太虚幻境,一曲终身误便揭示了他、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的结局。歌词中,宝玉唱道:



u003e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虽然贾宝玉深深地爱着林黛玉,但他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世俗的压力,违心地娶了薛宝钗。婚后的生活看似和谐美满,宝玉和宝钗举案齐眉,外人看来他们是模范夫妻,但实际上,宝玉心里依然无法忘记林黛玉,始终难以平复内心的痛楚。 第三、宝玉和黛玉只有相爱的缘分,没有相守的缘分;宝玉和宝钗只有结婚的缘分,没有白头偕老的缘分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虽然深厚,却无法修成正果,而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虽然结成,却也难以长久。这样的命运安排并非由人决定,而是由警幻仙姑、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等神仙的意志所决定。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他们的命运早已注定。绛珠草因神瑛侍者的甘露滋润而得以生长,并最终修成了神仙。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恩情,绛珠仙子决定随他下凡,并以一生的泪水回报这份恩惠。 与此同时,薛宝钗等人是警幻仙姑安排的下凡人物,目的是让绛珠仙子完成还泪的任务。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则负责监督这些风流怨鬼的历劫过程,指引他们完成任务后返回太虚幻境。



因为薛宝钗的存在,林黛玉没能如愿嫁给贾宝玉,最终她在泪水中离世,完成了她下凡的使命,返回了天界。 贾宝玉的任务并未结束,他还需要体验人世间的生死离别和盛衰变迁。按照书中的描述,他要经历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过程。于是,他必须娶薛宝钗为妻,完成这一部分的命运安排。 婚后,贾宝玉经历了家族的没落,姊妹们纷纷离世或出嫁或出家。最终,宝玉考中举人,随后出家为僧,结束了他的世间任务,回到了太虚幻境。



因此,贾宝玉和林黛玉只有相爱的缘分,无法相守,而他和薛宝钗的婚姻虽已结成,却没有真正的相爱与白头偕老的缘分。最终,他们各自走向不同的道路。 林黛玉与薛宝钗,只是贾宝玉生命中的一部分。她们的存在让我们明白: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多么不容易。大多数夫妻并非因为爱情走到一起,而是因为种种现实的因素而结合。 人生无常,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结出美好的果实,亦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爱与幸福的结晶。



总结 人的一生,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将要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我们能做的,便是珍惜当下,尽力不去强求、不去掠夺。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做最好的自己,其他的就看缘分吧!正如那句古话所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虽然林黛玉未能最终得到贾宝玉,但她并未不快乐。她得到了宝玉的爱,并完成了她下凡还泪的夙愿。薛宝钗虽然得到了贾宝玉,却也经历了失落。她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为了荣府的二奶奶,虽然宝玉离她而去,但她依然有自己的尊严和成就。



得到与失去,往往是相对的。只要我们怀抱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信念,生活便不会过于苦涩。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UID: 2158359

发帖
469
金币
71
道行
23
原创
0
奖券
2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9(小时)
注册时间: 2023-03-04
最后登录: 2025-11-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1:05
一、宿命论下的悲剧内核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在《红楼梦》中体现为三重不可抗力:
‌前缘注定‌: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的"木石前盟"已定下还泪报恩的宿命‌
‌现实阻隔‌:贾府衰败与政治联姻需求使"金玉良缘"成为必然‌
‌性格悲剧‌:黛玉的敏感与宝玉的叛逆加速了悲剧进程
金玉良缘终是情,木石前盟终是恩!
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含义
二、人物命运的具体呈现
‌宝玉‌:既得黛玉爱情(木石前盟),又得宝钗婚姻(金玉良缘),最终"意难平"而出家‌
‌黛玉‌:"琴边衾里总无缘"的谶语预示其爱情无果‌
‌宝钗‌:虽得婚姻但"齐眉举案"下是宝玉的精神逃离‌
三、曹雪芹的创作意图
通过太虚幻境判词和"终身误"曲词,作者揭示:
封建礼教对个人命运的碾压
美好事物在现实中的必然幻灭
"美中不足"的永恒人生缺憾‌
这种命运观并非消极认命,而是对时代局限的深刻批判,正如"无材可去补苍天"的自嘲,暗含对理想破灭的无奈‌。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