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远征A2百公里跨省行走:吉尼斯纪录背后的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未来展望
2025年11月20日,智元机器人远征A2(SNA210041BA00652号)成功完成从苏州金鸡湖到上海外滩的百公里跨省行走挑战,以106.286公里的成绩创下“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飞跃,更标志着其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用的关键一步。本文将深入解析此次挑战的技术亮点、背后的战略意义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挑战概览:百公里征程的技术考验
1. 核心数据与路线
- 行走距离:106.286公里,从苏州金鸡湖“东方之门”出发,穿越苏州、昆山、上海嘉定、普陀等多地,最终抵达上海北外滩。
- 时间跨度:11月10日夜间启动,持续至13日清晨,历时近三昼夜。
- 环境复杂度:涵盖市区道路、景区步道、国道省道、桥梁、盲道、坡道等多种地形,夜间需应对弱光、红绿灯识别、行人车辆干扰等挑战。
2. 关键技术支撑
- 快速热插拔换电系统:这是实现连续运行的核心。机器人可在无需关机状态下完成电池更换,换电过程仅需1分钟,充电1小时即可恢复大部分电量,彻底解决了长时作业的续航瓶颈。
- 多重传感器融合导航:加装双GPS模块,配合激光雷达、红外深度相机,构建了全天候感知系统。尤其红外传感器在夜间暗光环境下确保了持续感知能力,成功识别红绿灯、规避障碍物。
- 量产商用版本的可靠性:此次挑战使用的远征A2为标准量产机型,未做任何定制化改装,与客户交付版本完全一致。这充分证明了其硬件设计和软件系统的成熟度。
二、技术突破:稳定性与耐久性的极致展现
1. 40个自由度关节的协同控制
人形机器人全身40个自由度关节在百公里行走中需保持高度协同。智元的“小脑”平衡算法在此过程中经受了严苛考验,无论是平坦路面还是5度坡道、瓷砖路面的摩擦力变化,均能保持稳定姿态。挑战结束后,除足底橡胶层轻微磨损外,核心部件无任何损坏,印证了其机械结构的耐久性。
2. 3500小时可靠性测试的成果
远征A2在实验室已完成超3500小时的可靠性测试,覆盖不同斜率坡道、草坪、碎石路等多种工况。这种高强度测试确保了软件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下不出现漏洞或卡顿。正如智元高级副总裁王闯所言:“任何微小问题在百公里放大都会引发严重异常,3500小时测试正是为了消除这些隐患。”
3. 半自主控制模式的安全保障
考虑到复杂交通环境,挑战采用“人工辅助+机器人自主决策”的半自主模式。团队在红绿灯识别、动态路况等不可控因素下提供辅助干预,既保证了安全性,也为未来全自主运行积累了宝贵数据。
三、战略意义:从技术展示到商用落地的关键一步
1. 向公众直观展示技术成熟度
此次跨省行走旨在打破公众对人形机器人的固有认知。“从苏州走到上海是很多人都难以一次性完成的任务,但机器人做到了。”王闯表示,这直观证明了远征A2在本体硬件性能、平衡算法及耐久性上的成熟,为大规模商用奠定了信任基础。
2. 规模化商用的里程碑
远征A2已在2025年实现千台以上交付,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领域居全球首位。其多语言交互、人脸识别、自主导览、物品递送等功能已广泛应用于零售、餐饮、企业前台等场景。OTA升级机制(每两月一次)确保功能持续迭代,满足多样化需求。
3. 具身智能行业的标杆作用
此次挑战树立了人形机器人可靠性与耐久性的新标准。它向行业证明,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具备在真实复杂环境中执行长时程任务的能力,为物流配送、安防巡检、家庭服务等场景的应用打开了想象空间。
四、未来展望:智元机器人的2026年目标与技术演进
王闯在采访中透露了智元2026年的两大核心目标:
1. 实现“准零维护”
- 自主换电与充电:目前换电仍需人工协助,未来目标是让机器人自主完成换电、充电及简单故障修复,真正实现“放养式”运行。
- 独立任务执行:如在公园自主巡逻、识别危险场景并报警,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长周期任务。
2. 突破作业能力边界
- 提升递送品类与成功率:目前递送物品品类有限,计划通过优化抓取算法和末端执行器设计,实现更复杂物体的精准搬运。
- 长任务完成性:针对需要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任务(如工厂巡检、仓储分拣),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持续作业能力和决策准确性。
3. 技术升级方向
- 全身触觉技术:大规模应用触觉传感器,使机器人能感知物体材质、温度和力度,提升交互安全性和精细操作能力。
- 新型材料应用:开发更柔软、安全、亲肤的外层材料,让机器人更适应家庭等生活场景,降低碰撞风险。
五、行业影响:人形机器人时代的加速到来
智元远征A2的百公里行走挑战不仅是单个企业的技术突破,更折射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它证明了:
1. 续航不再是最大瓶颈:热插拔换电技术解决了传统电池容量限制,为长时程应用铺平道路。
2. 环境适应性显著提升:多重传感器融合与算法优化使机器人能在复杂城市场景中稳定运行。
3. 商业化路径清晰可见:从实验室原型到量产交付再到场景落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闭环正在形成。
正如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胡晓雯所言:“这项纪录诞生在吉尼斯创立70周年之际,以前沿科技展现了‘中国力量’。”智元远征A2的成功,不仅是中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骄傲,更是全球具身智能时代到来的重要信号。
结语
从苏州金鸡湖到上海外滩的106.286公里征程,远征A2用脚步丈量了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边界。这次挑战不仅是对过去技术研发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可能性的预演。随着准零维护、作业能力突破及新材料的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零售店员、家庭助手、工厂工人等角色,在各个领域深度融入人类生活。智元机器人的探索之路,正是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迈向成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