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阅读
  • 1回复

[娱乐八卦]前员工发长文控诉她职场霸凌?到底哪边的说法才是真相......[53P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3841
金币
549916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09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5小时前

昨天,一篇关于娱乐圈职场霸凌的长文横空出世,事件主角曾轶可瞬间就承包了热搜榜单!

11月17日上午,一位自称是曾轶可团队前员工的网友发布长文↓

在这份长达千字的控诉中,前员工记录了与曾轶可合作五年期间的多个冲突场景,称其在共事期间多次情绪失控。

不仅让工作人员主动私联粉丝、要求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还多次对工作人员进行言语羞辱、人身攻击、威胁等职场霸凌行为等。

据长文描述,早在2022年的8月23日,曾轶可就曾明确要求工作人员去主动私联某位粉丝,在被拒绝后,反而在群里辱骂工作人员“你有没有资格说这句话”。

2023年11月3日,曾轶可委托好友拍摄音乐节vlog和现场卡段,因其好友并未按合约要求提供足够数量的物料,前员工表示拒绝支付尾款。
曾轶可明知朋友不占理,却仍在群里辱骂自己工作人员。


又在去年8月7日,团队在三里屯某咖啡厅讨论工作时,曾轶可突然拍桌子爆发,刀叉弹起飞向工作人员脸部,并站起来指着对方大喊大骂。

再到今年7月12日的佛山演出彩排期间,曾轶可不仅当着全场工作人员的面点名羞辱她,还强行要求她到场协助非工作范围内的事情。

每一条指控都精确描述了时间地点和具体细节,并要求曾轶可为她的行为道歉。


好家伙!
里面随便爆一条出来,都足够让一个现在小有名气的艺人塌个大的了。
这不纯属糊作非为吗?

面对指控,曾轶可团队很快通过助理朋友圈做出反击,直指前员工是在“装委屈”。

还透露现团队同事曾被她刁难到“崩溃大哭”,是曾轶可本人因看到骂人截图“气到不行”才发出律师函。

更精彩的是,曾轶可粉丝在评论区揭露了极为关键的信息——
前员工实为“曾轶可私生粉”,由曾轶可前合伙人文雅安插在身边。

因此,她们怀疑她是因为没有被续用才选择报复的。

到这里,也就读懂了前面长文中,曾轶可要求私联粉丝时反问前员工的那句“你有没有资格说这句话”。
因为这位前员工,就正是从粉丝甚至私生粉“上位”的......??

不过,在对方回应后,这位前员工也没有就此作罢,而是再次相当硬气地喊话曾轶可团队来公开对质。

等啊等,又苦等了半个小时也没等到曾轶可团队的回应。
但是,却等到了曾轶可的前经纪人现身为她发声↓

他说,“谣言无成本,伤害有重量,别让你的正义感,沦为恶意的子弹”。
还表示曾轶可重情重义,是一个“从不抱怨,礼貌、谦卑、不善表达,心思细腻,很在乎他人感受,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女孩子”。

嗯......
反正两边都是文字料,网友倒也没啥可表态的。

但就算这洋洋洒洒一大篇好评文章出来,前员工的态度也是毫不动摇,唯一的诉求就是曾轶可道歉。

眼看这老半天也没甩出什么实锤,网友只好开始翻起曾轶可的旧账。
毕竟她之前的“光荣事迹”还真是蛮多的!

2009年,19岁的曾轶可凭借《快乐女声》走红,还曾在比赛中因独特的“绵羊音”让评委为她产生过严重分歧。

虽然她最终还是被留下了,但从此也多了一个黑称——“争议可”。

出道后,曾轶可的代表作《狮子座》火遍大江南北。
也正是这首歌,让千万听众哪怕不认识她这个人,也记住了七月份的尾巴和八月份的前奏是狮子座。

2010年,她参演王力宏自导自演的电影《恋爱通告》,与刘亦菲结缘。

杀青半年后,曾轶可主动发消息联系刘亦菲,她说:“我是可可,想念你。”

后来,二人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友,不仅多次被拍到一起外出,还会穿同款鞋、在微博小号分享日常等等。

但随着两个人越来越频繁的互动,再加上曾轶可的短发形象和暧昧行为,这段友情也迎来了绯闻争议......

当有人问曾轶可“世界末日来了后会做什么”,她说:“拉着刘亦菲一起跑!”
为刘亦菲宣传新片时,曾轶可在转发文案里写下:“眼里全是一个女人”。
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在小号用歌词隐晦表白刘亦菲。

随着绯闻越闹越大,刘亦菲经纪公司只好给出了相当直白的回应。

再到2015年刘亦菲与宋承宪恋情曝光,她俩便再也没了往来。

甚至在听到刘亦菲官宣恋情分手的消息后,曾轶可都曾多次通过新歌暗示,但最终都没有得到刘亦菲任何回应。


一番折腾过后,“弯恋直”、“炒作咖”等负面标签也随之而来。

在那时,曾轶可的大众形象原本还一直都是安静、内向的短发女孩。
但19年发生的这件事,却彻底改变了大众对她的认知。

2019年,曾轶可发文怒称在北京首都机场遭到某边检民警“刁难”。

甚至还以“九宫格图片”形式曝光了该人员的工作证件!

随后,目睹了现场情况的机组人员和路人纷纷现身爆料,曾轶可恶劣的行为也迅速遭到了大众的审判。


当时因为这事闹得太大,北京边检还为此发布情况通报。
原来民警不仅两次提示曾轶可脱帽检查都遭到拒绝,在依法进行人工复核时还遭到了曾轶可的辱骂。

随后,吃了个大教训的曾轶可这才出来发文道歉,称自己当时太“情绪化”。

也就是在这件事过后,曾轶可的事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哪怕这几年她的作品有在短视频平台小小翻红一把,巡演票房也依旧惨淡。

直至昨日,巡演主办方还出来现身说法,称因为曾轶可多次发表巡演相关消极内容导致票房崩盘。



虽然粉丝说这是主办方在“倒油”,但却被网友发现,主办早在8月就曾公开表达过对曾轶可团队的不满。

甚至,还公开了曾轶可的巡演售票情况。
不仅票价高于同咖位歌手一倍,有一档门票只卖出个位数,未售出的门票库存甚至占了半数。



不难看出,主办对曾轶可团队积怨已久。
巡演亏成这样,也难怪人家在这个时候出来发声明了......

截止今日发稿,曾轶可团队也仍未现身回应争议。

在她们看来,风波终会过去,冷处理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但早已支离破碎的大众形象,却永远无法再回来了!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3841
金币
549916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09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5小时前
曾轶可职场霸凌风波深度解析:从“绵羊音”到“争议漩涡”

2025年11月17日,娱乐圈因一则关于曾轶可职场霸凌的长文控诉再次沸腾。这起事件不仅将曾轶可推向舆论风口,也揭开了娱乐圈职场生态的冰山一角。结合近期热点新闻,我们对这一事件及相关背景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

一、事件核心:前员工千字长文控诉职场霸凌

11月17日上午,自称曾轶可前工作人员的网友发布长文,详细控诉其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遭受的系统性职场霸凌。控诉内容包括:

- 情绪失控与言语羞辱:2022年8月23日,因拒绝私联粉丝,被曾轶可在群聊中辱骂“你有没有资格说这句话?”;2023年11月3日,因工作分歧在群内公开羞辱。
- 人身攻击与暴力倾向:2023年8月7日,在三里屯咖啡厅会议中拍桌子导致刀叉飞向工作人员面部,并当众大骂;2025年7月12日佛山演唱会彩排时,当众点名羞辱并强派额外工作。
- 过度压榨:要求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甚至在离职后仍发送“7x24小时响应”指令。

控诉细节精确到时间、地点和具体场景,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前员工明确要求曾轶可道歉,并表示“再举报,我再发”,展现出强硬态度。

二、曾轶可团队与粉丝的反击

面对指控,曾轶可团队迅速通过现任助理在朋友圈回应:

1. 反指前员工“恶人先告状”:助理称前员工与主办方在群内喷脏,导致同事被刁难至“崩溃大哭”。曾轶可本人看到骂人截图后“气到不行”,反而安慰同事休息。
2. 质疑前员工动机:粉丝爆料该前员工实为“私生粉”,由曾轶可前合伙人文雅安插,因未被续用而报复。助理暗示其离职后试图引导舆论抹黑前老板。

此外,曾轶可前经纪人也发文力挺,称其“重情重义、礼貌谦卑、心思细腻”,指责谣言无成本,并呼吁网友不要成为“恶意的子弹”。

三、事件发酵:旧账新翻与公众形象崩塌

1. 2019年机场辱骂边检事件重提
曾轶可的职场霸凌指控让公众联想到其过往劣迹。2019年6月,她在首都机场因拒绝配合边检摘帽检查,对民警爆粗口并拍照泄露个人信息,引发网暴。北京边检通报其行为构成“干扰执法”和“侵权”,官媒批评其“法律意识淡薄”。此事导致其商演与综艺全面暂停,《我是唱作人》镜头被剪,音乐节邀约取消。

2. 巡演票房惨淡与行业信任危机
近年来,曾轶可的巡演屡屡受挫:
- 苏州站(2025年8月):票房数据显示1680元档仅售38张,整体上座率不足50%,主办方因“无法覆盖成本”取消演出。
- 天津站(2025年10月):同样因票房惨淡取消,主办方公开指责艺人团队“发表消极内容导致票房崩盘”,并指出艺人拿固定秀费“旱涝保收”,风险全由主办方承担。

这些事件暴露了曾轶可市场号召力的严重下滑,也反映出行业对其团队合作态度的不满。

3. 与刘亦菲的“弯恋直”绯闻余波
早年间,曾轶可与刘亦菲的密切互动引发“弯恋直”传闻。她曾在采访中称“世界末日拉着刘亦菲跑”,并在小号用歌词隐晦表白。刘亦菲恋情曝光后两人断交,此事虽未直接关联霸凌事件,但进一步削弱了其公众好感度。

四、娱乐圈职场霸凌的深层反思

曾轶可事件并非孤例,近期孙菲菲揭露导演职场暴力、白百何控诉《春树》剧组不公等事件,共同指向娱乐圈职场生态的畸形:

1. 明星特权滥用:部分艺人将工作人员视为情绪宣泄工具,缺乏基本职业尊重。曾轶可要求私联粉丝、24小时待命等行为,本质是对权力的滥用。
2. 风险分配不均:巡演中艺人拿固定秀费,主办方承担票房风险的模式,导致利益失衡。当票房不佳时,矛盾易激化为相互指责。
3. 维权机制缺失:娱乐圈工作人员维权困难,多依赖网络曝光。此次前员工通过长文控诉,正是缺乏正规维权渠道的无奈之举。

五、事件现状与未来走向

截至11月19日9时39分:
- 曾轶可本人及工作室尚未发布官方回应。
- 双方各执一词,缺乏实质性证据(如录音、聊天记录),争议持续发酵。
- 网友普遍对曾轶可持负面态度,认为其“艺德缺失”,将其与李宇春对比,呼吁行业规范。

可能的发展方向:
1. 曾轶可团队拿出证据自证清白:若无法提供有力反驳材料,其声誉将进一步受损。
2. 更多受害者站出来发声:前员工提及“不止发生在我身上”,或引发连锁效应。
3. 行业监管加强:此次事件可能推动娱乐圈建立更完善的职场权益保护机制。

总结

曾轶可职场霸凌风波是娱乐圈多重矛盾的集中爆发。从早期的“绵羊音”争议到如今的霸凌指控,她的职业生涯始终伴随着争议。此次事件不仅关乎个人品德,更折射出娱乐圈权力结构失衡、职业素养缺失等问题。对于公众而言,这不仅是八卦谈资,更是对公平正义和职场伦理的深刻思考。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我们期待能看到真相大白,并推动行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