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阅读
  • 2回复

[猎奇]古代社会,买卖一个丫鬟,需要多少钱?能换多少亩耕地?[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5429
金币
4896
道行
19523
原创
29455
奖券
18126
斑龄
201
道券
1055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2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08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39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08) —


最近几个月,作者陆续读了10多本关于中国女性地位变化的书籍,例如《中国妇女生活史》《中国婚姻史》《缠足》《内闺》等等,感慨颇多。一个问题出现了,在我国明清两朝,大户人家,购买一个丫鬟,到底需要多少钱?购买力如何?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甚至是近代历史上,是存在人口买卖的,截止近现代历史上,才一步步遏制、杜绝。尤其是每逢旱灾、蝗灾、水灾等,这种情况更多。作者以前,读过《中国自然灾害史》。每逢大灾之年,穷苦人家卖儿卖女的情况,越严重,而且价格越低。尤其是灾区,甚至仅仅需要几升米或者杂粮。
那么,在明清两朝,买卖一个丫鬟,到底需要多少钱呢?首先,我们看看《红楼梦》《金瓶梅》等文学作品的描述,也能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在《红楼梦》中,袭人告诉贾宝玉:“明儿赌气花几两银子,买他们进来就是了”,请注意,几两银子。虽然没有说具体数额,但大概范围已经确定。

在《金瓶梅》中,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却用五两银子另买一个小丫头,名叫小玉,伏侍月娘。又替金莲六两银子买了一个上灶丫头,名唤秋菊”。在这里,两个丫鬟,分别是5两、6两银子,也反映了明清两朝的实际情况。作者查阅了《金瓶梅》中,一系列丫鬟的价格,最便宜的3.5两,最贵的16两,出现了四五倍的差距。
这是因为,每个丫鬟的长相、技能不同,如果会一些技能或者手艺,价格肯定比较高。作者又查阅了清代两个买卖丫鬟的文献。雍正朝,大户人家买卖一个丫鬟,价格16两银子。作者认为,这个丫鬟属于有些技能或者手艺的,否则,不可能这个价格。

因为在乾隆朝,另一个大户人家,一次性购买了4个丫鬟,总价25两银子。从各个来说,应该是普通丫鬟。毕竟,在明清两朝,有技能、会手艺、长相比较好的丫鬟,有一定的晋升空间,例如姨娘或者妾。仅仅介绍丫鬟的价格,大家可能没有参考。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明清两朝的耕地价格,大家就能够理解,古代社会,女性的不容易。
从明朝崇祯朝,到清朝顺治朝,江南一亩耕地(上好的水田)的售价,大约都在2—4两银子左右。清朝康熙19年,增加到了一亩七八两银子。到了乾隆朝,每亩耕地的价格,增长到了13两银子,这与清朝经济复苏、人口迅速增长等因素有关,毕竟,人口翻了将近两倍,价格自然也会提升。这是江南水田的价格,如果是华北、西北的耕地,预计便宜一半。

换而言之,在明清两朝,一个普通丫鬟的价格,大体上与一亩耕地相当,可能会略低略高一点。在《红楼梦》中,刘姥姥得到了贾府的20两银子和其他各种物品。公正的说,20两银子,足够在北直隶购买几亩耕地。虽然不算多,但一家人的温饱,没有任何问题,标准的“自耕农”水平。很多穷困人家,卖儿卖女,充当丫鬟或者杂役,也是这个原因。

在小说《茶馆》里,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个十五岁的大姑娘,就值十两银子?”由此可见,在清朝末期,由于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的相互叠加,价格甚至出现了下降。

到了清朝末期,随着各种先进理念和思想的传入,国内出现了废除人口买卖的呼声。1909年,清朝终于拟定了《禁止人口买卖条款》。从理论上来说,禁止人口买卖。为何是理论上?因为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而且比比皆是。在一系列近现代小说中,类似的情况,仍然是存在的,甚至还出现了“旧婢”与“新婢”的区别。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昨天 15:4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汪洋小舟

UID: 453896


发帖
8584
金币
240
道行
1950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3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05
最后登录: 2025-11-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9小时前
清朝竟然也出过禁止人口买卖的条例。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1073
金币
528744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58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8:30
明清两朝丫鬟价格情况的多维度剖析
文学作品中的丫鬟价格呈现
在明清文学作品里,对丫鬟价格有着较为生动的反映。《红楼梦》里袭人虽未明确说出具体买丫鬟的银子数额,但提及“几两银子”,给出一个大致范围。而《金瓶梅》的描述更为详细,像用五两银子买小玉伏侍月娘,六两银子买秋菊做上灶丫头,且书中一系列丫鬟价格显示,最便宜3.5两,最贵16两,存在四五倍差距。这充分说明丫鬟价格并非固定,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长相和技能是重要因素,会一些技能或手艺的丫鬟,价格明显偏高,因为她们在大户人家能承担更多工作,有更高利用价值,有技能、会手艺、长相好的丫鬟还有晋升空间,可能成为姨娘或者妾,这也提升了其价格。

清代文献中的丫鬟价格记录
清代文献也记录了丫鬟买卖价格。雍正朝,大户人家买卖一个丫鬟价格是16两银子,从作者推测来看,这个丫鬟应具备一定技能或手艺,不然难以达到此价格。乾隆朝,一个大户人家一次性购买4个丫鬟总价25两银子,平均下来每个丫鬟价格较低,推测为普通丫鬟。这表明不同时期,丫鬟价格因丫鬟自身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且不同时期经济状况等也会影响丫鬟整体价格水平。

与耕地价格对比体现的女性地位
将丫鬟价格与明清两朝耕地价格对比,能更深刻理解古代女性地位。明朝崇祯朝到清朝顺治朝,江南一亩上好水田售价约2 - 4两银子;清朝康熙19年,增加到一亩七八两银子;乾隆朝,每亩耕地价格增长到13两银子,这与清朝经济复苏、人口迅速增长有关,人口翻倍使得需求增加,价格随之提升。而华北、西北耕地预计比江南便宜一半。对比发现,明清两朝一个普通丫鬟价格大体与一亩耕地相当,可能略低略高一点。这反映出当时女性地位低下,在家庭经济中,女性如同耕地等财产一样可被买卖,她们缺乏基本人身自由和权利,命运被他人掌控。

不同时期丫鬟价格变化及原因
从《茶馆》中“一个十五岁的大姑娘,就值十两银子?”可知,清朝末期丫鬟价格出现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自然灾害频繁,加上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百姓生活困苦,卖儿卖女现象增多,市场上丫鬟供应量增大,而需求并未相应增加,导致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下降。同时,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理念和思想传入,国内出现废除人口买卖呼声,1909年清朝拟定《禁止人口买卖条款》,虽理论上禁止人口买卖,但实际生活中仍普遍存在,不过这种政策导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口买卖市场产生冲击,影响丫鬟价格。

丫鬟买卖现象反映的社会问题
丫鬟买卖现象在明清两朝普遍存在,反映出当时社会诸多问题。一方面,社会等级森严,大户人家凭借财富和权力可以随意买卖人口,将女性视为私有财产,这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另一方面,贫困家庭在遭遇自然灾害或生活困境时,只能通过卖儿卖女来维持生计,说明当时社会保障体系缺失,百姓缺乏基本生存保障。而且,这种人口买卖行为严重侵犯人权,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直到近现代,随着社会变革和进步,人口买卖现象才逐渐得到遏制和杜绝。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