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蒙古单方面撕毁协议、澳大利亚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变得愈加严峻。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块面积几乎与台湾省相当的超级煤田突然被发现,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局势。这片被誉为“黑色宝藏”的煤田,位于中国的陕西、山西和内蒙古三省交界处,总面积达3.12万平方公里,储藏着巨大的能源潜力,足以改变中国长期以来对外依赖能源进口的局面。
这片煤田名为神府-东胜煤田,横跨鄂尔多斯盆地的核心区域。神府煤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的神木和府谷一带,而东胜煤田则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两大煤区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已探明的最大煤田,整体面积与台湾省几乎相当。放眼望去,这片黑色的大地延绵不绝,成为了自然的奇观。
更令人震撼的是其丰富的资源储量。目前,神府-东胜煤田的煤炭储量已经超过2300亿吨,占中国已探明储量的30%以上。根据预测,总储量可能达到6690亿吨,这意味着这片煤田的资源足以满足中国的需求长达223年。煤层的平均厚度为19.67米,最浅的地方只有4到5米,部分地区甚至可以露天开采,条件非常优越。
神府-东胜煤田出产的煤炭质量堪称世界顶级。主要以特低灰、特低硫的长焰煤和不粘煤为主,发热量高达每公斤28-30兆焦耳。这样的煤炭不仅燃烧时释放的有害物质少,符合环保标准,而且热值高、硫、氮、灰含量低,非常适合用于火力发电,也有巨大的化工应用价值。正因为如此,这片煤田的能源供应对于保障中国的电力供应至关重要,发电效率远高于普通动力煤。
神府-东胜煤田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一亿四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当时的气候由暖湿转为暖干,茂盛的植物在特殊的地质环境中逐渐被埋藏并碳化,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巨大煤田。这里的地质结构相对简单,煤层大多水平分布,断层少,顶底板稳定,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得煤炭开采变得更为容易。
然而,尽管中国的煤炭资源如此丰富,2022年中国仍然进口了近3亿吨煤炭。这引发了人们对国内煤炭资源利用的疑问。尽管2022年中国原煤产量高达45.6亿吨,但由于某些因素,仍需要依赖进口。进口煤炭不仅能保证供应的稳定性,还可以保护国内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采。而从经济角度看,进口煤炭尤其是来自澳大利亚的煤炭,运费往往比从内蒙古运输煤炭更为便宜。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仍然在钢铁工业中对优质焦煤有着巨大的需求。2022年,中国焦煤产量为2.34亿吨,但实际需求却达到4至5亿吨,差额只能通过进口来弥补。
从军事战略角度看,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稳定的能源供应对于国家的战略安全至关重要。神府-东胜煤田作为中国能源版图中的一颗“压舱石”,在国家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这片位于内陆的煤田,与沿海的能源基地相比,其安全系数和抗风险能力更强,能有效增强中国的能源保障。
随着国家能源战略逐步西移,神府-东胜煤田的开发成为重点。以此为基础的“神华工程”已被列为四大跨世纪工程之一,标志着这片煤田不仅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也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使命。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将继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据预测,到2035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仍将保持在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