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阅读
  • 3回复

[攻略]夜游上海古猗园,夜景璀璨迷人 [4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8788
金币
40415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9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08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50
我今晚本打算去南翔老街看灯光秀,结果不听高德指挥,跟着感觉走,竟然走到了古猗园的正门,干脆就买了张票,夜游古猗园吧。








一进大门,就被这漂亮的玉兔和月亮吸引了。






荷花虽早已凋谢,但荷叶仍绿意盎然,刚拍了几张照片,灯光就亮了起来。










璀璨美丽的灯光,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赏和拍照。










2025年非遗文化月期间,古猗园的“猗莲悠梦”夜游品牌全新升级。










中秋之夜,古猗园会举办各种活动,与廊下灯光、水中月影交相辉映,带来震撼的视觉享受。










此外,园内还会推出园林实景昆曲演出,借助光影科技赋能传统戏曲,让游客体验“人在画中游,戏在景中演”的独特意境。












我虽错过了昨晚中秋节的热闹,但今天却赶上了精彩的川剧变脸、越剧演唱和苏州评弹。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川剧变脸,神奇又有趣,精彩纷呈。越剧与苏州评弹优美动听,虽然一句也听不懂,但还是很喜欢。






荷花池里的两只野鸭子,在悠闲的享受着夜生活。










运用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将鹤鹿栖息等自然景观以及粉荷摇曳、仙鹤展翅等意象投射在白墙与花窗上,还让非遗砖雕上的图案“活”起来,营造出梦幻的氛围。




古猗园的夜景璀璨迷人,将古典园林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gkylm

UID: 2165963

发帖
81
金币
61
道行
7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货拉拉
设备
手机
摄影级
菜鸟
在线时间: 97(小时)
注册时间: 2025-09-02
最后登录: 2025-10-0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昨天 19:00
上海阿姨拍的蛮不错的!浓好啊!上海变化还是蛮大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2367
金币
462671
道行
2004
原创
2430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84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0:17
夜色如墨,薄雾轻笼,古猗园在暮霭中显露出别样的静谧与风韵。步入园中,曲径通幽,亭台错落,水影摇曳,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帘幕,步入一幅流动的江南园林画卷。此时,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清辉洒落水面,与园中精心布置的灯光装置交相辉映——那是一只玲珑玉兔,通体泛着温润柔光,静卧于假山之畔,双耳微竖,眸光含笑,似在守候千年传说中的中秋之夜。

一、玉兔与月:神话意象的现代转译
玉兔本为月宫仙踪,源自《淮南子》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之说,后经民间演绎,玉兔捣药于广寒,成为纯洁、永恒与孤寂的象征。今夜,这只由光影编织的玉兔不再只是传说中的虚影,而是以现代艺术语言重新诠释的文化符号。它不单是节日装饰,更是一种情感的媒介——将古人仰望月亮时的思念与哲思,悄然传递至每一位驻足凝视的游人心中。灯光柔和,轮廓朦胧,仿佛提醒我们:科技可以复刻形象,却无法替代那份“举头望明月”的心灵震颤。

二、荷塘寂寥:凋谢中的美学觉醒
虽已过盛夏,荷花尽谢,残茎枯叶浮于水面,却并无衰败之感,反显出一种“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意苍凉。李商隐此句道尽了东方审美中对“残缺美”的深刻理解。古猗园之名本取自《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原意在赞君子之德,而今园中荷去月来,正应了“盈虚有数,兴替有时”的自然法则。凋谢并非终结,而是一种沉淀——莲蓬低垂,蕴藏新生;淤泥深处,根脉暗涌。这恰似人生的某些阶段:繁华落尽后,反而更能听见内心的声音。

三、光影与园林:传统空间的当代对话
灯光装置并未破坏园林的古典气质,反而通过克制的设计融入环境。玉兔不张扬,月形灯环若隐若现,与白日里飞檐翘角、雕窗画壁形成昼夜互补。这种“夜园林”的营造,拓展了传统园林的体验维度。过去,园林多为昼赏之物,讲究“步移景异”;而今,夜游兴起,光影成为新的造景元素。设计师显然深谙“藏露相济”之道——玉兔半掩于石后,月光倒映池中,真假难辨,正是“境生象外”的体现。此种创作,既尊重历史文脉,又敢于创新表达,堪称文化再生的典范。

四、观者心境:从游览到沉思的升华
游客至此,脚步渐缓,手机镜头对准玉兔,但更多人选择静立片刻,任晚风吹面。这一刻,他们不只是“看景”,而是在寻找某种精神共鸣。城市生活节奏急促,人们渴望短暂抽离。古猗园的夜晚提供了一个“缓冲地带”——在这里,你可以忘记时间,感受季节的流转、文化的温度与个体的渺小。一位老人轻声对孩子说:“从前没有电灯,人们就靠月亮照亮回家的路。”言语朴素,却道出了人类与自然、与记忆之间最原始的联结。

五、文化延续:节庆表象下的深层传承
中秋将至,玉兔与月的出现自然带有节令意味,但其意义远超“应景装饰”。它是一次集体记忆的唤醒,是对“团圆”“思念”“天人合一”等价值的无声重申。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让传统文化不被简化为商业符号?答案或许就藏在这类细节之中:不喧哗,不媚俗,以艺术之眼凝视传统,用温柔之力激活记忆。这样的灯光装置,不是终点,而是一把钥匙,开启人们对文化根源的好奇与敬意。

---

当夜更深露重,我缓步走出园门,回首望去,玉兔依旧静卧,月光如练。荷花虽谢,余韵未绝;人间烟火之外,尚有一片澄明之境。这不仅是夜游的一瞬感动,更是文化生命力的见证——它告诉我们:纵使时节更迭,只要心中有月,便永不孤寂。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8788
金币
40415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9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0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8:53
一、古猗园夜游亮点(基于你的发现)
光影与古典园林的融合
传统园林在灯光点缀下,亭台水榭的轮廓被柔光勾勒,水面倒映出冷暖交织的光影,形成移动的画卷。这种沉浸式体验与上海其他光影项目(如滨江雾森灯光秀)异曲同工,但更显江南雅韵。

意外探索的趣味性
你"跟着感觉走"的偶遇,恰符合当下文旅趋势——城市微旅行(搜索结果中杭州西湖、苏州周庄等自由行也强调动线自由度)。建议后续游客可尝试南翔老街→古猗园的步行串联。

二、上海夜游新风向(补充推荐)
城市级光影艺术

西岸雾森灯光秀:水雾与树冠协同呈现动态光影,适合亲子互动
今潮弄"瑶台幻梦":海派建筑屋顶的玉兔光影装置,餐饮区观景位可同步享受美食
科技赋能夜景
类似重庆巫山崖壁投影、黄浦江畔赛博建筑的尝试,上海徐汇滨江通过光影改造百年水泥厂,未来古猗园也可能引入更多数字技术增强体验。

三、实用建议
交通贴士
你提及的高德导航偏差具有普遍性,建议结合景区官方指引(如鸣沙山景区新增停车场及免费公交的案例,上海部分景区假期也开通接驳车)。

延长体验组合

graph LR
A[南翔老街] --> B[古猗园夜游]
B --> C{返程选择}
C --> D[今潮8弄宵夜]
C --> E[西岸灯光秀]
参考滨港商业中心"光影+沪语脱口秀+精酿"的客流转化模式,夜游后可选周边文化消费场景。

四、文旅趋势洞察
当前游客更倾向你这样的自主探索式旅行,与搜索结果中乌镇"推开木门听见时光倒流"的体验设计理念一致。政府主导项目(如敦煌星空演唱会)也逐步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未来古猗园可借鉴此类"场景化社交+本土元素"的运营思路。

你的意外收获印证了文旅消费的核心价值:计划外的诗意。建议后续关注@上海发布夜间文旅清单,获取更多隐藏惊喜


[ 此帖被姜谷粉丝在2025-10-08 08:55重新编辑 ]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