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阅读
  • 1回复

[中文MV]许嵩《拆东墙》MV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8225
金币
430661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06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24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8225
金币
430661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06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2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4小时前
《拆东墙》MV 是一则“用温情包装冷现实”的寓言。导演陈映之把镜头调成昏黄旧照片,让时空停留在“拆”与“被拆”的临界——碎瓦、断壁、人头攒动的小馆,像极了一幅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被撕掉后半卷,只留下“酒馆将塌”的悬念。

许嵩自己在画面里几乎“零表演”:抱臂旁观、低头走过、远远坐在残墙下。这种“置身事外”的调度,反而把叙事权交给观众——我们成了拆迁队同谋,也成了酒馆老板的最后一拨客人。镜头语言因此带一点黑色幽默:墙外写“拆”,墙内仍有人举杯;推土机轰鸣,账台上的算盘珠子还在惯性跳动。欢闹与崩塌同步,就是“兴也苦亡也苦”的视觉注脚。

美术上,MV 刻意做“旧”:低饱和色调、胶片颗粒、浅景深,让画面像被尘土覆盖。唯一鲜亮的红色是“拆”字,却出现在最不该出现的位置——酒馆招牌的残片上。这一笔高饱和,像利刃划开怀旧滤镜,提醒观众:这不是历史故事,这是此刻正在发生的现实。

音乐与影像的咬合也值得一提。副歌前那段 R&B 吉他滑奏,恰好配合镜头推近老板佝偻的背影;鼓点一下,瓦砾应声而落——声音替画面完成“拆”的动作,让“视听同拆”成为隐性暴力。到最后一句“当时的明月换拨人看”,导演干脆把镜头拉到夜空,明月无恙,人间瓦砾成灰。哲学意味在此显形:墙可复建,月恒在天,唯有人被时代连根拔起,却连回声都传不出。

所以,这支 MV 的“牛”不在炫技,而在“舍得”——舍得让主角无声,舍得让色彩蒙尘,舍得让温情与残酷同框。它把批判藏进留白,把绝望写成日常,把“拆”字拍成一句欲言又止的叹息:  
墙倒了,片尾字幕升起,我们仍在片外继续拆迁——拆旧屋、拆回忆、拆自己的立足之地。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