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1回复

[数码讨论]马云要再造一只“蚂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8103
金币
429823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0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5小时前

作者|王晗玉

编辑|张帆

摘要:云锋金融沉寂近3年后,股价涨超115%。

云锋金融在Web3生态内的动作节奏越来越快。

9月17日,其全资子公司发行一单RWA(Real-World Asset Tokenization,实物资产代币化),实物资产为FOF(基金中的基金)份额。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其区块链技术团队支持下,云锋金融独立完成的首个RWA项目

如果说此前投资Pharos公链、升级证券交易牌照、“囤币”等动作还仅被视为战略储备的信号,此番云锋金融亲自下场操盘RWA,则明确体现出其Web3布局与传统业务融合的趋势。

今年7月15日,停更接近3年的云锋金融官方公众号再度发声。首份公告即宣布,将在现有保险与金融科技业务的基础上,战略布局Web3、RWA、数字货币、ESG零碳资产领域及AI等领域,并探索上述领域与其保险公司各项应用场景相连的创新。

其后该公司在Web3领域动作不断。与此同时,云锋金融在资本市场上股价也是一路高涨。根据Wind数据,自7月15日官宣战略以来,至9月19日云峰金融股价累计上涨115.66%

云峰金融区间涨幅,图源:Wind

加码Web3,马云再造一只“蚂蚁”?

进入9月以来,云峰金融“官宣”的频率明显变高。

9月1日,其官宣与蚂蚁数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战略投资Pharos公链。

9月2日,云峰金融公告已于公开市场累计购买10000枚以太币(ETH)作为储备资产,总投资成本为4400万美元。

9月5日,云锋金融委任复星集团联合创始人梁信军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后者在Web3区块链、人工智能及元宇宙领域有较多投资经验。

9月9日,云锋金融旗下云锋证券获批将现有证券交易拍照(一号牌)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9月16日,云锋金融完成配售1.91亿股,募资11.7亿港元,部分款项将用于推出全面的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及相关的投资管理服务。

来到9月17日,其独立完成的首单金融资产RWA终于发行。

Wind数据显示,云锋金融第一大股东为Jade Passion Limited,持股比48.41%,虞锋透过多层控股结构,实际控制云锋金融47.25%的股份。同时云锋金融执行董事、代理行政总裁黄鑫与马云分别持有上海云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60%、40%股份。

也就是说,尽管马云并不在云锋金融公开披露的董事之列,但两者关系十分密切。

云峰金融董事成员 图源:企业2024年年报

也正因为此,马云一向被市场视为云锋金融的话事人之一。当下,伴随后者在虚拟货币、RWA等领域加快布局,市场又生猜测,云锋金融会否像蚂蚁集团之于阿里巴巴一样,成为Web3时代马云打造的又一个虚拟资产平台?

此前蚂蚁集团的前身支付宝,为解决淘宝交易的信任与支付痛点,从阿里巴巴电商生态中成长起来。通过为电商平台内海量商家与用户提供支付、担保、清算等基础设施服务,支付宝在阿里生态的闭环中积累了庞大的交易数据与用户基础,并在此之上延伸出花呗、借呗等信贷业务以及金融科技业务,逐步成长为独立的金融科技巨头。

眼下,云锋金融不仅加码虚拟资产战略储备,又与蚂蚁数科等“蚂蚁系”公司展开业务协同,成长路径似乎逐渐与蚂蚁集团呈现出共同之处。

月内涨超100%,“蚂蚁概念股”?

伴随云锋金融高频“官宣”,其股价上涨的斜率也变得更高,9月内涨幅已达101.03%。

实际上,近几个月内H股一直呈现“沾币即涨”的景象

如6月24日,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证券交易牌照,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次日股价单日暴涨198%。7月15日,中国三三传媒公告开展申请稳定币牌照的筹备工作,7月16日收涨71.88%,年内累计涨幅已达1800%。此外,耀才证券金融、云锋金融等10家港股稳定币概念股也在今年累计涨幅超过100%。

这主要源于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政策的积极转变。5月21日,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为行业合规奠定基础的同时,也瞬间点燃资本市场情绪,令相关个股备受追捧。

除了撞上市场整体的“稳定币行情”,梳理云锋金融每一轮股价上涨,通常也伴随着蚂蚁集团在虚拟资产领域又有新进展。

4月25日,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收购耀才证券的消息传出,云锋金融后一个交易日随即大涨超过50%;6月,蚂蚁集团申请稳定币牌照的消息传出,云锋金融再度上涨;9月初,云锋金融与蚂蚁数科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再度开启前者快速上涨的势头。

同被视为阿里系成员,战略合作与业务协同强化了市场对云峰金融Web3生态布局的信心。也是基于这些千丝万缕的背景联系,云锋金融被部分观点视为港股市场上的“蚂蚁概念股”。

那么资本市场为何看好“蚂蚁概念股”,不到一个月内即给出一个翻倍的涨势?

一方面,香港稳定币法案落地后,市场前景逐渐被打开。云锋金融拥有香港 1、4、6、9 号全牌照优势,可合法持有以太坊等虚拟资产,亦可在香港合规探索链上基金、链上支付、代币化保险等业务。

当前,虚拟资产与传统金融的融合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进行,RWA呈现较大发展潜力。合规的交易平台是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桥梁。同时在云锋金融开展业务的主阵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则给予其发展虚拟资产交易的天然优势。

另一方面,云锋金融通过控股万通保险,在保险单据、基金收益权等资产上链方面具备优势——这类资产天然适合上链处理,可提升资产流动性,优化理赔流程——为传统保险业务打开新的增长空间,进而与资管、证券等板块产生协同效应。

金融+科技协同,回归基础服务

相比提高资产流动性等功能性意义,云峰金融日前发行的RWA信号意义更明显。这意味着其具备独立支持现实资产代币化的能力。而对于当前担当业绩主引擎的保险业务,RWA为市场带来的想象空间更大。

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云锋金融上半年实现保险收入15.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4.86亿港元,同比增速达142%。

其中,新造业务年度化保费为22.22亿港元,同比增长107%;新业务价值6.1亿港元,同比增长81%。旗下万通保险国际的新业务净营运利润达到6.86亿港元,同比增长21%。

这显示云峰金融持有大量保单等保险类资产。RWA将这类资产代币化,实现存量资产盘活,将原本静态的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数字资产,提升了资产流动性,同时令保险公司可在全球DeFi市场获取更低成本资金,拓宽融资渠道。

再向前一步,智能合约的应用实现了收益分配、代币转让等流程自动化,降低操作成本和人为失误,同时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性增强了资产透明度,传统保险业务有望借此开辟服务费、管理费等新的收入来源,进而提升未来盈利预期。

除眼下可见的“金融+科技”业务协同之外,云峰金融在Web3领域更重的布局或仍在基础设施层面。

早前在2017年比特币与区块链第一轮火爆的阶段,马云就曾表示,“对于比特币,我没有太大的兴趣,我想知道的是,比特币可以给社会带来什么?”其后对于区块链其也提到,“区块链不可能也不应该用来一夜暴富,区块链必须解决社会问题。”

再结合近期投资公链、升级交易牌照等一系列动作,可见对于布局区块链,马云向外界传递的思路与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类似,主要聚焦在搭建基础设施层面。

来到当下,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携带的标签从“一夜暴富”逐步转向“产业赋能”,这种转向不仅让技术回归产业本质,也让生态协同呈现新的形式。当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或可想象,如云锋金融等一类参与方搭建的底层平台,通过吸引传统资产转移到链上流动、交易,或可形成另一个“Web3版淘宝”式的生态

不过,回到云锋金融自身,当前加密资产价格仍有波动,其曾表示在购入ETH之后,还将购入更多数字资产作为储备资产,这也有可能导致公司资产价值波动,进而影响投资者收益。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看法。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我们无意为交易各方提供承销服务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资质或牌照方可从事的服务。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8103
金币
429823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0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5小时前
深度解读|云锋金融高调进军Web3:马云的“蚂蚁2.0”蓝图正在浮现?

---

一、战略重启:沉寂三年后,云锋金融全面转向Web3生态

自2021年中以来,云锋金融(Yunfeng Financial Group, 股票代码:00376.HK)长期处于低调状态,业务更新近乎停滞。然而,2024年7月15日,其官方公众号时隔近三年首度发声,宣告公司将开启一场深刻的战略转型——以保险与金融科技为根基,全面布局 Web3、RWA(实物资产代币化)、数字货币、ESG零碳资产及人工智能五大前沿领域。

这一声明并非空谈口号。在随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云锋金融密集发布十余项重大动作,涵盖牌照升级、数字资产储备、战略合作、股权融资、董事任命以及首单RWA发行等关键节点,展现出极强的执行节奏和清晰的战略路径。

> 这不仅是一次业务拓展,更像是一场“系统级重构”——将传统金融资产注入区块链底层架构,推动金融服务从“中心化机构主导”向“去中心化平台协同”演进。

---

二、核心动作解析:构建“金融+科技+链上基础设施”的三位一体生态

1. 战略布局清晰:全链条覆盖Web3核心要素
| 动作时间 | 关键事件 | 战略意义 |
|----------|--------|---------|
| 9月1日 | 宣布与蚂蚁数科合作,战略投资Pharos公链 | 获取底层技术支持,打通蚂蚁生态资源 |
| 9月2日 | 公开市场购入1万枚ETH(约4400万美元) | 建立数字资产储备,增强链上流动性能力 |
| 9月5日 | 梁信军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 引入Web3/元宇宙/AI领域资深投资人 |
| 9月9日 | 云锋证券获准升级为可交易虚拟资产的一号牌券商 | 合规开展加密资产交易服务 |
| 9月16日 | 成功配售募资11.7亿港元 | 支持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建设与资管服务开发 |
| 9月17日 | 发行首单FOF基金份额RWA项目 | 实现现实资产上链闭环,具备自主代币化能力 |

这些举措环环相扣,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战略链条:  
资金准备 → 牌照合规 → 技术协同 → 团队加持 → 生态共建 → 资产上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RWA项目由其内部区块链团队支持完成,标志着云锋金融已具备自主研发与运营能力,不再依赖外部技术服务商,这是迈向真正“自主可控”Web3平台的关键一步。

2. 资本市场的强烈回应:股价月内翻倍,成为“蚂蚁概念股”代表

自7月15日战略宣布以来,截至9月19日,云锋金融股价累计上涨115.66%,仅9月份单月涨幅即达101.03%,远超同期恒生指数表现。

这背后不仅是单一利好驱动,而是多重预期叠加的结果:

- 政策红利释放:2024年5月2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通过立法程序,确立了稳定币发行的法律框架,极大提振市场信心。
- 行业趋势共振:“沾币即涨”成为港股阶段性特征。国泰君安国际、中国三三传媒、耀才证券等因涉“虚拟资产”概念而股价飙升。
- 关联效应放大:作为与“蚂蚁系”关系密切的企业,每当蚂蚁集团传出新动向(如收购耀才证券、申请稳定币牌照),云锋金融都会被市场视为直接受益者,形成强烈的“情绪联动”。

> 在当前缺乏明确盈利模型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给予高估值的核心逻辑是:押注未来生态位——谁能在合规前提下率先建成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世界的“桥梁”,谁就可能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基础设施提供商”。

---

三、深层逻辑剖析:为何市场相信“云锋=蚂蚁2.0”?

尽管马云并未直接出现在云锋金融董事会名单中,但其实际控制人身份不容忽视:

- 执行董事黄鑫与马云共同持股上海云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占股60%、40%),该公司为云锋系核心控股平台。
- 第一大股东Jade Passion Limited持股48.41%,虞锋通过多层结构控制公司47.25%股份,二人均为“云锋基金”联合创始人。
- 此次引入梁信军(复星联合创始人)亦强化了“云锋系”网络的资源整合能力。

这种“阿里基因+云锋资本圈层+蚂蚁技术支持”的组合,使得云锋金融天然具备三大独特优势:

| 优势维度 | 内涵说明 |
|----------|---------|
| 资本背书强大 | 根植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营资本网络之一,融资能力强,抗风险能力高 |
| 技术协同潜力大 | 与蚂蚁数科合作意味着可接入AntChain、ZAN等成熟区块链底层,大幅降低研发成本 |
| 业务场景丰富 | 控股万通保险,拥有大量可代币化的保单、年金、基金收益权等优质底层资产 |

若将蚂蚁集团的发展路径类比来看:
> 支付宝起源于解决淘宝交易信任问题 → 积累用户与数据 → 拓展信贷、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 → 最终成长为独立金融科技平台。

那么今天的云锋金融,正试图复制这一模式:
> 以保险资产为起点 → 推动RWA实现资产数字化 → 构建合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 吸引全球传统资本进入DeFi生态 → 打造“Web3时代的资产流转中枢”。

换句话说,它不是要做一个“炒币平台”,而是要成为“让天下没有难上链的资产”的金融服务商——这正是马云当年对区块链本质的理解:“必须解决社会问题。”

---

四、RWA的真实价值:不只是技术试验,更是商业模式革命

本次发行的RWA产品为FOF(基金中的基金)份额代币化,虽非首次在全球出现,但在香港市场尚属罕见,且由金融机构独立完成全流程操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其深远影响:

(1)对传统金融的价值重塑
- 提升流动性:原本锁定期长、转让困难的私募FOF份额,可通过代币分割成小额单位,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
- 扩大投资者范围:打破地域与资质限制,吸引全球合格投资者参与,包括DAO组织、链上钱包账户等新型主体。
- 优化定价机制:基于链上实时交易数据形成动态公允价格,替代传统估值中的信息不对称。

(2)对保险主业的赋能延伸
万通保险持有海量长期保单、分红险、万能险等合约,这些本质上都是“未来现金流承诺”。一旦实现RWA化:
- 可打包成“保险收益权代币”,用于质押融资或出售给偏好稳健收益的资金方;
- 利用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理赔分配、分红派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 开辟“代币化保单二级市场”,保险公司从中收取管理费、服务费,形成新收入来源。

(3)对未来金融生态的奠基作用
当越来越多的传统资产(房地产、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碳信用)被代币化并流通于链上时,一个全新的“混合型金融市场”正在成型:
- DeFi协议可将其作为抵押品,提供杠杆借贷;
- DAO治理可基于代币权重进行投票决策;
- AI驱动的自动化做市商(AMM)可为其提供持续流动性。

而云锋金融的目标,正是抢占这个新兴市场的入口级位置——成为第一批获得监管许可、拥有真实资产池、具备技术能力的“跨链中介”。

---

五、挑战与隐忧:光环之下,仍需理性审视风险边界

尽管前景广阔,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云锋金融面临的几大潜在挑战:

1. 资产波动风险
公司已明确表示将继续增持数字资产作为储备,目前持有的1万枚ETH价值约4400万美元。若加密市场价格剧烈回调,可能导致账面亏损,影响财务稳定性。

> 解决路径:建议采用“分阶段建仓+对冲工具组合”策略,避免一次性暴露过大头寸。

2. 监管不确定性
虽然香港目前已发放多个虚拟资产相关牌照,但具体实施细则仍在完善中,尤其是涉及跨境结算、反洗钱审查、客户KYC标准等方面,仍存在合规灰色地带。

> 应对建议:加强与证监会沟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争取成为“监管沙盒”试点单位。

3. 技术落地难度
RWA看似美好,但现实中面临诸多难题:如何确保链下资产的真实性?如何建立可靠的预言机机制?如何处理法律管辖权冲突?

> 破局方向:依托蚂蚁数科的技术积累,探索“混合架构”——链上记录所有权,链下保留司法追索权,形成双重保障。

4. 市场竞争加剧
除云锋外,富途、老虎证券、渣打银行、星展银行等均已布局虚拟资产服务;同时,多家SPAC公司也在筹划进入RWA赛道。未来市场份额争夺将愈发激烈。

> 差异化策略:聚焦“保险+资管”垂直领域,打造“最懂传统金融的Web3平台”,而非泛化竞争。

---

结语:一场静悄悄的金融范式转移正在进行

云锋金融的崛起,绝非偶然。它是政策松绑、技术成熟、资本觉醒、生态协同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一个深层次的趋势变化:

> 金融的本质从未改变——资源配置与信任传递;但实现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迁移。

从纸本合同到电子系统,再到区块链账本;从柜台办理到手机App,再到钱包地址交互;从人工审核到AI风控,再到智能合约自治——我们正站在一次金融基础设施代际更替的历史关口。

而云锋金融所做的,或许正如当年支付宝之于电商一样:在一个尚未被充分定义的新世界里,搭建第一座通往未来的桥。

至于这座桥最终能否通向“Web3版的蚂蚁帝国”,时间会给出答案。但至少现在,信号已经足够清晰:马云的下一张棋盘,已在链上铺开。

---  

-本文作者:王晗玉  
编辑:张帆  
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