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1回复

[美食文化]海南十大名面 [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3680
金币
29688
道行
38009
原创
2416
奖券
4894
斑龄
135
道券
111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06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9-1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23



海南,又称为珠崖、宴做,或是儋耳,又或是琼台。其它别称还有崖州、琼州、琼崖,以及被誉为“海外”、“南极”、“天涯”的祥厅、“海角”、“南天”和“椰岛”等。被誉为“南海明珠”、“天然氧吧”、“长寿岛”“中华热带明珠”等,以其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著名的亚龙湾、三亚湾、天涯海角等海滩,以及南海观音、大小洞天等景点,展现了海南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的海南国际旅游岛赛事,更是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在旅游瞩目的海南,美食文化也是极具特色。也是大家必打卡的一大亮点。海南人也爱吃面,但比起吃面,海南人更爱吃粉,海南的特色粉也是南派面的代表之一,在每个城市都能找到自己独有的米粉, 比如文昌抱罗粉、后安汤粉、 陵水酸粉、 儋州米烂等等,其中不乏出众者,但要说海南米粉(面)中的扛把子,当数以整个海南省冠名的“ 海南粉”。海南旅游必吃面食,接下来盘点一下海南的十大名面,打卡海南,不容错过的美味!



海南腌面,腌即拌的意思,海南地道的美味小吃,很多人都知道海南粉,但对海南的特色拌面却了解得不多,海南腌面最早发源于广东的梅州地区,是传统客家人的特色小吃,如今在海南的早餐摊上却很容易吃到特色腌面。

吃腌面也是海口人的一大特色,一份美味可口的海南腌面,更是一份深沉的海口味道。早餐和夜宵的必备小吃之一。虽源自梅州腌面,但是海南腌面与其已经有很大区别。海南的腌面则会在里面放上多种多样的配料,调料汁比梅州腌面也更加独特,且风味更足。

海南腌面现已成为海口不可缺少的代表性美食,在海口的老街,会有很多不同的腌面摊。腌面普遍选用的都是细面条,这种细面条久煮不烂,面条入嘴之后非常顺滑,同时又有一定的弹性,所以较一般的面条更好吃。另外配上经过特别烹煮的猪杂、瘦肉、牛腩等配菜,外加葱花和芝麻,一碗传统地道的海南腌面就可以享用了。



海南粉,广为人知的海南美食,海南粉有两种,一种是粗粉放入汤汁中,加入猪肉或牛肉及各种调味料和配菜组成的。另一种是细的米粉主要用于凉拌,吃着口感清爽。

其主要做法是用大米、番茨粉为原料制成米粉,加上老抽、蒜泥、花生油或芝麻油、煮熟的黑豆芽、牛肉丝、炸鱿鱼丝、油炸花生米、炒芝麻仁末、脆炸面片、碎香菜、竹笋及酸菜等配料,拌制而成。

海南粉多味浓香,柔润爽滑,刺激食欲,多吃不腻,爱吃辣的朋友,加一点辣椒酱则更起味,吃到最后剩下少量粉时,加进一小碗热腾腾的海蚌汤掺和着吃,更是满口喷香,回味无穷。



抱罗粉,又称灵山粗粉,海南文昌特色米粉。因兴起于文昌市抱罗镇而得名,据说自明代起,抱罗粉就已成为抱罗镇闻名四乡的美食了。

抱罗粉属汤粉类,贵在汤好,汤质清幽,鲜美可口又香甜 。抱罗粉的汤较甜,是一种独特的鲜甜,甜而不腻,甜中带酸,其味妙不可言。

抱罗粉的粉汤,通常用多种原料熬煮而成,其味较之旧时的粉汤更加鲜美。用这种鲜汤冲调米粉,配上精制牛肉干,瘦肉丝、粉肠、花生仁、酸笋、酸菜骨、辣椒等配料及佐料,刚看着就会让你食欲大增。



后安粉,万宁后安的特色名小吃,因源于万宁的后安,故因地名而命名。

后安粉的汤底制作,简单来说,是用猪骨、粉肠、大肠、猪内脏等熬制而成,配料有小虾、海螺等。

后安粉的粉条,则取自当地特产的优质灿米,用手工石磨磨成的米粉,调成粉糊后,用蒸盘蒸烫成白嫩晶莹的粉皮,即成所用的粉条。

有了汤底和粉条,接着就是主配料的搭配和调味,将粉条撒上葱花,加上一个土鸡蛋,配与猪肚,大肠,小肠等等,再注入滚烫浓香的汤底,一碗千里飘香的后安粉234.01055.hk就制作好了。喜欢吃粉的人,吃后流连忘返,甚至吃了还想吃,一般的食客都会不经意的将汤底完全的“吸收”掉,因为实在是太好吃了。



陵水酸粉,以佐料丰富而著称,食材包括沙虫干、鱼饼、鱿鱼丝等,加上独特的酱汤和醋,味道酸甜可口,诱人食欲。

正宗的陵水酸粉,源自于陵水县安马村的一位胡姓男子之手,到了第二代转到了王氏门下,以海南粉为基础的配料中添加了沙虫干、鱼饼、小咸鱼、鱿鱼丝等海产品。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酸,而且用来拌粉的调料和酱汤也添加了食醋,配上陵水地区特产的黄灯笼椒,使得成菜之后变得酸辣甜香,与海南粉的风味相去甚远,随后慢慢地“陵水酸粉”之名就被周围人传开了。

陵水酸粉和其汤料,跟海南粉和抱罗粉相同,但配料中却加入了当地味道鲜美的沙虫,以及一种香而酸的特质酱料,这种独特的组合让陵水酸粉在海南粉中独具特色,独树一帜,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打卡品尝。后来海南人在此基础上还发明了万宁酸粉、崖城酸粉,不过名气最大的还是这款陵水酸粉。



伊面汤,对于许多海南人来说,早上来一碗伊面汤,就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仪式感,其温暖的味道,是开始新一天的最好方式。

对于海南本地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传统伊面汤的制作方式。将鸡蛋打散,和伊面一起煮。这种做法可以追溯到老先年前,老一辈的人们仍然坚持这种煮面方式,他们认为这样能更好地保持伊面的弹性和鸡蛋的嫩滑。一碗普普通通的伊面汤,对于本地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对家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

相比之下,许多外地人可能并不熟悉这种传统伊面汤。他们可能会选择新式伊面汤,比如直接在伊面汤中加入整个鸡蛋。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对于那些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来说,这却是一种全新的味蕾体验。而且更符合他们日常的饮食习惯。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式,海南的伊面汤都是一款比较神奇的美味面食。不仅有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制作方法,还承载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口味上的互相理解。



儋州米烂,海南省儋州市的一种传统小吃。以其精致的配料和独特的口感而脱颖而出,如香脆的花生米、嚼劲十足的牛肉干等。

相传,长坡镇有户人家,主要以经营米烂为生。家中有两子,父亲病危立遗嘱。大儿子老实忠厚,吃苦耐劳,所以父亲想让大儿子来继承米烂馆。小儿子狡猾懒惰,爱出风头,母亲则希望把米烂营生交给她自己生的小儿子。

于是父亲想出了个办法,给俩儿子一个月的时间来学习自家的米烂手艺,然后以比赛的方式再由乡亲们来投票,谁的票数多,谁就继承米烂馆。比赛当天,母亲知道小儿子必输无疑,趁大儿子不注意,将米烂掉了包,但乡亲们还是把票都投给人缘好的大儿子。虽然大儿子得了米烂馆的经营权,但他没有把弟弟和后妈赶出家门,更是以礼相待。从此以后,人们每次去吃长坡米烂,都会说“长坡米烂,人心不烂!”。

儋州米烂的制作工艺也是颇为讲究。首先将新一季的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然后用漏斗漏到沸腾的开水里,变成一条条柔软雪白的米丝。捞上来放在冷水里,再捞上来,一层一层叠放在竹篮里。食用时,配上牛肉丝、干虾米、猪肉丝、炒花生米、炸蒜头油等混捞一起,其味道香美可口。早餐时,儋州人习惯搭配一碗凉米烂和一碗热骨汤,吃得齿颊留香。



虾焖虾面,特别好吃的海南老字号美食,也是海南岛上一道鲜美可口的面食小吃,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丰富的海鲜配料而备受大众推崇。

虾焖虾面以新鲜的虾肉和面条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海鲜和蔬菜等辅料,一同焖煮而成。在烹饪过程中,虾肉的鲜味和汤汁的浓郁相互渗透,使得这款美食鲜美无比。面条吸满了汤汁的精华,口感爽滑而富有弹性。在海南的各大餐馆或海鲜大排档里,几乎都能品尝到这种地道的虾焖虾面。



港门粉,堪称海鲜与米粉的美味交响,海南特色米粉的杰出代表之一,以其清甜鲜美的口感与丰富的配料而广受食客喜爱。

港门粉选用优质的米粉作为主料,搭配新鲜的海鲜如虾仁、鱼片、海螺等以及多种蔬菜与调料一同烹制而成。

品尝港门粉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碗色泽清亮的高汤与五彩斑斓的配料。轻轻挑起一筷子米粉送入口中只觉其爽滑细腻、柔韧中有弹性。再夹起一块海鲜细细咀嚼,只觉其肉质鲜嫩、滋味鲜美。而碗中的高汤更是鲜美无比、回味无穷。

港门粉的制作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技巧与经验。首先需选用优质的大米经过浸泡、磨浆、蒸煮等多道工序制成米粉。其次在烹饪过程中,还需根据季节与食客的口味偏好来灵活调整海鲜与配料的种类与比例。最后在高汤的熬制上也需下足功夫,以确保其鲜美可口、营养丰富。



陵水鸡屎藤粉条汤、琼海鸡屎藤粑仔,海南陵水和琼海的特色美食之一,口感滑嫩,天然清香。鸡屎藤是一种蔓藤类植物,喜欢生长于气候温热、潮湿的灌木丛中,生命力很强。其叶用手揉烂,初闻有一股鸡屎味,故名“鸡屎藤”。

在海南民间有一个关于鸡屎藤的传说,认为女性在农历七月初一食用鸡屎藤粑仔汤可以补血。当地人在农历七月初一会有特殊的饮食习俗,即食用“鸡屎藤粑仔”。制作这种食物时,人们会新鲜采摘鸡矢藤叶和大米,将它们捣碎成粉状,随后与水混合揉成小粑仔状。待水煮沸后,放入粑仔、姜丝和椰丝,加入适量的红糖,即可制成美味的“鸡屎藤粑仔”。另外,也可以将粑仔加入椰奶和冰块,制成清凉的“椰奶鸡屎藤粑仔”,成为一种滋补食品。

在琼海,鸡屎藤粑仔是夜市的明星。在陵水,鸡屎藤粉条汤是夜宵的亮点。夏天,一碗冰镇椰奶鸡屎藤粑仔,既冰爽又香甜;冬天,一碗热腾腾的鸡屎藤粑仔,搭配红糖姜丝的香气,能驱散一整天的疲惫!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5562
金币
410080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52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2:31
海南的十大名面

海南不仅以其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其美食文化也极具特色。海南人爱吃粉,海南的特色粉更是南派面的代表之一。以下是海南的十大名面,每一款都独具风味,是您打卡海南时不容错过的美味。

1. 海南腌面
   - 起源:最早发源于广东的梅州地区,是传统客家人的特色小吃。
   - 特点:腌即拌的意思,普遍选用细面条,久煮不烂,入嘴顺滑且有弹性。配料丰富,包括猪杂、瘦肉、牛腩等,外加葱花和芝麻。
   - 风味:调料汁独特,风味十足,是海口人早餐和夜宵的必备小吃。

2. 海南粉
   - 种类:分为粗粉和细粉两种,粗粉放入汤汁中,细粉主要用于凉拌。
   - 制作:用大米、番茨粉为原料制成米粉,加上老抽、蒜泥、花生油或芝麻油、煮熟的黑豆芽、牛肉丝、炸鱿鱼丝、油炸花生米、炒芝麻仁末、脆炸面片、碎香菜、竹笋及酸菜等配料,拌制而成。
   - 风味:多味浓香,柔润爽滑,多吃不腻。

3. 抱罗粉
   - 起源:兴起于文昌市抱罗镇,自明代起就已成为抱罗镇闻名四乡的美食。
   - 特点:属汤粉类,汤质清幽,鲜美可口又香甜。汤较甜,甜而不腻,甜中带酸。
   - 配料:用这种鲜汤冲调米粉,配上精制牛肉干、瘦肉丝、粉肠、花生仁、酸笋、酸菜骨、辣椒等。

4. 后安粉
   - 起源:万宁后安的特色名小吃,因源于万宁的后安而得名。
   - 汤底:用猪骨、粉肠、大肠、猪内脏等熬制而成,配料有小虾、海螺等。
   - 制作:将粉条撒上葱花,加上一个土鸡蛋,配与猪肚、大肠、小肠等,再注入滚烫浓香的汤底。

5. 陵水酸粉
   - 特点:以佐料丰富而著称,食材包括沙虫干、鱼饼、鱿鱼丝等,加上独特的酱汤和醋,味道酸甜可口。
   - 起源:源自陵水县安马村的一位胡姓男子之手,后转到王氏门下。
   - 风味:酸辣甜香,与海南粉的风味相去甚远。

6. 伊面汤
   - 传统制作:将鸡蛋打散,和伊面一起煮。这种做法能更好地保持伊面的弹性和鸡蛋的嫩滑。
   - 新式制作:直接在伊面汤中加入整个鸡蛋。这种方式更符合外地人的饮食习惯。
   - 文化意义:对于海南本地人来说,伊面汤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对家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

7. 儋州米烂
   - 特点:以其精致的配料和独特的口感而脱颖而出,如香脆的花生米、嚼劲十足的牛肉干等。
   - 传说:长坡镇有户人家以经营米烂为生,通过比赛的方式决定继承人。
   - 制作工艺:将新一季的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用漏斗漏到沸腾的开水里,变成一条条柔软雪白的米丝。

8. 虾焖虾面
   - 特点:以新鲜的虾肉和面条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海鲜和蔬菜等辅料,一同焖煮而成。
   - 风味:虾肉的鲜味和汤汁的浓郁相互渗透,面条吸满了汤汁的精华,口感爽滑而富有弹性。

9. 港门粉
   - 特点:堪称海鲜与米粉的美味交响,以其清甜鲜美的口感与丰富的配料而广受食客喜爱。
   - 制作:选用优质的米粉作为主料,搭配新鲜的海鲜如虾仁、鱼片、海螺等以及多种蔬菜与调料一同烹制而成。
   - 风味:高汤鲜美无比、回味无穷。

10. 鸡屎藤粉条汤/鸡屎藤粑仔
    - 特点:口感滑嫩,天然清香。鸡屎藤是一种蔓藤类植物,喜欢生长于气候温热、潮湿的灌木丛中。
    - 传说:女性在农历七月初一食用鸡屎藤粑仔汤可以补血。
    - 制作:将新鲜采摘的鸡矢藤叶和大米捣碎成粉状,与水混合揉成小粑仔状。待水煮沸后,放入粑仔、姜丝和椰丝,加入适量的红糖。

无论是海南腌面、海南粉还是其他特色面食,每一款都承载着海南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在海南旅游时,不妨一一品尝这些美味佳肴,感受海南的独特魅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