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薛宝钗的大名是什么? [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3579
金币
27451
道行
38009
原创
2410
奖券
4894
斑龄
135
道券
111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4910(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9-09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10



这是一个有趣且深入的问题,不过答案可能会让您感到有些意外:《红楼梦》全书从未明确写出的薛宝钗的大名(正式姓名)。

我们通常称呼的“宝钗”其实是她的表字,而非名。这与书中其他主要角色的情况完全不同。

1. 为什么说“宝钗”不是她的名?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对主要角色的命名是非常讲究的。

林黛玉:名唤黛玉,“黛玉”即是她的名。宝玉、贾母等人都直接称呼她“林妹妹”、“黛玉”。

贾宝玉:名唤宝玉,“宝玉”是他的名。虽然有小名“宝哥儿”,但“宝玉”是正式名称。

贾家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些都是她们的正经学名,所以被称为“×姑娘”。

然而,薛宝钗和她的兄妹是例外。

薛宝钗的哥哥叫薛蟠,表字文起。(“蟠”是名,“文起”是字)

薛宝钗的妹妹叫薛宝琴。(“宝琴”是名)

根据第三十四回中薛蟠说漏嘴的一句话:

“……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蟠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那金钏儿的事是三爷说的,我也是听见老爷的人说的。”宝钗忙劝道:“你忍耐些儿罢。妈急的这个样儿,你不说来劝妈,你还反闹的这样。……”薛蟠道:“你这金要玉不要的,着实候候……”

这里薛蟠急之下差点喊出“你这金锁要玉不要的”,这强烈暗示了“金玉”之说。但更重要的是,这体现了古代大家庭的一个规矩:兄弟姐妹之间,为表尊重,通常以“字”相称,而非直呼其名。

因此,“宝钗”极有可能不是她的名,而是她的表字。她的名是什么,曹雪芹刻意没有写。



2. 曹雪芹为什么唯独不写宝钗的名?

这被认为是曹雪芹精心的艺术构思,有多重深意:

象征“金玉良缘”:“宝钗”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物化的象征。“钗”是首饰,与“金锁”配套,共同构成了“金玉良缘”的符号。不写出她的本名,让她更像一个为了“金玉”婚姻而存在的符号化人物,与有血有肉、名姓清晰的“林黛玉”形成对比。

体现其性格:宝钗性格端庄稳重,恪守礼法,喜怒不形于色,永远保持着一份大家闺秀的“距离感”和“完美人设”。一个没有公布的名字,增加了她身上的神秘感和模糊性,与她“藏愚守拙”、“事不关己不张口”的处世哲学相符。

文学上的留白:这种处理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解读的空间,让这个人物更加耐人寻味。



3. 那么,宝钗的名有何推测?

虽然书中未写,但根据曹雪芹的命名习惯,可以有一些合理的推测:

薛宝钗:哥哥名“蟠”(一种虫),妹妹名“宝琴”。按照“虫”字旁和“王”字旁(琴字旧写上半部是“珡”,与玉有关)的规律,宝钗的名很可能也是一个带“王”字旁(与玉相关)的字,以与“钗”字相配。

常见的猜测:有人推测她可能叫“薛宝钗”(但这就和字重复了),或者叫“薛宝玉”(但这与贾宝玉重名,不可能)。更常见的猜测是“薛宝玑”(玑:不圆的珠子)或“薛宝璜”(璜:半壁形的玉),但这些都只是猜测,并无文本证据。

所以,薛宝钗的大名(本名)是什么?——《红楼梦》中未有记载。

“宝钗”是她的表字。曹雪芹故意隐去其名,是为了强化她作为“金玉良缘”象征物的属性,并与其深藏不露的性格相呼应。这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精妙且值得玩味的细节设计。



薛宝钗是乳名,那她的大名叫什么?细细琢磨,冷汗直冒!

在《红楼梦》这部经典之作中,薛宝钗以她独特的气质和性格深深吸引了读者的关注。她被描绘为一位典雅端庄的大家闺秀,温文尔雅、冰清玉洁,似乎总是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复杂局面。然而,或许许多人并不清楚,薛宝钗这个名字实际上只是她的乳名,乳名在古代通常是指幼儿时期的称呼,这与现代的小名相类似。那么,作为大家闺秀的她,究竟有怎样的正式名字呢?为什么在小说中人们总是叫她“宝钗”而鲜有提及她的大名?



在《红楼梦》的世界里,薛宝钗的形象一直充满理智与冷静,她在纷繁复杂的家族事务中,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沉稳与睿智。与其他人物相比,她的每一个言辞与行为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展现出了她对整个局势的精准掌握与应对。有一次,王熙凤因病卧床,家族事务一度陷入了混乱,许多人手忙脚乱,无从下手。这时,薛宝钗没有焦急失措,而是冷静分析当前局面,安排得当,稳住了局面。她的做法既展示了她的过人智慧,又让人看不出有任何擅自越权的意味。她的冷静和成熟赢得了家族里长辈们的尊敬,连素来严苛的贾母也对她赞赏有加。

那么,薛宝钗的真正名字到底是什么呢?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名字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常常是家族期望与父母心意的象征。通常,在古代,女性的正式名字会在十五岁及笄时取定,而男子则通常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名。可以推测,薛宝钗在十五岁时,便已拥有了正式的名字。事实上,书中曾明确提到过,贾母特意为薛宝钗庆生,并指出她已经十五岁,暗示她的大名早已确定。



至于薛宝钗的乳名“宝钗”,给人一种温柔贤淑的印象。然而,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她的名字并不止于此。通过学者的研究和推敲,许多人推测,薛宝钗的大名可能是“薛虺”。“虺”是古代对一种毒蛇的代称,乍听之下,似乎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给她起这样的名字呢?其实,这个名字的选择并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虺”字暗示着危险与隐蔽,与薛宝钗表面温柔、内心却深沉复杂的性格产生了完美的呼应。她看似温婉和顺,却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极高的智慧与冷静,她的外表和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正如“毒蛇”般外表温柔,实则内藏锋利。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不禁产生警觉,薛宝钗的内心深藏着无法触及的部分。她的名字“薛虺”,或许正是象征了家族对她的期许——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生存下去,需要如毒蛇一般的智慧和力量。薛宝钗无疑履行了这一期望,在荣府复杂的环境中,她凭借冷静的头脑和高超的智慧,巧妙地在家族权力的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薛宝钗的名字“虺”也暗示了她命运中的悲剧性。毒蛇虽强大,但也注定孤独,无法得到真正的亲密关系。薛宝钗凭借她的聪明才智,在家族中赢得了尊重,但她始终难以获得与他人真挚的情感联系。这种孤独感,似乎也在她与贾宝玉的关系中得到了体现。尽管薛宝钗爱着贾宝玉,但她的感情始终受到理智和克制的制约,无法像林黛玉那样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差异尤为突出。林黛玉是个感情丰富且外露的人,她的喜怒哀乐常常显现于脸上,甚至一言一语、一眼神都能轻易地引发她的情绪波动。而薛宝钗则不同,她看似冷静无波,却深不可测。即便内心波澜起伏,她依然能保持外表的镇定。在一次大观园的诗会上,林黛玉吟诗时,情感充沛,诗句美丽动人,惹得众人称赞。然而,当有一人稍微评论她时,林黛玉便立刻显露出不悦的情绪,甚至泪眼朦胧。与此相比,薛宝钗则表现得更加平和,她的诗同样美丽动人,但风格更加内敛含蓄。不管别人对她的诗句做出怎样的评论,薛宝钗都能镇定自若地接受,并恰如其分地回应她人的话语。



这种性格上的差异,也体现在她与贾宝玉的日常互动中。林黛玉因为一时的言语不当而伤心落泪,独自躲在房间里;而薛宝钗却能设身处地为她着想,主动去安慰,并温和地指出贾宝玉的无意冒犯。这种体贴与宽容,正是薛宝钗深藏的智慧与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薛宝钗常服用的“冷香丸”也成为她性格的象征。这种药丸不仅是她调理体内热毒的药物,它的“冷”字更是与薛宝钗的冷静、理性性格紧密契合。每当她在复杂的环境中感到压抑时,服下冷香丸的那一刻,仿佛是她提醒自己保持清冷的思维与态度。冷香丸散发的香气,既如她冷静的气质,又带有一丝难以触碰的优雅。在热闹的宴会上,薛宝钗一如既往地在角落里默默服下冷香丸,这种细微的细节无声地揭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她身处喧嚣,却始终独自保持着一份内心的冷静与距离。



冷香丸也反映了薛宝钗无法真正融入人群的孤独感,这与她名字中“虺”的暗示不谋而合。在家族的种种纷争与情感交织中,薛宝钗始终保持着理性与克制,无法真正触及到爱情的真谛。尽管她深爱贾宝玉,但她始终没有办法像林黛玉那样毫无保留地表露感情,这使她的婚姻充满了理智与无奈。

薛宝钗的命运,或许是她所处的时代女性命运的缩影。在那个充满动荡的年代,女性往往需要像薛宝钗一样,凭借冷静、智慧与理性,在复杂的家族与社会关系中生存下去。她的婚姻和人生,最终只能屈从于家族的利益与社会的规约。这种无奈与悲哀,正是薛宝钗一生的写照。



你对薛宝钗的人物形象和命运又有何看法?欢迎分享你的想法与见解。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没脸见人

UID: 40104

发帖
3932
金币
17
道行
1675
原创
0
奖券
105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933(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2-11
最后登录: 2025-09-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3:08
名字不过是一个人的符号,改变不了她的性格、命运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