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砂在食品中的危害及如何识别
硼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虽然它能改善食物的口感、美观度和保质期,但其毒性不容忽视。硼砂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硼酸,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一级致癌物,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以下是几种常见食品中可能添加硼砂的情况及其识别方法。
---
1. 牛肉丸:弹牙的代价是中毒
现象:真正的牛肉丸煮久了会散开,咬开有肉纤维。加了硼砂的丸子摔地上能弹半米高,煮三小时依旧筋道。
识别方法:
- 弹性异常:正常的牛肉丸煮久会散开,而加了硼砂的牛肉丸即使煮三小时依旧筋道。
- 外观:加了硼砂的牛肉丸颜色更加鲜艳,看起来更有食欲。
---
2. 面条:不烂的秘密是化学浴
现象:正常面条煮十分钟软烂,硼砂面条越煮越劲道。
识别方法:
- 煮后状态:正常的面条煮久会变软甚至烂掉,而加了硼砂的面条越煮越劲道。
- 颜色:加了硼砂的面条颜色更加白净,看起来更有食欲。
---
3. 腐竹:金黄诱人的毒陷阱
现象:天然腐竹颜色偏黄白,久煮融化。黑心厂家用硼砂水浸泡,腐竹变得金黄耐煮,还能增重一倍。
识别方法:
- 颜色:天然腐竹颜色偏黄白,而加了硼砂的腐竹颜色更加金黄。
- 煮后状态:天然腐竹久煮会融化,而加了硼砂的腐竹久煮不化。
---
4. 粽子叶:碧绿保鲜的骗局
现象:正常粽叶蒸煮后发黄发暗,硼砂泡过的叶子翠绿如新。
识别方法:
- 颜色:正常的粽叶蒸煮后会发黄发暗,而加了硼砂的粽叶蒸煮后依然翠绿如新。
- 手感:加了硼砂的粽叶手感滑腻,甚至有白色粉末残留。
---
5. 鱼丸:海鲜味背后是工业毒物
现象:廉价鱼丸用碎鱼糜加硼砂搅拌,产生虚假的“海鲜弹性”。
识别方法:
- 弹性异常:正常的鱼丸弹性适中,而加了硼砂的鱼丸弹性异常高。
- 颜色:加了硼砂的鱼丸颜色更加白净,看起来更有食欲。
---
硼砂的危害
1. 急性中毒:口服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刺激症状、皮疹以及实质脏器损害,严重时可导致中枢神经抑制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2. 长期蓄积中毒:长期摄入小量硼砂可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并可能出现肝、肾损害,皮肤出现红斑性皮炎、发硬,并有形成紫斑的趋势。
3. 致癌风险:硼砂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长期摄入可能诱发癌症。
---
如何保护自己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尽量在大型超市或正规市场购买食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小摊贩食品。
2. 注意食品的外观和口感:异常筋道、异常鲜艳、异常耐放的食物都要警惕。
3. 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多关注食品安全信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记住,安全比味道重要一万倍。吃进嘴的东西,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