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广东54岁大叔,雷打不动喝茶20余年,最终喝出2个“教训”,实用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10) —
广东人爱喝茶,这事儿谁都知道。可喝了20多年茶,最后喝出两个“教训”的,大叔可不多见。


这位54岁的大叔,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泡壶浓茶,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饭后一杯,下午再来一泡,晚饭后还得续上,一天最少三次。他说不喝茶人就像没电似的,整个人都“唔精神”。
可问题也就慢慢出来了。
最开始是晚上老失眠,翻来覆去睡不着。后来白天也开始心慌出汗,人容易急躁。大叔还以为自己是更年期提前了,直到查出两个问题,才意识到,是茶喝得太“认真”了。
第一个教训:茶不是越浓越提神,反而越浓越伤身。


大多数人都觉得,茶越浓越“顶劲”,提神效果越强。确实,茶叶里的咖啡因确实可以刺激中枢神经,让人短时间更清醒。但超过一定量,这种刺激就变成了负担。
长期高浓度摄入咖啡因,会扰乱人体的神经节律,尤其是影响睡眠、加速心率、引起焦虑。大叔晚上睡不着,就是这个原因。更反常的是,他还觉得“越困越要喝”,结果就越喝越恶性循环。
这种情况在长期喝浓茶的人群中并不少见,尤其是早上空腹喝浓茶,胃酸分泌突然增强,还会刺激胃黏膜,时间久了,胃疼、泛酸、反胃都找上门来。
第二个教训:喝茶养生,但也得看“怎么喝”。


这位大叔犯的第二个错误,是“茶当水喝”。他每天喝茶量超过2000毫升,几乎不怎么喝纯水。他觉得茶反正也是水,喝多点没事。
可问题是,茶水虽然是液体,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水。茶叶中含有鞣酸,这种东西在肠道里容易和铁结合,长期大剂量摄入会影响铁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
不仅如此,茶叶还有利尿作用,看上去是“排毒”,但如果身体水分补充不够,就会出现脱水、头晕、疲惫等问题。大叔到后期经常觉得“心虚力弱”,其实就是长期微量脱水惹的祸。


关键在于“量”和“频率”。喝茶确实好,但不能把它当万能水。专家建议的健康方式是每天饮茶控制在35克干茶量,分成23次泡饮,不空腹、不临睡前。
别小看这些细节,小习惯决定大健康。
还有一点,大叔后期还出现了牙齿发黄、口腔异味的问题。他一直以为是“年纪大了”,其实是茶垢沉积。尤其是普洱、红茶这类深色茶,如果不注意口腔清洁,颜色会慢慢渗进牙齿缝隙,久而久之很难清除。
这点对爱喝老茶、陈茶的人尤其要注意,牙黄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成为口腔细菌的温床。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那到底该怎么喝茶才不出问题?
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关键还是要“适度”和“因人”去考虑。年轻人代谢快,喝点浓茶没啥,但中老年人代谢慢、肠胃弱,喝茶就得悠着点。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胃溃疡、失眠、缺铁性贫血等状况的人群,更要注意避开浓茶、高温茶、空腹饮茶这几个常见“坑”。
此外,许多人还忽略了一个问题——茶叶的来源和存放方式。
大叔最初喝茶是朋友送的“老茶头”,放了十几年的那种。觉得越老越值钱,越老越养生。但他忽略了一个核心点:保存条件是否合格。


如果茶叶存放环境潮湿、通风不好,很容易滋生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是已知最强的致癌物之一。虽然现在很多高档茶号声称仓储条件完美,但真实情况没人知道。所以,喝茶第一原则是安全,其次才是口感、年份。
在大量国内外研究中,科学界对茶的态度仍然是“谨慎乐观”。比如2022年发表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适当饮茶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前提是饮茶方式合理,饮茶习惯科学。
也就是说,茶本身没错,错的是我们对它的理解和使用方式。


回到这位大叔的故事,他后来调整了喝茶方式——减少浓度、控制次数、改成饭后一小时喝、晚上不喝,牙齿也定期清洁,身体状况慢慢好转。虽然不能说完全恢复如初,但至少没有继续恶化。
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以前以为喝茶越多越好,后来才知道,喝得不对,养生也会变伤身。”
这话看似简单,其实挺有分量。很多人把保健变成了执念,一旦上头,就容易走极端。喝茶如此,吃保健品、锻炼身体、节食减肥也一样。
我们对健康的追求,本质上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


喝茶20年,大叔喝出两个教训,也算是“砸钱买经验”。但如果我们能从中提前避坑,也就值了。
最后提醒一句:别把喝茶当神话,也别把它当洪水猛兽。它就是一杯水里多了点植物的智慧,用得好,是朋友;用得过头,是负担。
1条评分金币+23
妞妞乐乐 金币 +23 - 前天 08: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6
茶文化在广东的传承
传承方式
技艺传承
山海山协藏普洱茶技艺:司徒健明是山海山协藏普洱茶(广东自然干仓)技艺和开平市山海山茶庄的创始人。他采用名为“协”的容器储存茶叶,这是由陶泥经柴火高温烧制后重新塑形而成,原本用于存放稻谷和种子,因通风性能好,适合广东普洱熟茶长期保存。他注重储存环境的通风、无异味、温度和湿度控制,采用传统发酵技术,定期检查茶叶,确保茶叶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经过不同年限的储存,茶叶会散发出不同香气,冲泡出的茶汤口感细腻。司徒健明还将这一技艺传承给下一代,其创立的山海山茶庄成为该传统技艺的现代载体。

广东功夫茶技艺:广东功夫茶起源可追溯至唐代,宋代制作逐渐走向成熟。其制作工艺从茶叶采摘开始就要求严格,需选择优质茶树和嫩叶。加工过程中,炒制是关键步骤,要掌握火候和力度。泡茶时注重水质、水温和泡茶时间,不同茶叶有不同处理方式。茶具在功夫茶文化中不可或缺,茶壶、茶杯和茶盘都有丰富文化内涵,茶壶选择与茶叶种类适配,还能体现个性化品茶方式。

活动传承
少儿茶艺活动:举办少儿茶艺表演等活动,孩子们通过规范的茶艺流程展示,如上场、放盘、行鞠躬礼、入座、布具等一系列动作,不仅展示泡茶技巧,还融入茶文化知识讲解,包括茶叶种类、泡茶方法和品茶礼仪等,培养孩子们对茶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升他们的礼仪修养和动手能力,让更多孩子了解和喜爱茶文化,将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文化习俗传承
早茶文化:广东人有喝早茶的习惯,早茶成为他们社交和用餐的重要方式。在茶馆中,人们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点心、甜品和茶饮,如凤爪、虾饺、肠粉、烧卖等。早茶习俗传承多年,成为广东饮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茶位费问题也引发了讨论,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早茶文化在广东的深厚根基。
传承意义
文化层面
广东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功夫茶文化蕴含着对生活、人文和艺术的深刻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和谐,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传承茶文化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交层面
茶馆成为广东人社交的重要场所,人们在喝茶过程中与亲朋好友畅谈人生、分享快乐,增进感情,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交流。

经济层面
茶文化的传承带动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以及茶馆经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例如,司徒健明的山海山茶庄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经营相结合,推动了普洱茶相关产业的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措施
茶位费问题
挑战:当前多数茶楼将茶位费与餐位费捆绑,形成隐形消费门槛,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引发消费者不满,还可能影响广东以外地区的消费体验,阻碍早茶文化的推广

措施: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程钢提出,茶位费问题需以明码标价和丰富选项为前提,茶楼应落实这一原则,合理定价,避免以“收费传统”之名增加收费名目。
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挑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变迁,传统茶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寻找新的传承方式和发展路径,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
措施:加强茶文化的教育普及,提升茶文化的传播力和吸引力,培养更多的茶艺师和茶文化传承人。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创新发展出适合现代社会的茶文化形式,为茶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广东54岁大叔喝茶20余年的“教训”
案例概况
广东有54岁的大叔,如李大叔、王大哥,都有着长达20多年雷打不动的喝茶习惯。李大叔每天清晨都会泡茶享受茶香,认为喝茶能清肠胃、养生;王大哥刚开始喜欢淡茶,后来逐渐增加茶叶量,甚至泡茶达到一半茶叶一半水,一天用掉50克茶叶。

两大“教训”
浓茶之弊
茶叶中富含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能力,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对预防慢性病有积极作用。但当茶泡得过浓时,茶多酚含量大幅增加。铁元素是参与血液中红细胞生成的关键元素,大量茶多酚进入人体后,会与铁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使铁元素无法被人体正常吸收,从而增加缺铁性贫血的风险。例如王大哥因长期喝浓茶,走着走着突然晕倒在地,送医后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睡前饮茶的危害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茶碱、鞣酸等成分,它们能刺激神经系统。睡前饮用浓茶,这种刺激作用会更加明显。咖啡因和茶碱刺激中枢神经,让人变得清醒、警觉,导致入睡困难。即便入睡,茶叶成分也会干扰进入深度睡眠的过程,降低睡眠质量。像王大哥本身有高血压,睡前喝茶会使第二天血压相对偏高,因为茶水内的成分会与药物相互作用,降低药效,且影响睡眠,睡不好血压也容易升高。

长期喝浓茶的其他影响
心脏负担加重
浓茶中含有大量咖啡因,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会兴奋神经系统,使心跳频率加快,血压升高。如果长期喝浓茶,咖啡因摄入量持续超标,身体一直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失眠、焦虑等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消化系统受创
虽然未在搜索结果中详细提及,但从茶叶成分和人体生理角度来看,浓茶中过多的茶多酚、咖啡因等成分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长期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消化不良等问题。

健康喝茶建议
牢记“4不要”
不喝串味茶:茶叶容易返潮,串味茶味道奇怪,且茶多酚等物质易氧化流失,营养价值受影响,一旦发现要及时丢弃。
不用保温杯泡茶:保温杯泡茶会让茶叶内的芳香油溢出,香味减少,还会使鞣酸、茶碱大量析出,导致茶水变苦变涩。
不用开水泡绿茶:绿茶内的很多营养成分会被高温破坏,建议泡茶温度保持在70 - 80摄氏度为宜。

不喝烫茶:平时要正确饮用,少喝浓茶、烫茶,这样才能将茶的好处落在实处。
适量饮茶与合理搭配
喝茶和喝水对身体都有好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适量,并且不能完全用喝茶代替喝水。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需求,合理安排饮茶时间和饮用量

长期饮茶的科学依据
对大脑健康的影响
多项研究表明,长期饮茶,尤其是绿茶,对大脑有积极影响。2025 年《自然》期刊子刊《npj 食品科学》发表的研究,纳入 8766 名年龄≥65 岁的参与者,通过核磁检查发现,大脑的脑白质病变体积随每日绿茶摄入量增加而下降。绿茶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可能减轻血管损伤并促进大脑健康,有助于保护大脑、预防痴呆症,每天喝 3 杯以上绿茶更利于保护大脑健康。

健康益处方面
延缓衰老
茶叶中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茶多酚、维生素 C 等,能中和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过程。其中儿茶素类物质还具有保护皮肤、减少皱纹等美容功效,帮助人体保持年轻活力。

降低死亡风险
虽然具体作用机制未详细阐述,但有研究暗示长期喝茶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死亡风险。

改善脂肪肝
2024 年中国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在《临床营养》期刊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显示,茶叶中茶多酚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有助于改善脂肪肝,可抑制脂质积累、抑制炎症、调节脂质代谢,防止肝损伤。

降低糖尿病风险
2023 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研究人员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发布的研究表明,与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黑茶的人,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 47%,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降低 53%。

降低患癌风险
2020 年《营养学进展》上的研究发现,喝茶与降低胃癌、结直肠癌、胆道癌、肝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白血病、肺癌和甲状腺癌风险有关,特别是预防口腔癌。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成分具有抗癌作用。

维持肠道健康
2024 年浙江大学研究人员在《营养学前沿》期刊发表的研究指出,红茶对肠道健康的益处不仅体现在改善消化问题上,还可通过维护肠道稳态来促进整体健康。

其他生理功能方面
提神醒脑
茶中含有的咖啡因等物质,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保持清晰头脑和良好精神状态。在工作或学习繁忙时,喝茶可帮助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

促进消化
某些茶含有丰富的单宁类物质,能在肠道内形成保护层,并与食物中过多油脂结合,形成胃液和胆汁共同分解食物的环境,有助于消化吸收。茶中的咖啡碱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

对心血管有益
茶叶中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 C、E 等营养成分,可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心脏血管免受损伤。绿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增强免疫力
茶叶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 B、C 等营养成分,在人体内可起到抗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以及提高机体自身防御能力的作用。适量饮用不同种类的茶水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利尿消肿
茶叶中的茶碱具有利尿作用,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对消肿、减肥有一定帮助。

美容养颜
每日饮茶 2 - 3 杯,能让体内维持足够的茶多酚含量。茶多酚有“紫外线过滤器”之称,能清除紫外线诱导的自由基,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促进皮肤细胞生长,抵抗紫外线及其他电离辐射对皮肤的伤害,延缓皮肤衰老和皱纹形成。

预防“三高”
茶多酚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可保护皮肤胶原蛋白和脂质等生物分子的正常功能。长期饮茶可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

饮茶习惯对寿命的影响
饮茶的健康益处与寿命关联
心血管健康保护
茶黄素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降低俗称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同时提升好胆固醇的水平,有助于减少血管硬化风险;其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血管损伤,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概率。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预防心血管疾病对延长寿命至关重要,所以饮茶在这方面对寿命有积极影响。

抗炎和免疫调节
长期发炎可能引发多种慢性病,茶黄素能控制炎症反应,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炎物质的水平,减轻炎症伤害,还能改善呼吸道疾病,如对哮喘、慢阻肺患者,可缓解气道肿胀和痰液过多问题。良好的免疫调节和抗炎能力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从而可能对寿命产生积极作用。

降低糖尿病风险
茶黄素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控制血糖水平,还能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有害糖基化产物的形成,降低眼病、肾病等并发症风险。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饮茶在控制糖尿病方面的作用有利于延长寿命。

预防癌症研究进展
茶黄素的抗氧化作用可减少自由基对DNA的损伤,减少DNA突变的风险,从而降低癌症发生率。研究还发现,茶黄素对多种癌症类型(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肝癌等)均有抑制作用,为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癌症是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饮茶在这方面的潜在作用值得关注。

不同饮茶习惯的影响
茶叶选择
茶黄素主要存在于红茶、乌龙茶和部分黑茶中,其中红茶的含量最高。例如正山小种具有独特松烟香气,茶黄素含量较高;祁门红茶茶汤醇厚,富含茶黄素和多酚类物质;乌龙茶如大红袍(闽北乌龙茶)、铁观音(闽南乌龙茶)等,作为半发酵茶,含有一定量的茶黄素,但含量低于红茶。选择富含茶黄素的茶叶能更好地发挥茶的健康功效,可能对寿命产生积极影响

泡茶方法
茶黄素在80 - 90℃的水温下较易溶解,因此泡红茶时建议使用此温度范围,以充分释放茶黄素的健康活性成分。合理的泡茶方法能让茶叶中的有益成分更好地溶出,使身体更充分地吸收其益处,进而可能对寿命产生积极作用。

饮茶量
适量饮茶有益健康,但过量饮用可能导致咖啡因摄入过多,引起失眠或胃部不适。一般来说,建议每天饮用3 - 5杯茶,以达到最佳的健康效果。控制好饮茶量有助于身体更好地适应茶的作用,避免不良影响,对维持身体健康和可能延长寿命有帮助。

饮茶规律
人体有自己的代谢节律和生物钟,当一个人长期在固定时间喝茶,就如同给身体的时钟校准,让身体各个器官适应这个节奏,从而更好地运作。相比之下,有些人喝茶全凭心情,口渴了随便喝两口,这样喝茶难以发挥茶对健康的潜在作用。规律的饮茶习惯能让茶对身体的益处更稳定地发挥,可能对寿命产生积极影响。

饮茶与寿命关系的复杂性
虽然有研究显示长期饮茶者的全因死亡率比不喝茶的人低,尤其是钟情于绿茶的人,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得更为显著,但喝茶与否不是决定寿命的唯一关键。有些人喝茶是为了在疲惫时提提神,或者用它替代不健康的碳酸饮料;有些人则是因为本身就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作息规律,喝茶只是他们健康生活拼图中的一块。

对于后者,很难说清是茶让他们健康,还是整体健康的生活方式顺带包含了喝茶这个习惯。甚至一些高龄老人,一辈子都没和茶打过太多交道,寿命也不短。这说明怎么喝和谁在喝背后的因素,或许才是打开长寿之门的钥匙


1条评分金币+9
妞妞乐乐 金币 +9 - 前天 08: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4
金币
27316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06
喝茶的学问:适度与科学是关键

在上述故事中,54岁的大叔因为长期过度饮用浓茶,导致了一系列健康问题,这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喝茶的两个重要教训。以下是对这两个教训的深入解析以及一些建议,帮助我们更健康地享受喝茶的乐趣。

一、茶不是越浓越提神,反而越浓越伤身

- 浓茶的影响:
  - 神经刺激:茶叶中的咖啡因确实能提神,但过量摄入会扰乱神经节律,导致失眠、心慌、出汗和焦虑等症状。
  - 胃部不适:空腹喝浓茶会刺激胃酸分泌,长期如此可能引发胃疼、泛酸、反胃等胃部问题。

- 建议:
  - 控制茶叶用量,避免泡制过浓的茶汤。
  - 避免空腹和睡前喝茶,尤其是浓茶。
  - 如果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应适当减少喝茶量或暂停喝茶。

二、喝茶养生,但也得看“怎么喝”

- 茶水不能替代水:
  - 茶水中的鞣酸会影响铁的吸收,长期大量饮用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 茶叶的利尿作用可能导致脱水,如果水分补充不足,会出现头晕、疲惫等症状。

- 建议:
  - 每天饮茶量应适中,专家建议每天饮茶控制在35克干茶量,分成2-3次泡饮。
  - 注意补充水分,喝茶的同时也要喝足够的水。
  - 定期清洁口腔,避免茶垢沉积导致牙齿发黄和口腔异味。

三、其他注意事项

- 茶叶的来源和存放:
  - 确保茶叶来源可靠,避免购买到劣质或受污染的茶叶。
  - 注意茶叶的存放条件,避免潮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以防滋生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

- 特殊人群的饮茶建议:
  - 患有高血压、胃溃疡、失眠、缺铁性贫血等状况的人群应特别注意饮茶方式和量。
  - 中老年人代谢慢、肠胃弱,喝茶应更加悠着点。

- 科学饮茶:
  - 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种类和饮茶方式。
  - 不要盲目追求浓茶、高温茶或特殊功效的茶。

四、总结

喝茶是一种健康的习惯,但关键在于适度和科学。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体质来选择茶叶种类和饮茶方式,避免陷入误区。同时,也要注意茶叶的来源和存放条件,确保饮茶的安全。通过合理的饮茶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喝茶带来的乐趣和健康益处。记住,喝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最重要。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前天 08: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