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人类医生的较量及中国AI医院建设情况
1. AI与人类医生的较量
2024年12月,一场AI医疗模型与医生的巅峰对决在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上演。由8名副高以上资质、在顶级三甲医院历经多年磨砺的医生组成的MDT(多学科诊疗)团队,与国内外五个知名AI医疗模型——豆包、百川、小荷、ChatGPTo3、GoogleGemini同堂竞技。
这次比赛的结果显示,人类医生勉强和AI打个平手,而且在某些环节的表现已经输给了AI。“这让我感到惶恐”,这次比赛主持者、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院长徐仲煌说道。
2. 中国率先建设AI医院
清华大学AI医院
今年4月,清华大学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医院(TsinghuaAIAgentHospital)。其以全科医学科和眼科、放射诊断科、呼吸科等专科为试点,从设计底层融入AI智能体功能,协助医生精准决策,长远计划实体化运行人工智能医院。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医学院院长黄天荫和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共同担任这家AI医院的院长。
几家英文科技媒体称其为全球首个完全由AI驱动的虚拟医院。
美中爱瑞AI医院
美中爱瑞就即将在北京的望京建设一家小型AI医院。
百川智能儿科大模型
今年3月,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百川智能与北京儿童医院、小儿方健康科技公司共同发布国内首个儿科大模型,以及AI儿科医生基层版、专家版。这被视为百川智能从通用大模型转向医疗垂直领域的一份阶段性答卷。
3. AI医疗应用的挑战
黄天荫教授提出了一个“5P”概念框架来分析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问题:
5P框架 描述
People (人) 需要懂AI又懂医疗的人才
Platform (平台) 医院的数据化、数字化基础设施需完善
Process (流程) 医疗管理流程需重新设计以适应AI
Product (产品) 明确AI在医疗中的具体定位
Policy (政策) 需要加强政策支持
总的来说,技术已经非常前沿了,但我们的医疗体系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在团队建设、基础设施、流程设计、产品定位和政策支持这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