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为什么耳朵越来越听不清?你以为是老了,医生:或是4种疾病造成[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10
金币
426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04) —

“最近,爸妈总是跟我说话很大声,我以为是他们老了,耳朵自然听不清了,医生告诉我,他们的听力下降是由健康问题引起的,不仅仅是衰老。”
患者的家属在医生面前略显困惑,耳聋似乎是衰老的自然现象,然而,医生的解答让他们意识到,听力问题的根源远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
年纪大了,很多人会习惯性地把听力下降归因于“年纪大了”,但实际上,随着年龄增长,听力问题的确变得普遍,但这并不意味着听力下降完全是衰老的必然结果。
许多其他的健康问题,也可能导致听力逐渐下降,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听力问题是身体其他系统出现故障的预兆。

从医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听力问题的原因远不止于老年性耳聋,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耳部感染、血管问题、甚至糖尿病等病症都可能潜伏性地影响耳朵的健康。
因此,了解耳朵听不清背后的多种可能因素,帮助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避免错过治疗时机,是每个关注自己和家人健康的人的责任。
很多老年人面临的耳朵问题并不只是听不清,耳鸣是常见的症状之一,耳鸣指的是耳朵里出现嗡嗡声或其他响声,尽管周围环境没有实际的声音。

这种声音可能时有时无,也可能持续存在,耳鸣虽然不直接等同于听力丧失,但它是耳朵健康状况不佳的警示信号,且在某些情况下,耳鸣与听力下降有着密切关系。
许多人不明白耳鸣的根本原因。实际上,耳鸣通常与耳部的血液循环问题有关,耳朵的内部结构非常精细,血液循环的改变会直接影响耳朵的功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耳朵的血管逐渐变窄,血流速度减缓,可能导致耳朵的听觉神经受到影响,从而引发耳鸣或听力下降。
此外,耳部的微小血管一旦受到损害,可能导致供血不足,影响听力的感知功能,耳鸣通常是耳朵供血不足的初期信号。

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常常伴随着耳鸣等听力问题,高血压导致的血管硬化,减少了耳部血液流动的效率,增加了耳部的负担,从而加重耳鸣和听力下降的症状。
因此,长期的耳鸣或听力下降应引起注意,及时检查血管健康,避免进一步的听力损害。
耳部感染是导致耳朵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耳部的免疫防御能力逐渐减弱,容易受到感染。
外耳道的炎症,尤其是外耳道炎,常常会影响听力,严重时,感染可能波及耳中结构,导致中耳炎或内耳感染,进而引发听力丧失。

耳部感染的症状通常包括耳痛、耳闷、听力下降、分泌物等,老年人往往忽视这些症状,认为是“耳朵积水”或“耳朵堵塞”所致,不以为意,甚至有时并不及时就医。
要是耳部发炎不赶紧治,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耳部问题,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害。
耳部感染如果发生在外耳道,通常不会直接影响听力,但如果感染波及到中耳或内耳,可能会造成听力急剧下降。
尤其是中耳炎,可能导致耳膜穿孔、听力损失,甚至引发耳内的细菌扩散,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对于耳部不适的老年人,特别是那些经常出现耳鸣、耳闷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耳部健康,预防耳部感染的发生。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除了对血糖的影响外,还可能对全身多个器官产生负面作用,尤其是糖尿病对血管的损伤,可能导致耳朵的微血管受损,影响听力。
糖尿病患者通常有较高的血糖水平,而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损伤,增加耳朵的血管负担,进而影响听力。
耳朵的内耳,尤其是蜗牛部分,依赖丰富的血液供应来维持正常的听力功能,当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导致微血管损伤时,耳部供血不足,会影响听力的感知能力。

糖尿病患者耳朵出问题的比例挺高,特别是那些血糖一直没控制好的人,更容易耳聋。
糖尿病引发的听力下降是逐渐发生的,通常不会在短期内突然失去听力,但慢慢地,患者的听力会逐渐变差。
糖尿病引发的听力下降通常是由于耳内血管的破坏导致的,因此,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应当定期检查眼底、神经、耳部等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发症。
通过控制血糖、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行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减缓耳部损伤,避免严重的听力下降。

高噪音暴露也是导致听力逐渐下降的一个常见原因,虽然许多人认为听力问题只与年龄有关,但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人群,耳朵的听力损害会比普通人群更加明显。
尤其是一些长期从事噪音环境工作的老年人,比如工厂工人、建筑工人、音响设备工作人员等,他们的耳朵长期受到噪音侵害,导致听力逐渐下降。
耳朵被噪音伤到是慢慢积累的,要是长时间待在超过85分贝的噪音里,内耳的神经纤维和毛细胞很容易受伤,最后就可能听不见了。
对于年纪较大的工人或曾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耳朵的修复能力减弱,听力丧失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保护听力的关键在于减少噪音接触,老年人若常处于嘈杂环境,最好定期检查听力,以便尽早发现听力是否存在问题。
那些以前长期在噪音环境里待过的老年人,最好别再接触太吵闹的地方,不然听力问题会更严重。
听力下降的问题远不止是衰老的自然现象,很多时候,它与一些潜在的疾病或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出现听力下降的老年人,及时的检查和合理的干预至关重要,通过了解耳部健康的相关知识,老年人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听力,避免耳部健康问题。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07-0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76
金币
27391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8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4
听力下降确实不应仅仅视为衰老的自然结果,许多其他因素都可能导致或加剧这一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的健康问题和生活方式因素:

1. 长期噪音暴露: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会损伤内耳的毛细胞,这些细胞负责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这种损伤通常是不可逆的,会导致听力逐渐下降。

2. 耳部感染:耳部感染,尤其是中耳炎,可以影响耳膜和中耳结构,导致听力下降。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感染。

3. 血液循环问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管问题会影响耳部的血液供应,导致听力下降。血液循环不畅会影响耳朵内部结构的功能。

4.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包括耳内微血管,影响听力。控制血糖对于预防糖尿病相关的听力损失至关重要。

5.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影响全身代谢和电解质平衡,包括耳部功能,导致听力下降。

6. 耳部老化:随着年龄增长,耳朵内部结构会逐渐退化,导致听力下降。这是老年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

7.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和利尿剂,可能会损伤听力,尤其是在长期使用时。

8.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9. 耳垢积累:过多的耳垢可能会暂时影响听力,需要定期清理。

10. 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和饮酒,也可能对听力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出现听力下降的老年人,建议:

-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戒酒。
- 及时就医治疗耳部感染。
- 避免使用可能损伤听力的药物,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之,听力下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种因素。及时识别和干预潜在的健康问题是保护听力的关键。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