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中国6G,迈向全域智能[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13
金币
43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6G空天地一体化、多频段融合组网示意图。
  中国移动研究院供图

    6G的强大不止于通信
  2019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统筹我国6G研发和技术试验。想了解为何要布局、发展6G,这就要从6G的特点谈起。
  凭借超大带宽超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超大连接的性能,5G带给人们很好的通信体验。而在未来,6G还将有成倍的性能提升。
  比如,在传输速率上,6G有望实现100Gbps(吉比特每秒)以上的传输速率;其次,6G的时延小于1毫秒,这对工厂内的机器协同、远程设备操控等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至关重要;连接数上,6G将支持更广泛的设备接入,尤其是支持更复杂的物联网设备、智能终端和人体传感器,帮助真正实现“万物智联”。
  6G的强大不止于通信。我们可以从“三个一体”——通感一体、空天一体、通智一体来理解6G的特点。通感一体指6G的通信信号既能传输信息又能感知环境。空天一体指将空中、地面、地下、水下的通信资源整合,形成广泛覆盖的通信网络;通智一体指6G可实现通信功能和计算功能的融合。简而言之,我们期待,未来6G不仅是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还是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
  目前,我国6G研发水平总体处于全球第一梯队。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6G专利申请数量一直保持在全球前列。
  看基础前沿探索。在传统通信系统中,无法同时优化时延、可靠性和数据速率三大指标,这被称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不可能三角”难题。紫金山实验室提出的“空时二维信道编码”理论,通过一系列创新,为破解该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支撑6G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
  看工程技术创新。去年7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成功搭建并正式发布了国际首个面向6G通信与智能融合的外场试验网,在人工智能和通信技术融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移动联合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成功研制基于云原生的6G原型系统,实现单用户速率超过8Gbps,建成了10个站点规模的6G试验网,可支持10余项6G新技术验证。
  去年2月,我国还发射了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该卫星搭载了中国移动星载基站和核心网设备,其中,“‘星核’验证星”搭载业界首个采用6G理念设计、具备在轨业务能力的星载核心网系统,意味着6G“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的星载网络架构的验证工作正式开启。
  如何发展6G技术
  增添了感知、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能力的6G,将解锁更多应用场景,更好赋能数字化、智能化。例如,通过6G网络为低空无人机提供感知、计算等能力,优化无人机设计,提升其续航时间。从这方面看,相比于5G,6G带来的不仅仅是网络升级,更是行业生态的变革。
  6G为何要朝通感算智一体化融合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应对行业应用中面临的需求差异化、碎片化等问题,需要多种能力要素的协作。单靠通信能力,很难真正赋能千行百业的新场景、新业务、新应用,通信在速率、低时延、连接性上的优势也难以真正发挥出来。
  过去,通信发展首先通过建设基站等设施,支撑、带动应用发展。根据6G移动信息网络的定位,业界逐渐意识到,6G的发展需要实现网络与应用的齐头并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6G要在全社会推广,必须为新场景、新业务、新应用带来价值。这意味着6G发展不能单纯依赖技术驱动,而应秉持“以场景为牵引、需求为导向、商业闭环为目标”的理念,在推进6G标准制定的进程中,开展业务应用以及新型终端的培育与探索,实现网络与业务、应用与终端的协同共进,加速应用落地。
  眼下,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很快,制造业“智造”升级存在诸多需求和痛点,这些都为6G发展提供了条件。努力让6G匹配产业发展需求,就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双向奔赴”,让我国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
  以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为例。如果能够通过搭建6G网络,提供开放的支撑网络体系,就可以让企业减少重复基础研发工作,集中精力发挥自身优势。如果将智能终端设备的计算功能迁移至附近的6G基站,使得机器人本身无须承载算力芯片,它的体形将更轻便,续航能力更强,售价更低,更易普及和推广。
  再看XR(扩展现实)等新型智能终端应用。6G网络如果能实现将渲染和计算任务卸载到网络侧或云端,确保XR设备实时性的同时,降低终端设备的计算负担,将使设备更加轻便、续航能力更强、用户体验更优。这一探索也有望加速低空经济的成熟应用,推动其从试点走向规模化部署。
  在交通领域,6G有助于推进全域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未来,通过感知周围车辆和行人的位置,6G技术能够促进车辆、基础设施和行人之间的无缝连接,从而实现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治理等创新应用落地。我国一些城市正在推进这方面的尝试。
  面对6G引发的革新,通信行业应保持开放心态,积极拥抱变化。行业应通过调整机制体制、战略布局等方式,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在变化中寻觅新的机遇,打开发展新空间。
  推进6G有何挑战
  由于通信技术发展阶段不同等原因,当前,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对6G的认知有一些差异。从技术上看,6G不应局限于提升网络速率或者降低时延,还应注重跨领域融合创新的趋势;从目标上看,6G应用不局限于某个行业,而要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支撑,迈向全域智能。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G部署节奏不同,对技术的演进路径认识有差异,为6G技术产业化带来了挑战。中国5G部署较早,实践时间长、商用经验丰富,我们更关心的是网络如何开源,如何拓展新能力,以及如何带来新的场景和应用,因而更注重通信、计算、人工智能、感知、安全等技术的融合创新。而在欧洲等地,一些运营商的5G部署仍处于初期阶段,他们更关心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等问题。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全球6G标准化的进程和产业发展路径。全球产业界应加强沟通,尽早形成技术共识,这对于未来6G标准和生态的全球统一意义重大。
  6G落地,标准要先行。在标准制定方面,我国已经有所布局。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加强新兴产业标准建设,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推进5G—A、低空信息基础设施、6G、量子保密通信等标准研究。今年6G技术标准研究已正式启动,预计2030年6G将具备商用能力。
  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全球标准化工作仍在积极推进。今年3月,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在韩国仁川举办6G标准研讨会,全球6G研发正式迈入标准化阶段。前不久,我国在南京召开了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积极凝聚全球共识,推动6G标准制定与产业协同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面向未来,应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差异和分歧,拥抱变化、拥抱未来,相信一定能在6G技术标准、产业发展上形成共识和合力,推动6G技术早日规模落地。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81
金币
27392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8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8
您提供的信息非常全面,涵盖了6G技术的发展背景、特点、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下是对您提供信息的总结和补充:

1. 6G技术发展背景:
   - 2019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统筹我国6G研发和技术试验。
   - 6G技术将带来成倍的性能提升,包括100Gbps以上的传输速率、小于1毫秒的时延以及更广泛的设备连接能力。

2. 6G技术特点:
   - 通感一体:通信信号既能传输信息又能感知环境。
   - 空天一体:整合空中、地面、地下、水下的通信资源,形成广泛覆盖的通信网络。
   - 通智一体:实现通信功能和计算功能的融合。

3. 6G技术创新:
   - 基础前沿探索:紫金山实验室提出的“空时二维信道编码”理论,为破解无线通信领域的“不可能三角”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 工程技术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成功搭建并正式发布了国际首个面向6G通信与智能融合的外场试验网;中国移动联合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成功研制基于云原生的6G原型系统。

4. 6G应用场景:
   - 6G将解锁更多应用场景,更好赋能数字化、智能化,如低空无人机、具身智能机器人、XR(扩展现实)等新型智能终端应用。

5. 6G发展挑战:
   -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6G的认知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响全球6G标准化的进程和产业发展路径。
   - 需要加强全球产业界的沟通,尽早形成技术共识,推动6G标准和生态的全球统一。

6. 6G标准制定:
   - 我国已启动6G技术标准研究,预计2030年6G将具备商用能力。
   -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在韩国仁川举办6G标准研讨会,全球6G研发正式迈入标准化阶段。

总之,6G技术的发展将带来通信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国在6G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有望在全球6G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6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221
金币
26388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28
中国6G,迈向全域智能
中国6G研发的背景与统筹情况
2019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了IMT - 2030(6G)推进组,统筹我国6G研发和技术试验,为6G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和规划上的保障345。

中国6G技术的特点
通信性能卓越
超大带宽超高速率:在传输速率上,6G有望实现100Gbps(每秒)以上的传输速率,远超现有的通信速率水平,能够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如高清视频的快速下载、大规模数据的实时传输等345。
低时延高可靠:6G的时延小于1毫秒,这对工厂内的机器协同、远程设备操控等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至关重要,能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传输,保障应用的稳定运行345。
超大连接:6G将支持更广泛的设备接入,尤其是支持更复杂的物联网设备、智能终端和人体传感器,帮助真正实现万物智联,让各种设备都能便捷地接入网络进行通信和数据交互345。
“三个一体”特性
通感一体:增添了感知能力,使6G不仅仅是数据的传输,还能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为更多应用场景提供支持34。
空天一体:将空中、地面、地下、水下的通信资源整合,形成广泛覆盖的通信网络,打破了传统通信在空间上的限制,实现更全面的网络覆盖34。
通智一体:6G可实现通信功能和计算功能的融合,未来6G不仅是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还是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分析数据,提升网络的智能水平34。
中国6G的发展成果
专利申请领先
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6G专利申请数量一直保持在全球前列,这体现了中国在6G技术研发上的积极投入和创新能力34。

基础前沿探索突破
在传统通信系统中,无法同时优化时延、可靠性和数据速率三大指标,这被称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不可能三角难题。紫金山实验室提出的空时二维信道编码理论,通过一系列创新,为破解该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支撑6G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34。

工程技术创新成果显著
去年7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成功搭建并正式发布了国际首个面向6G通信与智能融合的外场试验网,在人工智能和通信技术融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34。
中国移动联合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成功研制基于云原生的6G原型系统,实现单用户速率超过8Gbps,建成了10个站点规模的6G试验网,可支持10余项6G新技术验证34。
去年2月,我国还发射了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该卫星搭载了中国移动星载基站和核心网设备,其中,‘星核’验证星搭载业界首个采用6G理念设计、具备在轨业务能力的星载核心网系统,意味着6G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的星载网络架构的验证工作正式开启3。
中国6G的发展理念与目标
发展理念转变
过去,通信发展首先通过建设基站等设施,支撑、带动应用发展。而根据6G移动信息网络的定位,业界逐渐意识到,6G的发展需要实现网络与应用的齐头并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6G发展不能单纯依赖技术驱动,而应秉持以场景为牵引、需求为导向、商业闭环为目标的理念,在推进6G标准制定的进程中,开展业务应用以及新型终端的培育与探索,实现网络与业务、应用与终端的协同共进,加速应用落地34。

迈向全域智能目标
从技术上看,6G不应局限于提升网络速率或者降低时延,还应注重跨领域融合创新的趋势;从目标上看,6G应用不局限于某个行业,而要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支撑,迈向全域智能14。

中国6G对其他产业的赋能
机器人领域
以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为例,如果能够通过搭建6G网络,提供开放的支撑网络体系,就可以让企业减少重复基础研发工作,集中精力发挥自身优势。如果将智能终端设备的计算功能迁移至附近的6G基站,使得机器人本身无须承载算力芯片,它的体形将更轻便,续航能力更强,售价更低,更易普及和推广3。

XR设备领域
6G网络如果能实现将渲染和计算任务卸载到网络侧或云端,确保XR设备实时性的同时,降低终端设备的计算负担,将使设备更加轻便、续航能力更强、用户体验更优。这一探索也有望加速低空经济的成熟应用,推动其从试点走向规模化部署34。

交通领域
6G有助于推进全域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未来,通过感知周围车辆和行人的位置,6G技术能够促进车辆、基础设施和行人之间的无缝连接,从而实现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治理等创新应用落地,我国一些城市正在推进这方面的尝试34。

中国6G的未来规划
今年6G进入“标准化元年”,预计2029年完成标准制定,2030年前后实现试商用,标准的制定将为6G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