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中了毒箭最后不治身亡,就是在晁盖死亡之后宋江才正式成为统领800里梁山水泊。晁盖如果没有攻打曾头市这一仗,最终的结局也不一定会好到哪里去。

宋江带着自己人上梁山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宋江一定会赢。因为晁盖在梁山有三件事没有做,正是这三件最急迫的事情让晁盖渐渐失去了众位好汉的支持。虽然名义上仍然是梁山好汉头把交椅,但是已经没有人支持他了。
晁盖没有招兵买马刚开始晁盖在智取生辰纲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来了。当时连同晁盖在内智取生辰纲的人一共就那么几个位置。许多人把这七位看作是晁盖自己人,但是其中智多星吴用对于宋江也忠心耿耿。
其中阮氏三兄弟是晁盖在夺取生辰纲之前才认识的。至于取生辰纲的建议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吴用给他建议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晁盖的这个所谓的自己人马就是草台班子。首先认识的时间不足,其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利益结合在一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目的。

在夺取生辰纲之后晁盖等人知道朝廷不会放过自己,于是便带着这几位刚认识的兄弟上了梁山。这个时候梁山的统领是王伦,王伦这个人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就连最早上梁山的林冲也在王伦手下受尽欺负。
晁盖之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义薄云天那得看和谁比。和王伦相比晁盖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大英雄,一个讲义气的好汉。林冲火并王伦之后,晁盖做了梁山的头把交椅。
后来晁盖知道宋江将会被押赴刑场,于是他带领几个好汉去劫法场。其实这一点晁盖做的是没有问题也是出于兄弟情义。然而救出宋江之后,晁盖就以为自己可以在梁山高枕无忧。

当时王伦统领梁山的时候梁山只有七八百人的兵马,虽然晁盖当了首领之后,人马增至三千多人,但是与后期的108将和几十万人可以与方腊匹敌的人马差很多。这样一比就可以看出宋江在上梁山之后,非常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兵力的扩增。
晁盖之所以败给宋江第一件事就是因为没有招兵买马。晁盖一定不明白一个道理,任何时候特别是自己根基不稳势力不大的时候,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才是王道。
广交朋友找投资人在看《水浒传》的时候,宋江有一些行为确实让人气愤。因为有一些人本来是官居高位富贵双全,但是宋江设计将这些人逼上梁山。宋江这些行为,虽然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不够地道,然而比起晁盖却更对于梁山有好处。

如果将梁山泊比喻成一个公司,要养活这么多人自然需要不菲的成本。梁山好汉替天行道铲除“恶人”,从这些人家搜出来的金银财宝,可以解决自己一部分资金来源的问题,但是动静太大自然会引起朝廷征讨。
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找“投资人”,也就是现在经常说的融资。这一点晁盖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像柴进和卢俊义这种人基本上都算是投资人。柴进有自己的生意,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钱财。
卢俊义和阮氏三兄弟,李逵这种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所接触的圈层都完全不同。《水浒传》对于108将的描写都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看谁不爽直接将大板斧砍上去。实际上古代人和现代人差不也需要财务管理,没有钱同样也难倒英雄汉。

有柴进这类本身就有一定资本的投资人,再加上像卢俊义这类一直生活在当时社会上层的人物。任何时候信息差都是财富的来源。宋江通过引入这些有实力的好汉,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日常梁山好汉的开销成本。
收买人心晁盖和宋江最大的区别在于宋江会收买人心,收买人心在不少人看来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换句话说就是宋江的情商更高,特别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展现出了非常高超的手段。可以说宋江这种人际关系处理,放在任何朝代都是非常出色的老板。
宋江完全就是那种把你卖了你还得心甘情愿地帮他数钱,甚至钱不够还得倒贴。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晁盖和宋江的情商差距,但凡有好汉上梁山,无论是出于什么身份,宋江永远都是亲自迎接。

宋江用非常高规格的礼仪来接待,这一番举动也给其他的梁山好汉做了一个示范。让新上梁山的好汉迅速融入这个集体中。对于宋江自然也心服口服。
当时宋江领人马上梁山的时候,晁盖与宋江众人简单的寒暄之后却让自己的人马坐在一边,让宋江带领花荣,秦明这些人坐在另一边。如此泾渭分明让人心生芥蒂。
还有一点可以看出来两个人区别到底有多大。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梁山好汉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格局。虽然此时还没有梁山大聚义,但是人数却并不在少,晁盖是梁山的头把交椅,但是晁盖带着人马攻打曾头市的时候还是智取生辰纲的那一拨人。

这一点可以证明两件事,一方面是宋江已经将晁盖的权利架空,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晁盖除了那七个人之外没有任何亲信,另一方面说明其他将领对于宋江更加信服,很显然晁盖也感觉到了这种情况。
更重要的一点是宋江眼中只有两类人,梁山好汉和其他人。包括时迁这样平时鸡鸣狗盗之辈上梁山,宋江都以礼相待没有分别,然而晁盖却做不到。

晁盖总是不自觉地将人分成三六九等,虽然梁山好汉不少人不说,却也能感觉出来,因此不少人的口头禅都是“看在公明哥哥的面上”。上面这3方面都是晁盖应该做却没有做的,这也是导致晁盖后期为什么无人可用逐渐被宋江架空。
总结大多数人对于宋江的印象都来源于98版的《水浒传》。李雪健老师演的《水浒传》,尤其是在招安之后将宋江演出了一个猥琐的小人,但是在真正《水浒传》原著中的宋江也是一个义薄云天的汉子。

宋江最后之所以接受朝廷的招安是为了想给梁山的兄弟们。一个好的前程,不用再背着各种各样的罪名生活,也为他们的子孙后代着想。随着梁山势力的壮大,朝廷一定不会允许梁山的存在,招安就是以进为退的一条路。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宋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