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夏至!“吃对、动好、不花钱”的养生攻略请查收
饮食方面
饮食原则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夏日炎炎,人体容易心烦气躁、虚火上炎,清淡饮食有助于缓解这些症状。比如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提供身体所需的水分。
运动方面
选择合适时间
夏至时节高温闷热,老人、儿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格外注意,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外出运动1。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运动,避免中暑等情况的发生。
选择合适运动方式
可选择一些较为舒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损耗体内元气。因为夏季出汗多,津液丢失,过度运动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其他方面
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也是夏至养生的重点。夏季出汗多,人容易心烦气躁、情绪焦躁不安,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夏至后要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可通过听轻音乐、冥想等方式保持心情舒畅,以降心火,保持心情愉悦。
生活环境
室内要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为身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若出现持续高热、心慌气短、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夏至养生食谱推荐
夏至时节,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合理的饮食调养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以下为您推荐一些夏至养生食谱:
清热消暑类
薏米山楂荷叶茶
材料:薏米、山楂、荷叶、芦根、茅根。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放入茶壶内,加入适量开水,加盖浸泡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米能清热祛湿,炒制后不至于太过寒凉;山楂能消食健胃、活血祛瘀,炒过后消食积的功效更强;荷叶则能清热解暑,兼具一定的减重功效。三者搭配芦根、茅根,成为一道清热消暑效果极好的饮品,对于湿热、痰湿体质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人群尤为适宜。
酸梅汤
材料:乌梅、山楂、甘草、陈皮、冰糖、桂花。
做法:把乌梅、山楂、甘草、陈皮先清洗,用煲汤袋装好;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煲汤袋小火煮40分钟;放入冰糖煮至溶化,去掉煲汤袋,加入桂花即可。
功效: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适合夏至时节饮用。
健脾利湿类
玉米须冬瓜汤
材料:鲜玉米须、玉米粒、玉米棒、红萝卜、冬瓜、马蹄、豌豆、鸡蛋。
做法:鲜玉米的须及玉米粒摘下备用;加适量的水把玉米须与玉米棒放在锅里先煮20分钟,去渣;其他材料洗净,红萝卜、冬瓜、马蹄去皮切粒;把所有食材都放入汤水中煮10分钟,关火,把鸡蛋搅匀放入汤中,调味即可。
功效:配合饱腹感很强的豌豆,健胃消食的红萝卜,以及能清热利湿、减肥降脂的冬瓜,整个膳食口感清爽而且热量低,达到降脂减肥的效果,是湿热或痰湿体质的肥胖人群不二之选。
南瓜小米莲子粥
材料:小米、南瓜(去皮切小块)、莲子(去芯、提前浸泡1小时)、枸杞。
做法:所有食材(除枸杞)放入锅中,加水。关火前5分钟撒入枸杞,盖盖焖一会儿。
功效:南瓜自然化开增稠,粥色金黄温润。小米、南瓜温和补益,莲子清心火、安神助眠,枸杞温和滋养初生之阴。该药膳粥简单易做,老少皆宜。
清热润燥类
苦瓜黄豆猪骨汤
材料:苦瓜、猪骨、黄豆、瑶柱、生姜。
做法:猪骨切块焯水,把黄豆、瑶柱、生姜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熬汤1小时成高汤;将苦瓜片放入高汤内灼至刚熟,调味即可。
功效:黄豆性味甘平,益气润肌肤。猪骨能补中益气、养血健骨,搭配具有清热消暑、清肝明目作用的夏季当令食材苦瓜,特别适合易上火而见口干口苦、眼目容易干涩充血人群的保健食用。小贴士:苦瓜性寒,阳虚体质人群请勿过量食用,或烹饪苦瓜时增加生姜用量,或在汤中加入胡椒粉。
小葱拌豆腐
材料:豆腐300克、小葱30克、精盐5克、香油4克、植物油30克。
做法:将小葱洗净后切成葱花;豆腐划切成小块。在豆腐上加入精盐,再撒上葱花,淋上香油。将炒锅置于中火加热,倒入精制油熬熟后,再盛装碗中,待冷却后淋浇在豆腐上。最后,将拌好的小葱豆腐装盘,食时拌匀即可。
功效:豆腐性味甘、凉,具有清热润燥、补血养颜、健脾和胃、补脑健脑等功效,同时,豆腐中的植物雌激素类黄酮等成分还有助于调节人体内分泌,改善更年期综合征,对女性健康尤为有益。需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过量摄入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对于特殊体质或疾病的人群,如痛风病患者等,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食用。
夏季防暑降温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暑降温小妙招,帮助您度过一个清凉舒适的夏天:
1. 合理饮食多喝水
补充水分:每天至少补充2升水,最好是白开水或淡盐水。
清淡饮食:多吃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等。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加重体内热量。
自制饮品:可以自制一些降温饮品,例如山楂汤、酸梅汤、绿豆汤、银耳羹、金银花茶、绿茶等。
2. 穿衣搭配
选择材质:选择轻薄透气的衣物,棉质、麻质衣物是夏季的最佳选择,透气性好,吸汗效果佳。
颜色选择:浅色衣物能反射阳光,减少热量吸收,避免深色衣物增加体温。
宽松设计:宽松的衣物有助于空气流通,减少闷热感。
3. 居家环境调整
空调使用:空调温度设置在26-28摄氏度之间为宜,避免过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
遮阳措施:使用窗帘、遮阳帘或遮阳板,减少阳光直射,降低室内温度。
通风换气:早晚气温较低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外出防护
避开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在10点到16点之间外出,此时阳光最强烈,温度最高
防晒装备:外出时戴帽子、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穿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在阳光下。
5. 其他小窍门
凉水洗脸、洗手:用凉水洗脸、洗手可以迅速降温,带来清凉感(运动后不适宜用此方法)。
冰袋或湿毛巾:在额头、颈部、手腕等部位敷上冰袋或湿毛巾,快速降温。
凉水冲手腕:每隔几个小时可以使用自来水冲手腕5~10秒钟,因为夏季血液温度也比较高,而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用水冲可以降低血液温度。
外抹风油精,内服正气水:如果感到乏力、头晕、恶心等症状,可以在额头部涂抹风油精等,或服用藿香正气水,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等。
额头敷湿毛巾:在家可以拿毛巾用冷水浸泡,然后拧干,放置在额头上。
夏至运动指南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刻,中医专家建议在这个时候通过饮食调理、科学运动等方式养生。以下是一些针对夏至时节的运动指南:
1.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
夏至时节,体育爱好者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运动,避免在烈日下特别是中午12:00到下午15:00之间长时间活动,以防止中暑和皮肤晒伤2。
运动地点应选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助于呼吸新鲜空气,同时享受自然美景。
2. 控制运动强度
夏至时节养生讲究护阳、祛湿,因此不建议进行激烈的运动,以免过度出汗导致阳气受损。
推荐的运动方式包括慢跑、散步、游泳等,运动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为佳,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
3. 注意补水与防晒
运动前后都要注意补充温水或淡盐水,尤其是在大量排汗后,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
在室外运动时需要做好防晒措施,例如涂抹防晒霜、佩戴帽子和太阳镜,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强烈阳光下。
4. 调节心神
心静养神是夏至养生的关键,对于心火旺盛的人群,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可以通过静坐冥想、打太极拳、八段锦等方式来调节心神。
上班族也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健身操,或者适当饮用一些紫苏姜枣茶,帮助提升阳气,避免发生头晕、感冒等“空调病”。
5. 合理安排作息
夏至起居调养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睡补充夜里的睡眠不足,确保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维持身体的活力和免疫力。
通过遵循以上夏至运动指南,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阳气,还能增强体质,使您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保持健康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