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炎热,吃完降压药后务必警惕的3个风险
低血压风险
夏季气温升高、血管扩张和出汗多等因素会导致血压下降,而降压药物也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二者叠加可能使血压降至过低水平。收缩压平均可能低5 - 10mmHg,舒张压平均低3 - 5mmHg 。另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低血压可表现为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晕厥的情况,导致脑供血不足,容易跌倒摔伤。
建议患者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尤其是在高温时段。如果收缩压总是低于110mmHg,就要考虑调整用药;舒张压理论上不要低于60mmHg ,老年人低压保持在50mmHg以上一般是安全的。若血压过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剂量,吃多种降压药的,可以先停用一种;如果吃的是单片复方制剂,要先拆分成两种药物,减量或停用一种,一定不要一下子停药。
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风险
部分降压药可能具有利尿作用,长期服用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引起脱水现象,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昏迷等情况。如果患者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且未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能导致钠、钾等离子浓度下降,引发电解质失衡,可能会诱发肌痉挛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
建议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并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维持体内水平衡。在使用降压药期间,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以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
视力和疲劳相关风险
某些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可以影响眼部血液循环,进而干扰视觉功能,导致暂时性视力模糊。若持续存在视力变化,可能是药物副作用或其他眼部疾病的信号,需尽快就医进行专业评估。有些降压药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人感到疲乏无力,长时间的疲劳状态可能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若出现视力模糊或长时间疲劳等情况,需要调整用药方案或寻求医生帮助。同时,在炎热夏季使用降压药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夏季高血压患者防暑指南
防暑降温全攻略
合理安排外出时间
尽量避免在11点至15点之间外出,这段时间阳光强烈,气温最高,紫外线辐射最强,外出容易导致中暑和血压波动。如果必须外出,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宽檐帽、太阳镜,使用防晒霜(SPF30以上)等。
营造清凉生活环境
室内可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降温,但要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调得过低,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血压不稳定。同时,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8。
科学补充水分
夏季人体水分流失快,高血压患者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水,以补充夏季出汗所损失的水分。但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出汗较多时可选择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无糖尿病的患者可加大新鲜水果的摄入量,有糖尿病的人应以清茶或凉开水为主。此外,半夜醒来时适量进点水,降低血液稠度,对预防血栓形成有益1。
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剧烈运动
高温天气下,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发血压升高。可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相对较低时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3。
保证正常睡眠
夏季患者的睡眠质量可能下降,导致血压升高,影响心血管。患者夜间也要做好防暑降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若睡眠不好,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助眠药物。
保持良好心态
高温天气容易让人烦躁不安,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升高。
注意饮食调节
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
夏季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苦瓜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高盐、高脂、高糖食物。适量摄入富含钾(如香蕉、菠菜)和镁(如坚果)的食物,维持电解质平衡。
控制盐的摄入
高血压者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同时提高摄入含钾丰富的食品。将膳食中的盐包括所有食物中的钠折合成盐,减少到每日平均4 - 6克6。
合理调整药物
人的血压在夏天偏低,高血压患者在夏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剂量,避免血压过低,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特别要减少利尿剂及其含有利尿药成分的一些复合剂的应用。注意停改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吃多种降压药的,可以先停用一种,但有些人吃的是单片复方制剂,具体情况需咨询医生。
加强血压监测
夏季要加强对血压的监测,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能有条件经常自测血压最好,不能自测者也应该每3 - 5天去诊所测一次血压。
预防中暑
了解中暑症状,如头昏、头痛、恶心、口渴、大汗、心慌及面色潮红,体温升高到38℃以上,甚至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表现。若发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区域,解开领口、袖口,松开紧身衣物,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头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用温水擦拭全身,促进散热。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清凉含盐饮料,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昏迷、抽搐等),立即拨打120,在等待救护车期间持续进行降温处理
高血压患者夏季运动指南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夏季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季节。随着气温升高,人体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可能导致血压下降1。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血压管理。事实上,夏季昼夜血压波动幅度增大,增加了心肌缺血、脑卒中的风险1。因此,合理的运动计划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1. 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
有氧运动优先:根据欧洲心脏病预防协会(EAPC)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共识文件,有氧运动是高血压患者优先采用的身体活动方式。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慢跑、自行车、韵律操、太极拳、游泳等被推荐为较好的运动方式。
抗阻训练注意事项:虽然抗阻训练有助于保持良好身材及提高耐力与力量,但高血压患者进行此类训练时需注意强度不应过大,并避免憋气,可选择强度低、偏重肌肉耐力性的抗阻训练。
2. 运动时间的选择
避开高温时段:夏季应避免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间段进行适度运动。
规律性:一天连续或累计运动时间30-60分钟,每周运动5-7天,运动强度可根据自身体力活动水平或运动能力强弱选择中、低强度。
3. 运动前后的准备
水分补充:由于夏季出汗多,容易导致脱水,因此运动前后要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血液黏稠度增加
监测血压:安静时血压未能很好控制或超过180/110mmHg的患者应暂停运动。
4. 个性化调整
中医视角:从中医角度来看,不同体质的高血压患者适合不同的运动方式。例如,肝火型患者可以选择太极拳、散步等较为缓慢的运动;气虚型患者则建议以节奏慢、强度低的全身运动为主。
饮食配合:夏季饮食应强调清淡、低盐、低脂,适量增加富含钾和镁的食物,如芹菜、黄瓜、大蒜、绿豆和香蕉等。
5. 其他注意事项
防暑降温:穿着宽松舒适、透气性好的衣服,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午睡习惯:夏季日长夜短,往往导致老年人睡眠不足,影响血压稳定。因此,每天小睡1小时左右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
通过上述指南,高血压患者可以在夏季安全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血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