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血脂患者饮食提醒:鸡蛋与应避免食物
鸡蛋对高血脂患者的益处
鸡蛋营养丰富,很多人误以为鸡蛋胆固醇高,高血脂患者不敢多吃,但鸡蛋里的卵磷脂和胆碱能帮助肝脏运输脂肪,促进脂类物质的乳化排出,有助于处理多余的脂肪。不过,食用时要注意搭配,若把鸡蛋和白米饭、青菜搭配,是有益的滋养;但如果把鸡蛋裹上面粉油炸,再配上香肠火腿片一煎,就可能成为伤肝套餐,间接影响血脂健康。
鸡蛋对高血脂的影响
1. 鸡蛋的营养成分
鸡蛋富含高质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D、维生素B12 和硒等,这些成分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此外,鸡蛋中的脂肪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这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益。
2. 胆固醇含量与吸收
尽管鸡蛋特别是蛋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但人体自身也会合成胆固醇,适量摄入并不会对胆固醇水平产生太大影响。研究显示,食物中所含有的胆固醇对血液中的胆固醇的影响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7。这是因为人体摄入食物中的胆固醇在进入体内后,首先会被消耗代谢掉一部分,难以消化或是代谢掉的胆固醇含量才会进入到血液中,影响体内的血脂。
3. 高血脂患者的饮食建议
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虽然吃鸡蛋不一定会影响血脂的异常,但也需要控制好量。高血脂患者一天吃一个鸡蛋,对于血脂不会有明显影响。因此,高血脂患者是可以吃鸡蛋的,只要控制好量,吃鸡蛋就不会对血脂水平造成影响。
4. 应避免的食物
医生提示,高血脂患者更应该忌口的是以下两类食物:
高糖分食物:大量的高糖分食物不仅会使糖分转化为热量,引发肥胖,而且糖分还容易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从而导致血脂升高。
含酒精的饮品:大量酒精的摄入会损伤肝细胞,导致肝功能下降,而肝脏是我们运转甘油三酯、降低体内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的主要场所。若是肝脏受损,那么肝脏对这些物质的代谢也会减少,从而致使体内血脂升高。
高血脂患者可以适量食用鸡蛋,但需注意控制每日摄入量,并且应避免高糖分食物和含酒精的饮品以维持血脂稳定。
夏季高血脂患者应避免天天吃的3类食物
精白米饭
精白米饭的血糖指数高,吃进肚子里很快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快速升高,接着胰岛素大量分泌,最后疯狂促进脂肪合成。长期大量吃精白米饭,甘油三酯水平会显著增加,对高血脂患者不利。
糕点面包
糕点面包用精制面粉制作,不仅碳水化合物含量超高,还添加了反式脂肪酸和大量糖分。一块蛋糕可能就藏着一天所需脂肪的一半,糖分也多得离谱。食用这类食物会加速胆固醇升高,如同给血管里填垃圾,加重高血脂患者的病情。
速食面类食品
如方便面、杯面等,在加工过程中被添加了大量饱和脂肪和钠,这些都是让血脂升高的帮凶。春夏季节人们出门机会多,若不注意选择了它们,就等于给血管健康埋下定时炸弹
高血脂患者的饮食禁忌
高血脂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摄入某些特定类型的食物,以防止病情加重。以下是高血脂患者应避免或限制摄入的食物类别:
1. 高胆固醇食物
动物内脏:如肝、心、脾、肺、肾等,这些部位的胆固醇含量极高。
蛋黄:尤其是大量食用时,可能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蟹黄和鱼籽:同样富含胆固醇,应尽量避免。
这些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摄入过多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加重病情。
2. 高脂肪食物
肥肉:包括猪油、羊油、牛油等动物脂肪。
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等,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奶油与黄油:这些乳制品中的脂肪含量也很高。
高血脂患者应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的脂肪容易在体内堆积,导致血脂升高。
3. 高糖食物
糖果:甜食中的糖分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增加体重,对血脂控制不利。
巧克力:虽然含有一定量的可可脂,但其高糖分仍需引起注意。
蛋糕与甜饮料:如含糖量高的碳酸饮料、果汁等。
高糖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刺激胰岛素分泌,使脂肪合成增加,从而加重高血脂症状。
4. 高盐食物
咸菜:腌制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盐分。
咸鱼与腌肉:这类食品不仅盐分高,还可能含有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5. 含酒精饮品
啤酒:饮酒会增加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
白酒及其他烈酒: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脂肪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高血脂病情。
高血脂患者应忌酒及含酒精食品,因为酒精会干扰脂肪代谢,导致血脂升高。
避免上述食物,结合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高血脂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脂患者的运动建议
运动类型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持续的中到高强度锻炼,能提高心肺功能,燃烧热量并降低血脂。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步行、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等。为获得最佳效果,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时身体血液循环加快,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慢跑对心肺功能的锻炼更有效果,能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燃烧;游泳时身体受水的浮力支撑,关节压力减小,还能锻炼全身肌肉,降低血液黏稠度。
高强度间歇训练
通过交替进行高强度和低强度运动,可在较短时间内燃烧更多热量,提高心肺功能并帮助降低血脂。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可提升肌肉质量,帮助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静息状态下也能燃烧更多卡路里,对长期管理血脂水平有帮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两次的全身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运动前准备
全面体检
开始运动前,务必先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包括血脂水平、血压、血糖、心电图等,评估身体状况,排除潜在风险,了解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或疾病,便于医生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
做好热身
运动前进行5 - 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慢走、活动关节等,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提高关节灵活性,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运动过程注意事项
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确定,以运动后无明显疲劳、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为宜。可通过心率监测运动强度,通常运动时心率达到(170 - 年龄)次/分钟左右属于中等强度运动。
把握运动时间
每次运动时间以30 - 60分钟为宜。时间过短可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过长则可能增加身体负担,导致过度疲劳或受伤。
注意呼吸节奏
运动中要保持均匀、有节奏的呼吸,避免憋气,因为憋气可能导致血压瞬间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运动后注意事项
充分放松
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即停止活动,应进行5 - 10分钟的放松活动,如慢走、拉伸等,帮助身体从运动状态平稳过渡到休息状态,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减少运动后的疲劳感。
补充水分
运动后身体因出汗等流失大量水分,应及时补充适量水分,维持身体水盐平衡,促进新陈代谢,但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其他建议
在开始任何新的锻炼计划之前,应先咨询医生,确定最适合自身的运动类型和强度。同时,锻炼是降低血脂的重要手段,但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同样重要,应关注健康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并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此外,高血脂患者应坚持长期规律运动,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以更好地发挥运动对血脂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