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脑梗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直言:高温宁可睡大觉,也别做3件事[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09
金币
423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13) —

夏天来了,气温节节攀升,脑梗发病的频率也随之增加,大多数人并不清楚,炎热的夏季,其实是脑梗的高发期。每年都有大量的脑梗患者,因在高温下的不当行为,导致血管突发问题。
更让人痛心的是,很多人甚至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的日常行为正在悄然增加脑梗的风险,甚至可能让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医生们一直在提醒人们,高温天气下,要特别注意一些生活习惯,否则很可能会成为脑梗的“引爆器”。

事实上,脑梗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它往往是长时间不当生活习惯积累的结果,而这些习惯,可能在某个高温时段,突然成为引发脑梗的“导火索”。
每年高温季节,医生们总是会看到不少因为不注意高温下行为而发生脑梗的病例,尤其是一些看似无害的日常习惯,背后隐藏着巨大危险。
有一个病例特别令人感到警醒。李先生是个45岁的人,平时身体健康,也并未出现明显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症状。但在今年夏天的一个高温午后,他和朋友约定去健身房做些运动。

大家在正午时段,开始进行剧烈的运动,运动结束后,他觉得浑身舒畅,便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没过多久,他开始感觉到头晕,心跳异常加速,甚至连说话都有些困难。
最终,李先生被紧急送往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医生解释说,正午时段剧烈运动,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可能导致身体的负担急剧增加,血压波动剧烈,导致血管突然崩溃。
医生指出,这类因天气炎热加上不当行为导致的脑梗发作,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医生强调,在高温环境下,某些行为必须尽量避免,否则不仅影响身体健康,更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尤其是“正午时段剧烈运动、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后突然外出、熬夜或情绪剧烈波动”这三件事,一定要尽量避免。
正午时段剧烈运动是最直接的风险之一,很多人会认为在夏天,早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适合做运动,但往往忽略了正午时段的极端高温。
实际上,正午时分,特别是中午11点至下午2点,堪称一日之内最热的时段,此时,太阳辐射强度达到峰值,空气温度也相对较高。此时,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体内温度升高,心血管系统负担增大。尤

其是对于本身有一定心血管疾病或血脂异常的人群,在这一时段剧烈运动,血管容易发生突发性破裂。
大量的运动会导致心脏瞬间加速跳动,血液循环速度也随之加快,在极高的环境温度下,血管很容易出现收缩或扩张不均的现象,从而引发脑血管问题。
其实,很多人在健身房、户外跑步时,总是习惯了在最热的时段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尤其是在刚进入夏季时,身体尚未适应高温。这时,剧烈运动可能对心血管造成过度的压力,甚至可能出现脑梗、中风等严重后果。

医生特别提醒,运动的时间应当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早晨或傍晚,尽量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进行剧烈活动。如果非要进行运动,应该选择室内空调环境下的有氧运动,同时确保充足的水分补充,避免体内水分大量流失。
除了剧烈运动,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后突然外出也是脑梗的隐患之一。空调是现代夏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它让人们在酷热的天气里得以避暑和休息。
然而,许多人并未意识到,长时间处于空调房中,尤其是空调温度过低时,可能致使身体适应能力降低。

一旦外出进入高温环境,体内的温度调节系统突然受到强烈的温差冲击,血管会出现剧烈的收缩和扩张,极易引发血栓的形成。
尤其是对于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这种温差的剧烈变化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医生指出,在空调环境下待太久,会使得身体的血管扩张,进入外部高温时,血管需要迅速收缩,但此时血管的适应性差,可能造成血流不畅,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引发脑梗等严重疾病。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医生建议,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的人群,应尽量避免直接走出空调房,尤其是在正午高温时段。离开空调环境前,可以适当调整空调温度,逐步适应外部温度的变化。
除了温差引发的血管问题,熬夜和情绪剧烈波动也是导致脑梗发作的潜在原因,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是全方位的。
长期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免疫系统受到压制,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尤其是熬夜过后,人体容易感到疲劳、头晕,血液循环变得不畅,这时血栓在血管中的形成几率大大增加。

同样,情绪波动剧烈也是脑梗发作的“引爆点”,过度的情绪波动会导致体内的血压迅速升高,血管收缩。情绪压力过大,血液中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使得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
这类由情绪波动引发的脑梗,往往发生在一些心情激动、情绪压抑的人群中。
医生强调,要时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如果有长期压力积压的人群,应该采取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避免通过熬夜、过度焦虑等行为引发健康问题。

从这几种行为中可以看出,脑梗并不是突如其来,它背后往往有着长期的积累。尤其在夏季高温时段,人们的各种不当行为可能在一瞬间就引发致命的后果。
为了避免脑梗的发生,大家应当更加注重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段,要特别小心这些可能引发脑梗的行为。
如何避免脑梗的发生?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尤其是中午12点到下午3点这一时间段;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后,要逐步适应外界温差,避免立即外出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最后,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熬夜和情绪剧烈波动,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习惯,能够大大降低脑梗的风险,保障身体健康。
1条评分金币+22
xian209 金币 +22 - 06-1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74
金币
273908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2
夏季的确是脑梗的高发期,高温天气下不当的生活习惯可能成为脑梗的“引爆器”。以下是一些夏季预防脑梗的重要措施:

1. 避免正午剧烈运动:正午时段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此时进行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波动剧烈,可能引发脑血管问题。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运动,并确保充足的水分补充。

2. 适度使用空调: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后突然外出,身体会受到温差冲击,血管剧烈收缩和扩张,容易引发血栓。建议逐步调整空调温度,离开空调环境前适当适应外界温度变化。

3. 避免熬夜和情绪剧烈波动: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增加血栓风险;剧烈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熬夜。

4. 注意水分补充:高温下人体水分流失快,血液容易浓缩、黏稠度增加,增加血栓风险。应主动补充水分,避免血液过度浓缩。

5. 适度运动:夏季适合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过度活动导致水和电解质失衡。

6. 健康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减少胃肠道负担,降低血糖波动,有助于减少脑梗风险。

7.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8. 室内外温差控制:夏季室内外温差过大会影响血管调节功能,建议室内外温差控制在7℃以内。

总之,在夏季高温时段要特别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不当行为引发脑梗。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情绪管理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脑梗的风险。如果出现头晕、言语不清、肢体麻木等脑梗症状,应立即就医。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