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世贸中心(BWTC)的设计无疑是现代建筑领域的一个杰出典范,它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更在功能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做出了重要突破。以下是对巴林世贸中心设计的几个方面的详细评价:
1. 视觉设计
- 外观设计:双子塔高240多米,共50层,平面为椭圆形,外形呈帆状,线条流畅。深绿宝石色的玻璃和白色的外表皮使大厦与周边沙漠景观和海上风光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
- 灵感来源: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阿拉伯式“风塔”,两座上尖下宽的高楼相对矗立,仿佛一对比翼的风帆,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美学,又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
2. 功能性设计
- 风力发电:双塔之间的3条横梁分别位于建筑的16层、25层和35层,其上安装的三台直径29米的水平轴风力涡轮机日夜不息地旋转。这不仅使建筑本身成为一个能源生产者,还大大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 空气动力学设计:椭圆形截面在双塔间形成天然“加速风道”,使风速骤增20%,从而提高了风力涡轮机的发电效率。
3. 可持续性
- 能源效率:三台涡轮机年发电量高达1200兆瓦时,足以满足整座大厦约15%的能耗,相当于300个巴林家庭全年用电。这不仅减少了建筑的碳足迹,还为全球可持续建筑树立了榜样。
- 环保奖项:自2008年建成以来,巴林世贸中心获得多个建筑与环保领域的重要奖项,成为全球可持续建筑的标杆。
4. 社会影响
- 地标性建筑:巴林世贸中心不仅问鼎巴林天际线之巅,更成为巴林乃至中东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提升了巴林的国际形象。
- 科技创新:建筑师肖恩·奇拉运用严谨科学的设计实现建筑可持续愿景,传递出重要的信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建筑的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巴林世贸中心的设计在视觉、功能、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是一个值得全球建筑界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案例。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象征着未来发展方向的绿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