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92岁的院士,研究肿瘤60年,提醒:尽量控制自己少吃几种食物 [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11) —
人岁数一大,就容易琢磨身体这点事儿。尤其是那些整天跟病打交道的老医生、老专家,更是看得清楚一些。
92岁的钟南山院士、98岁的汤钊猷院士,他们一辈子都在和病魔较劲,尤其是肿瘤这个东西,研究了几十年,最后发现,很多人不是输在药不够好,也不是输在技术不够,而是输在嘴上。


汤钊猷院士年轻时候当过外科医生,刀下的肿瘤切了一个又一个。后来他不满足于切,他想知道这东西为啥会长出来。研究了一辈子,最后说了一句话——“想防癌,嘴巴管住是一半的胜利。”这话听起来简单,但真做起来,却不容易。
肿瘤这东西,跟吃其实有很大关系。不是说吃一口就得病,但天天吃、年年吃,吃出问题的几率就大了。汤院士提醒说,有几样东西,能少吃还是少吃,尤其是天天吃、顿顿吃的人,得注意了。
第一个要少吃的,是加工肉。


香肠、腊肉、培根、火腿这些,很多人觉得香得很,尤其是早上来一根煎得焦焦的热狗,配杯咖啡,觉得一天都精神了。但这些东西,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定性了,是明确的致癌物。不是“可能”,是“确定”。
为啥?因为里面有亚硝酸盐。这个东西听起来像化工厂出来的,其实我们超市里卖的香肠、火腿里都有。它本身没啥问题,但在肚子里一折腾,跟胃酸一碰,就有可能变成亚硝胺,这玩意儿是出了名的致癌物。特别是跟胃癌、食管癌、结肠癌这些有关系。
有些人说,我吃的不多啊,一天就吃两片培根。这就像天天吸一点点烟,年头一长,问题一样不少。肿瘤不是一下子长出来的,它是日积月累“吃”出来的。


第二个要控制的,是高温油炸的食物。
油条、炸鸡、薯条、锅巴,这些东西香是香,但香气背后藏着的,是“丙烯酰胺”这个词听着就不友好。它是在高温油炸时产生的,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比如土豆、面粉,一炸温度上去了,就容易出现。
有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在动物体内会导致突变,简而言之,就是把细胞搞乱了。细胞乱了,就可能像脱缰的马一样,开始不受控制地疯长,那就是肿瘤的苗头。
而且高温油炸的东西还容易让人吃多,吃得多了,不光是油的问题,热量也高,胖得快。肥胖本身就是肿瘤的一大风险因素,特别是肝癌、乳腺癌、胰腺癌这些,跟体重关系都不小。


第三个要当心的,是含糖饮料。
奶茶、可乐、果汁饮料,喝起来甜滋滋,年轻人更是离不了这些。但你知道吗?一杯中杯奶茶,糖含量可能相当于六七块方糖。天天喝,不胖才怪。
糖进了身体,一部分变脂肪,还有一部分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多了,就会让细胞不正常地活跃,有研究就指出,糖摄入过多,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都会提高。
糖上瘾。喝惯了奶茶的人,白开水都觉得寡淡,一天不来一杯就难受。肿瘤喜欢糖,就像蚂蚁喜欢甜,肿瘤细胞靠糖活得更旺盛。这不是吓唬你,是有研究实锤的。


第四个别轻视的,是腌制食物。
咸鱼、咸菜、酱豆腐、咸蛋,这些东西很多人从小吃到大,觉得是家乡的味道。但这些食物里,亚硝酸盐含量也不低,特别是储存不当的时候,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
广东有句话叫“咸鱼白菜也好饭”,但香港地区因为咸鱼吃得多,鼻咽癌发病率一度居高不下。汤院士就说过一句话,“咸鱼可以吃,但不能天天吃。”他自己有时也吃,但一年都吃不上几次。


第五样,其实很多人没注意——烧焦的食物。
烤串、烤肉、锅贴、焦锅巴,焦香味让人垂涎,但那层焦黑的东西,其实是苯并芘,也是致癌物。尤其是炭火烤制时,油滴到炭上冒烟,那烟气再附着到肉上,风险就更大了。
有一回见一个病人,肝癌晚期,才五十出头,一问才知道,这人爱吃烤肉,每周两三次,十年如一日。医生摇摇头:“不是说烤肉就一定得癌,但你这频率,风险确实高。”


吃东西这事,说到底是个习惯问题。谁不想吃点好吃的?但这个“好吃”,不能只看味道,也得看看后果。就像我们开车,速度越快越爽,但也得看路况,不能一路狂飙。
肿瘤的形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基因出问题了,免疫系统没管住,再加上一些外界因素——吃的、喝的、吸的、碰的,就给肿瘤提供了土壤。吃,是我们最能控制的一部分。
有人说,现在吃什么都有问题,那是不是干脆啥都别吃了?这就像说空气里有灰尘,我干脆不呼吸了。不是这个理。关键在于控制频率、控制量。


有些人说,我爷爷天天吃腊肉活到九十多,那是个体差异。就像有的人抽一辈子烟没得肺癌,但更多的人,抽了二十年就咳得上不来气。我们不能拿个例当普遍。
汤钊猷院士自己怎么吃?他讲过,他平时吃得很清淡,肉吃得少,喜欢吃豆制品、蔬菜,偶尔吃点鱼。他说,“吃饭不是为了满足嘴巴,而是为了让身体活得更久。”


说得朴实,但有道理。你看他九十多岁了,思路还清楚,走路不抖,开会还能讲三小时不喝水。人家不是靠补品养出来的,是靠几十年如一日地“管住嘴”。
说了这么多,不是让大家一下子就变成素食主义者,也不是让人一口肉不沾。关键是别让“好吃”决定你吃什么,要让“对身体好”来决定吃什么。有些东西,想吃的时候,先问问自己:值不值得?吃这一口,能不能换个更健康的方式?


比如想吃炸鸡,不妨换成烤的;想喝奶茶,试试无糖的豆浆;想吃火腿,换个白煮鸡蛋。日常生活中这些小改变,可能就是你和肿瘤之间的一道防线。
人这一辈子,说到底不就是吃喝拉撒睡?但也正是这些最基础的事,决定了你能活多久、活得咋样。命运不是一下子决定的,是一点点吃出来的。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06-1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1
研究肿瘤60年,提醒:尽量控制自己少吃几种食物
子主题1: 腌制食品
定义: 腌制食品是指通过腌制、发酵等方法保存的食品,如咸菜、泡菜、腊肠等。
关键事实与趋势:
腌制食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转化为亚硝胺类物质,被列为I类致癌物。
随着冷链物流改善,腌制食品减少,胃癌发病率明显下降。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
一些人认为适量食用腌制食品并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大量研究表明长期食用腌制食品会增加患癌风险。
子主题2: 油炸食品
定义: 油炸食品是指通过高温油炸制作的食物,如炸鸡、薯条等。
关键事实与趋势:
高温油炸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
反复使用的油含有更多有害物质,增加健康风险。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
有人认为偶尔食用油炸食品不会显著增加癌症风险。
然而,专家建议尽量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以降低患癌风险。
子主题3: 高糖食品
定义: 高糖食品是指含有大量添加糖的食品,如甜饮料、糖果等。
关键事实与趋势:
过量摄入糖分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异常,为癌细胞提供能量来源。
糖尿病患者患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较高。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
一些研究指出适度摄入糖分对人体无害。
但多数专家建议限制高糖食品的摄入以预防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
子主题4: 加工肉制品
定义: 加工肉制品是指经过腌制、烟熏、添加防腐剂等方式处理的肉类,如火腿肠、培根等。
关键事实与趋势:
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会使结直肠癌风险增加18%。
加工肉制品中含有防腐剂、添加剂和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
有观点认为少量食用加工肉制品不会显著增加癌症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加工肉制品列为致癌物。
子主题5: 酒精
定义: 酒精是一种常见的饮品成分,存在于啤酒、葡萄酒、白酒等中。
关键事实与趋势:
乙醇本身是2A类致癌物,在体内代谢为乙醛后会直接伤害DNA。
长期饮酒与肝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相关。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
少量饮酒是否有益健康尚存争议。
大多数专家建议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癌症风险。
数据与统计
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460万,死亡病例超300万。
1990年代,中国农村胃癌发病率远高于城市,因腌制食品较多。
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会使结直肠癌风险增加1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4
金币
27316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11
管住嘴,远离肿瘤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机能逐渐下降,各种疾病也容易找上门。尤其是肿瘤这种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更是老年人的健康大敌。92岁的钟南山院士和98岁的汤钊猷院士,作为医学界的泰斗,他们对肿瘤的研究有着深刻的见解。他们一致认为,预防肿瘤的关键在于“管住嘴”。

1. 加工肉:明确的致癌物

香肠、腊肉、培根、火腿等加工肉制品,虽然味道鲜美,但却是明确的致癌物。这些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它在胃酸的作用下会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与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尽量减少加工肉的摄入,是预防肿瘤的重要措施。

2. 高温油炸食物:隐藏的致癌物

油条、炸鸡、薯条等高温油炸食物,在高温下会产生丙烯酰胺,这是一种致癌物质。此外,高温油炸食物还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本身就是多种肿瘤的风险因素。因此,尽量少吃高温油炸食物,选择更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烤等。

3. 含糖饮料:甜蜜的陷阱

奶茶、可乐、果汁饮料等含糖饮料,虽然口感甜美,但其中的糖分过高,会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增加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等的风险。因此,尽量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选择白开水、茶或无糖饮料。

4. 腌制食物:家乡的味道,健康的隐患

咸鱼、咸菜、酱豆腐等腌制食物,虽然味道独特,但其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容易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特别是储存不当的腌制食物,更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尽量少吃腌制食物,选择新鲜的食材。

5. 烧焦的食物:焦香背后的危险

烤串、烤肉、锅贴等烧焦的食物,虽然焦香味十足,但其中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特别是炭火烤制时,油滴到炭上冒烟,烟气中的致癌物质会附着到食物上。因此,尽量避免食用烧焦的食物,选择更健康的烹饪方式。

吃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

预防肿瘤的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是说完全不能吃这些食物,而是要控制频率和量。可以选择更健康的替代品,如用烤代替炸,用无糖饮料代替含糖饮料等。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豆制品和全谷物,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

汤钊猷院士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平时吃得很清淡,肉吃得少,喜欢吃豆制品、蔬菜,偶尔吃点鱼。他说,“吃饭不是为了满足嘴巴,而是为了让身体活得更久。”正是这种科学的饮食习惯,让他在九十多岁的高龄依然思路清晰、身体健康。

总之,预防肿瘤的关键在于“管住嘴”。通过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选择更健康的食物和烹饪方式,我们可以为自己筑起一道防癌的防线。希望每个人都能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远离肿瘤的威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