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2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45岁女子拔牙后离世!医生含泪苦劝:这5类人不宜拔牙,风险过高 [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278
金币
26403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8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09) —
张医生,您最近接待过因为拔牙引发并发症的病人吗?我刚才处理一个病历,感觉情况有些复杂,特别是那位45岁的女性,拔牙后出现了严重的出血,最后没能抢救过来。”
医院的急诊室内,灯光昏黄,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李雪是一名年轻的护士,平日里沉着冷静,可这天她却显得格外焦虑,她站在值班医生的办公室门口,手里拿着一份病历。
拔牙,作为常见的口腔治疗手段之一,对于一些特殊疾病的患者来说,其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往往被忽视,而这些风险,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每年都有不少人因牙齿问题而选择拔牙,大多数情况下,拔牙后恢复顺利,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也有一些人群在拔牙后因为健康状况的特殊性,面临着比常人更高的风险。
尤其是那些有基础疾病或者身体状况较为脆弱的人群,拔牙时必须格外谨慎,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拔牙是绝对不宜进行的。
医生们在面对这样的患者时,通常会反复提醒,拔牙前应当进行详细的评估,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有些情况下,拔牙所带来的风险可能高于治疗本身的意义。


最近的一个悲剧就是如此,45岁的女性因为拔牙而离世,这个事件给医学界敲响了警钟。医生们纷纷感慨,除了一些常见的身体不适,许多人忽视了拔牙前的一些关键因素。
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松接受拔牙手术,尤其是那些有特殊健康状况的人群。
那么,哪些人群在拔牙时应该特别小心,甚至避免这一操作呢?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体内无法有效地止血,出血后很难自行停止,这种情况对于任何外科手术,包括拔牙,都会带来极大的风险。


在拔牙过程中,牙龈和牙槽骨的出血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凝血障碍的患者来说,血液可能会持续流出,无法自行止住。
常见的凝血障碍疾病包括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以及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的患者,这些患者在拔牙后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
并且难以通过常规的止血方法处理,导致失血过多,进而影响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即便是小小的拔牙创伤,对凝血障碍患者来说,都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医生通常会在拔牙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凝血功能检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预防性措施,如使用止血药物,确保手术的安全。


如果患者在拔牙前未告知医生自己存在凝血障碍,或者医生未能充分评估这一风险,拔牙后的出血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凝血障碍患者应该避免进行拔牙等外科手术,或在拔牙时由专业的口腔外科医生进行处理,并在医院环境下完成手术,以确保能够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出血问题。
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正在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患者,在拔牙时需要特别小心,化疗和放疗会显著削弱患者的免疫系统,使得身体无法有效抵抗外界的感染。


虽然拔牙是常见的口腔治疗,但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这样的手术可能导致严重的口腔感染,甚至引发全身性感染,最终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产生不良影响。
肿瘤患者的治疗往往需要长期维持和管理,而任何外部感染的发生,都可能干扰癌症治疗的进程,降低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
特别是接受化疗的患者,常常会面临白细胞数量骤降的情况,身体的自我防御能力极为薄弱,轻微的感染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这些患者,拔牙可能是引发口腔感染的诱因,感染一旦蔓延,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恶性肿瘤患者在拔牙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评估,医生需要确保患者的免疫系统相对稳定,且手术的风险较低。
如果患者正在进行癌症治疗,通常建议推迟拔牙,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若必须拔牙,最好选择在肿瘤 治疗专业团队的指导下进行,并在医院环境下进行操作。
对于怀孕中的妇女,拔牙同样具有一定的风险。孕期妇女在生理上发生了诸多变化,特别是荷尔蒙水平的波动,这些变化可能影响血液凝固功能、免疫系统以及体内的其他生理系统。


而在拔牙过程中,出血和感染是常见的风险,而孕妇的身体可能无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
拔牙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感染、药物使用等,都有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发育,甚至引发流产、早产等问题。
怀孕中的女性在进行拔牙之前,应该与妇科医生和牙科医生进行充分沟通,评估是否可以安全进行手术。
孕妇在怀孕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特别是拔牙这一可能引发并发症的操作。


如果确实需要进行牙科治疗,医生通常会选择在孕期相对安全的时期进行,并在孕妇身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手术的创伤和风险。
对于曾经患有心肌梗死(心梗)的患者,拔牙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心梗患者的心脏已经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任何外科手术,包括拔牙,都可能增加心脏的负担。
拔牙时,局部麻醉和手术操作可能引发短暂的心脏负担,甚至导致心绞痛或心脏骤停。
拔牙手术虽然看似简单,但对于心梗患者而言,手术中的麻醉 药物和应激反应可能导致心脏负担过重,尤其是在拔牙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可能出现波动,心脏需要额外的能量供应。


心梗患者在决定是否拔牙时,应与心脏病专家进行充分的讨论,确保心脏的健康状况可以承受拔牙带来的压力。
急性肝炎患者的肝脏功能常常受到损害,肝脏是人体解毒、合成重要物质和调节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在急性肝炎的情况下,肝脏的代谢功能受限,体内的毒素和药物的代谢能力大大下降。
拔牙时使用的麻醉 药物、止血药物等,都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如果肝脏无法正常工作,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滞留,甚至引发药物中毒,增加拔牙手术的风险。


急性肝炎患者的免疫系统也较为脆弱,拔牙后可能会引发感染,这对患者的恢复构成威胁,由于肝脏功能异常,患者的出血也可能更难以控制,导致手术后出血不止。
对于凝血障碍、恶性肿瘤、孕期妇女、心梗患者和急性肝炎患者等五类人群,拔牙必须经过详细的评估,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确保手术的安全。


1条评分金币+22
xian209 金币 +22 - 06-0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851
金币
274077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9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09
  张医生,我理解您所面临的困境和焦虑。拔牙确实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对于有特殊健康状况的人群。根据您提供的病历和情况,这位45岁女性患者拔牙后出现严重出血,最终没能抢救过来,确实是一个悲剧。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拔牙后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原发性出血是拔牙后未停止的出血,继发性出血是拔牙时止血,后来因其他原因出血。拔牙后出血主要是术后24小时内发生,出血部位磨牙最多。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以及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拔牙后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血液可能会持续流出,无法自行止住。

  除了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患者、孕妇、心梗患者和急性肝炎患者等特殊人群拔牙时也需要特别小心。恶性肿瘤患者拔牙可能导致严重的口腔感染,甚至引发全身性感染;孕妇拔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引发流产、早产等问题;心梗患者拔牙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绞痛或心脏骤停;急性肝炎患者拔牙可能引发感染和药物中毒。

  因此,对于这些特殊人群,拔牙必须经过详细的评估,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确保手术的安全。医生在拔牙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健康状况,必要时进行凝血功能检查、血常规等检查。对于高风险人群,最好在医院环境下进行拔牙,并有专业团队的指导和支持。

  总之,虽然拔牙是常见的口腔治疗手段,但对于特殊人群来说,其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不容忽视。医生和患者都需要提高警惕,充分评估风险,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也请您节哀顺变。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继续交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278
金币
26403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8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09
45岁女子拔牙后离世,5类不宜拔牙人群分析
近期有45岁萧姓女子在拔牙后不幸离世,该女子刚抗癌成功,因智齿割伤口腔而拔牙,术后伤口血流不止,最终因颅内出血去世,院方认为死因与乳腺癌病史有关,但家属质疑医疗疏失。医生提醒,以下5类人不宜拔牙,风险过高:

凝血功能异常人群
出血性疾病患者
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人群,凝血功能不足。拔牙会出现大出血且难以制止的情况,会引发生命威胁。同时,拔牙的伤口是一个感染灶,这类人群免疫力低,若感染病毒,控制起来非常困难1。

正在服用抗凝药的人
像阿司匹林、华法林这类抗凝药物会让血液不易凝固。拔牙后出血时间长、量大,可能导致持续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术前必须评估凝血功能

肝功能异常者
肝脏是参与凝血的重要器官,肝功能不好的人,拔牙后容易出血不止2。

特殊生理期女性
怀孕女性
拔牙时使用的麻药对胎儿不利,且拔牙产生的疼痛不适感会刺激孕妇,有可能导致流产。尤其是孕早期和孕晚期,风险更高,怀孕期间激素水平变化剧烈,还容易出现牙龈肿胀、出血等情况12。

月经期女性
女性在经期身体处于失血状态,凝血状态差,素质较弱。此时拔牙,可能导致难以止血、出血时间延长、伤口复原慢,严重时会使经量明显增多1。

慢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最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再拔牙(一般拔牙适应症要求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因为糖尿病不仅血糖高,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伤口不易愈合12。

高血压患者
拔牙过程中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导致局部出血不受控制,还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或者心脏疾病。血压长期居高不下,拔牙这种对身体刺激较强的操作,极易引发血压飙升,甚至诱发脑出血或心梗12。

心脏病患者
尤其是有心律不齐、心衰、冠心病史的人,拔牙时的紧张和疼痛可能引发心脏失控,导致心源性猝死。拔牙时的应激反应会让血压瞬间飙升、心跳加快,增加心脏负担12。

感染患者
急性牙齿炎症患者
如果牙齿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如急性根尖炎或者牙周炎等,拔牙时创口较大,容易导致感染加重,甚至引发全身性感染。炎症细菌容易通过血流进入其他器官,可能引发心内膜炎或者脑炎等严重并发症3。

急性肝炎患者
肝脏是体内重要的解毒和代谢器官,肝功能损害严重时,人体的凝血功能会受到影响。拔牙过程中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出血,且患者身体往往无法快速恢复3。

贫血严重人群
血红蛋白水平较低、免疫力较差的贫血患者,拔牙时体内氧气运输和供给会受到影响。拔牙手术的出血量以及麻醉和创伤的应激反应,会让本身能量储备不足、恢复能力较弱的贫血患者雪上加霜,可能因意外出血导致贫血加剧,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